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冥想宣泄法:使用想像力來調節心與身(3 / 3)

對於孕婦來說,經常沉思冥想也將獲益匪淺,不僅可以增強免疫功能,還可讓左腦語言中樞從緊張中解脫,並處於休息狀態。在右腦充分發揮其直觀的形象思維能力之時,使善於語言思維和用右手勞作者容易發生的左腦疲勞消失,還給人的機體“充電”。由於母嬰“同心同體”,孕婦美好的心靈感受產生的有益於機體的激素、酶、乙酰膽堿也將“優及胎兒”。

沉思冥想的具體鍛煉步驟是:背靠椅上,頭部順其自然,或靠或斜均可,閉目靜思。沉想對象最好是以往的愉快事情,也可以是大自然美好的風光如藍天、白雲、草地等,或者是曾去過的旅遊名勝,或者僅是在圖片上見過名山大川等等。任憑豐富的想像,使自己幻遊於海寬天闊之間,達到精神灑脫,飄飄欲仙的程度。沉思冥想每天可進行2~3次,每天10~20分鍾。必須在進食2小時以後進行,以空腹為宜,如早餐前或睡前做效果更佳。

沉思冥想不再是思想家、哲學家的專利,我們如果希望自己活得健康,活得灑脫,就該多沉思冥想!

瑜伽冥想緩解壓力

瑜伽冥想能使人內心更為平靜,也會感到自己少一點緊張、怒氣等等。從某個意義上說,由於人的免疫係統是和人的心態緊密相連的,可以說,瑜伽冥想也是最強有力的預防性醫藥。

冥想是瑜伽中最重要的內容。瑜伽冥想可以使人拋開種種物質欲念,緩解壓力,修複人體受損的細胞,而這是深度睡眠也無法達到的,它可以修複因分神過多造成的衰老。瑜伽冥想是確保身體與精神兩方麵都受益的方式,能使人達到性情平和的狀態,消除他們的煩惱和恐懼,還能夠讓人放棄那些對人體健康極具摧殘力的壞習慣,如飲酒、吸煙等。

下麵我們就來簡要介紹一下瑜伽冥想的基本方法:

1.開始練習冥想的時候,要暫時放下一切的思緒,全身放鬆,全部的意念集中在身體上,把自己的處境幻想成一個鳥語花香的地方,很美很美,使身心得到放鬆。放鬆了的身心,會使整個人感覺就像是漂浮在空中,什麼煩惱雜念都沒有了,仿佛這個世界就隻有自己一個人存在。

2.選擇一個讓自己感覺很舒服、放鬆的姿勢來練習。如果可以的話,用全跏趺坐(禪坐冥想中已介紹)的姿勢;如果我們不能做這樣的姿勢,則可以選擇半跏趺坐(禪坐冥想中已介紹)或簡易坐(左腳腳心貼在右大腿內側,右腳腳心反方向貼在左小腿內側,雙腿盡量平鋪在地板上。)來練習。

以上各種坐法,雙手食指和大拇指指尖靠在一起,其餘三指放鬆,但不彎曲,掌心向上,放在膝蓋上。讓背部、頸部和頭部保持在同一條直接上,背勿靠壁。麵向北麵或者東麵。正確、穩定的坐姿是冥想成功的關鍵,因為不穩定的姿勢會使思想、意識也變得不穩定。

3.先做5分鍾的深呼吸,然後讓呼吸平穩下來,建立一個有節奏的呼吸結構:吸氣3秒,然後呼氣3秒。

4.如果我們的意識開始遊離不定時,就把它輕輕地引回來。既不要強行集中注意力,也不要讓我們的意識毫無控製地東蕩西遊,散漫無歸。安靜下來以後,讓意識停留在一個固定的目標上麵,可以在眉心或者心髒的位置。

5.利用自己選擇的冥想技巧進入冥想狀態。在冥想中,我們要清晰地體驗模糊不清的情緒,包括積極正麵的情緒和消極負麵的情緒,仔細回顧負麵情緒產生的全過程,在哪個環節上作出了不符合事實的判斷,或者是回想快樂的時光、甜蜜的回憶。

6.約15分鍾的冥想後,最後是要調整呼吸,通過丹田運氣來調節,從而排出體內濁氣。這時,整個人昏昏入睡,身心全放鬆了,靜靜地享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輕閑。

在進行瑜伽冥想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清晨和睡覺前是做冥想的最佳時候,其他時段隻要我們有空閑都可做,但應避免盡量不在冥想前吃東西,或在飯後立即做冥想,否則會影響我們集中精神狀態。

2.選擇一個專門的沒有幹擾的地方來練習,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安寧感,易於進入瑜伽冥想狀態。利用相同的時間和地點,會讓精神更快地放鬆和平靜下來。

