"釋大願" 全部作品:
釋大願 3 萬字 2019-03-24
《往生極樂願文》,這是非常著名也非常重要的一篇發願文,是格魯派的初祖宗喀巴大師親自撰寫的。我們以此傳承願文的功德,願法界一切眾生都能往生淨土,尤其是我們法會內所有被超度的各人堂上的宗親眷屬等等,能夠速聞佛法,超出輪回。
釋大願 17 萬字 2019-02-08
這部經很淺,是講小乘的別解脫戒,並且是講居士的五戒,但是很重要,是我們修行解脫的基礎。我們要明白,真正能夠了知五戒的內涵,並且守持好清淨的五戒才有真正的自由,應該說五戒的真義就是自由。因為受持好戒法,所以現世就能夠歡喜自在,就能夠更健康、更快樂地生活,並且我們的家庭就更和睦。
釋大願 18 萬字 2019-02-08
法師以深摯含蓄的語言,將開權顯實,處處開示顯佛密意,暢佛本懷,內容豐富祥實,旁征博引,法音宣說觀世音菩薩因地願行的感人至深,言溢於樸素優美的講述中。願我們透過學習都能夠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成為傳播觀世音菩薩慈悲與智慧的使者,幫助一切眾生將來共遇蓮池海會,同生極樂世界。
釋大願 19 萬字 2019-02-08
希望通過我們此次對《隨念三寶經》的學習,能夠幫助我們加強對三寶的信心。唯有認識三寶的功德之後,我們才不至於在修行之中迷失方向,我們的信心才不會因為環境轉變,或者遭遇違緣障礙而動搖。
釋大願 20 萬字 2019-03-27
《華嚴經》的殊勝曆代祖師大德闡發過很多。華嚴大教是如來的根本法輪,猶如百川歸海。一切法門都以入於華嚴法海作為歸宿,一切經典都可以說是《華嚴經》的眷屬。是其他的經典是化身佛——釋迦牟尼佛所說。“華嚴最初三七日”,佛演說華嚴是在成佛以後最初的三七二十一天之內。
釋大願 11 萬字 2019-03-15
怎樣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呢?佛陀說:快樂其實有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暫時的快樂,就是人間天上的快樂;第二個層次是永恒的快樂,就是涅?劦目燉幀F涫笛Х鷯Ω檬欠淺?燉趾頹崴傻囊患?攏?還苣閶Х鴆謊Х穡?頤竅胍幌攏?話閎慫?非蟮氖鞘裁茨兀渴紫仁竅M?約漢圖依鐧娜恕⑴笥選⒅芪У娜絲梢隕?釤跫?靡壞悖?聘蛔栽凇?
釋大願 26 萬字 2019-03-27
《地藏經》是整個佛法的根本法,為什麼我們學佛一開始信心很足,漸漸地覺得好像沒有什麼成就和感應呢?因為我們沒有在根上下功夫,沒有重視地藏法門。一般知道都說《地藏經》是佛門裏麵的孝經。但是我們更加要知道《地藏經》是我們的救命經,救濟眾生免墮三惡道的救命經。
釋大願 3 萬字 2019-03-27
書中達摩祖師悟道出家的公案;臨濟義玄禪師與翠峰禪師機鋒辯禪的公案;佛印禪師與蘇軾關於清淨心的公案;盤?曥?Α⑽氖饉家奠?Φ墓?父髯運得髕笠滴幕?ㄉ柚校?蛐浴⑿牡亍⑵笠島誦募壑倒邸⒆鋈說鬧腔鄣榷際瞧笠滴幕?鬧刂兄?亍l?鬧腔壑寫蔥率薔?琛?
釋大願 30 萬字 2019-03-27
我們渴望身體健康沒有病苦、心靈健康沒有煩惱、靈性健康超出輪回,所以要學習藥師法門,並且幫助一切的如母眾生都能夠獲得健康快樂的人生,歡喜自在的人生。學習掌握藥師佛健康長壽七法以後,就能夠真正享受到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健康。
釋大願 15 萬字 2019-03-24
《大乘經莊嚴論》是一切大乘經典的莊嚴,這部論是彌勒菩薩所造的,解說菩薩廣大行的瑜珈行派的論典,藏文和梵文的原論都是二十一品。學習《大乘經莊嚴論》是闡明成佛過程之中的必經之路,我們後來的人,如果能夠按圖索驥,就能夠順利地證得佛果位;能夠使我們了知“成了佛以後的境界是什麼,而佛陀又是如何成佛的。”
釋大願 5 萬字 2019-03-19
怎樣可以實現這三種成功呢?這三種世間在佛教裏麵稱為器世間、有情世間和智正覺世間。對於沒有聞過佛法的人,其實也很好懂,就是物質世界、精神世界和靈性世界。隻有人生獲得了這個三種成功,才是真正的美滿人生。在成就美滿人生的道路上,禪的智慧能夠給我們什麼啟迪呢?
釋大願 30 萬字 2019-02-05
我們渴望身體健康沒有病苦、心靈健康沒有煩惱、靈性健康超出輪回,所以要學習藥師法門,並且幫助一切的如母眾生都能夠獲得健康快樂的人生,歡喜自在的人生。學習掌握藥師佛健康長壽七法以後,就能夠真正享受到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健康。
釋大願 25 萬字 2019-02-14
在淨土宗的典籍五經一論之中,流通最廣泛的是《佛說阿彌陀經》。它專講信願持名。她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殊勝圓滿的典籍。並且這部經非常精要,是釋迦牟尼佛的心髓法要,可以說一部《大藏經》三藏十二部歸納起來就是這部《彌陀經》,再進一步濃縮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
釋大願 22 萬字 2019-03-27
《普賢行願品》又是華嚴的精髓。華嚴四祖清涼澄觀國師把華嚴判攝為教、理、行、證四分,《行願品》屬於證分,所以是華嚴廣大教海的一個總的歸宿,是華嚴的樞紐,是華嚴的精髓,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圓滿成佛。
釋大願 23 萬字 2019-03-19
《觀無量壽佛經》,梵文:Amitāyurdhyāna-sūtra,為淨土宗五經之一。本經是釋尊在摩羯陀國王舍城東北方耆闍崛山(別名靈鷲山),於千二百五十人之聲聞眾和三萬二千菩薩眾之前,以王舍城所發生的宮廷事變為起因而述說的經典。
釋大願 18 萬字 2019-01-31
這本《聽大願說禪(上中下)》由釋大願講述,內容包括:四會——六祖成就之地、禪文化在當代中國的現實價值——以《六祖壇經》為例、與心對話禪悟人生、禪與身心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