3.在冥想的過程中,要保持身體溫暖,比如天涼時我們可以給身體圍上毯子。

4.如果我們利用一種冥想方式練習幾次都感覺不舒服,那麼我們可以放棄這種方式而選擇另外一種更合適自己的方式。

5.練習瑜伽冥想要循序漸進,開始時試著每天做1次冥想,以後可以增加到每天2次。冥想的時間應由5分鍾慢慢地增加到20分鍾或者更長,但不要強迫自己長時間地靜坐。

6.練習瑜伽冥想不能心急,不要期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達到預期的效果。

燭光冥想擺脫雜念

燭光冥想可以讓人放下所有的私心雜念,感受當下的內在平靜,可以使人解除壓力,從而使心靈更加平靜、精神更加飽滿,自信心無形增強。

修煉瑜伽的第一步,是消除體內的毒素,保持人體所有器官的清潔和暢通。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古代瑜伽師創造了6種淨身之術,包括淨鼻術、潔身術、摩腹術、灌腸術、淨額術和集中凝視法。其中集中凝視法,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燭光冥想法。其實凝視任何讓人心情愉悅的物體都可以,花朵、雕塑等等,但人對燭光的敏感度很高,很容易集中精力去凝視,因此“凝視燭光”也就很出名了。

燭光冥想可以讓我們學會如何放鬆自己,如何找到平靜的內心世界。通過凝視燭光和在腦海裏捕捉火焰的影像,我們會逐漸進入冥想狀態,從而放下所有的私心雜念,感受當下的內在平靜。常練習可以使人解除壓力,從而使心靈更加平靜、精神更加飽滿,自信心無形增強。同時,燭光冥想還可以有效緩解眼部疲勞,放鬆眼部肌肉,促進眼部血液循環,加強視力。因為在進行冥想的過程中眼淚會流下來,而流出的眼淚又可以排出眼中的雜質,使眼睛內部得到一個清洗。

下麵我們來簡要介紹一下燭光冥想的基本方法:

1.準備動作

蠟燭火苗的高度要和眼睛處於一個水平位置,身體距離蠟燭一臂半左右。視力較弱者對燭光的刺激更敏感,因此要稍微遠離燭光。如果單眼的度數高於400度,那麼距離應在2米左右。練習過程中,可以戴框架眼鏡,但不能戴隱形眼鏡。因為練習中很可能會流淚,從而讓隱形眼鏡移動,刺激角膜。做過眼部手術的人(如近視眼手術)最好先谘詢醫生,一般是術後3個月可做燭光冥想,患有抑鬱症的人不可以進行燭光凝視。

盤坐或者跪坐的姿勢都可以,但是要注意不要弓腰駝背。如果選擇盤坐姿勢,要讓膝蓋低於髖關節,柔韌性差的人可以用墊子將臀部墊高,這樣能保證腰背部在練習過程中是伸直的。

2.眼部放鬆

閉上眼睛,深深的吸氣,緩緩的呼氣,腰背挺直,全身放鬆。首先將頭轉向左側,視線落在左肩後方,再將頭轉向右側,視線落在左肩後方;然後是向上看,當我們的眼睛朝上看的時候,我們的視線應集中在鼻子上,最後是下方,盡量讓你的下顎抵住鎖骨。注意動作緩慢、均勻,然後做5個深呼吸,睜開雙眼。接著是活動眼球,上下左右連續轉動,每個動作的間隙,可以閉上眼休息一會兒,感覺心是完全的靜止狀態。

3.燭光冥想

做完眼部放鬆動作後,慢慢睜開眼睛,睜開眼時,我們的視線不要直接落在燭光上,而是逐漸地從你的膝蓋移到麵前的地上,再抬高視線至燭台的下方,最後移到燭光上去凝視。凝視時眼睛要放鬆,盡量不要眨眼,直到非眨不可後迅速睜開凝視燭光,等到感覺眼淚要流下或已流下時,緩慢收回眼光閉上眼睛,把掌心弓起,使手掌成碗狀扣在雙眼上,停留5~7個呼吸,放鬆一下。然後睜開眼睛直接凝視燭光,感覺眼睛發酸、眼淚要流下或已流下時閉上眼睛,雙掌相合揉搓後扣在眼睛上,讓眼睛稍作休息。這個時候如果夠專注,我們的眉心會出現蠟燭的火光,用意識將它牢牢地抓住,火光會越來越小,當眉心的火光消失了,我們再睜開雙眼繼續觀注燭光……這樣反複注視燭光大概10分鍾。

4.全身放鬆

最後,讓自己平躺下來,全身放鬆。放鬆完畢,深吸氣,身體坐立起來,吹滅蠟燭。

在進行燭光冥想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練習過程中,請注意手心不要碰觸眼睛,此時眼睛非常敏感,讓眼淚自然流即可;

2.在練習中,隻要是舒服的,就不要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移動身體;

3.在暗室中練習時要保證空氣流通,因為蠟燭在燃燒時,有少量的鉛,對人體有害,空氣的流動可減少傷害,但以不使燭光過度晃動為宜;

4.練習最好是晚上做,這樣還可以改善睡眠質量;

5.練習過程中可能會有流淚或眼睛酸脹的感覺,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感覺非常難受且的確無法集中精神,可以放棄而選擇其他冥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