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哭宣泄法:哭是人的情感的宣泄或表達
當一個人在情緒不好時,大多數人都是勸其“笑一笑”,而不是“哭一哭”。因為哭在人們的腦海中被定格為一種對身體不利的情緒反應,往往被人們將之與不好的事情聯係在一起。其實,哭泣作為一種常見的情緒反應,對人的情緒恰恰起著一種有效的保護作用。中醫認為, 哭泣不但可以寬胸理氣,使鬱悶消除,而且還可以把壓抑在體內的感情都發泄出來。所以,當我們的精神蒙受突如其來的打擊時,當我們的心情抑鬱不樂時,不妨痛痛快快哭一場。大聲地哭出來,我們就會獲得一份好心情!
(哭是一種最簡單的宣泄方法
中醫學認為,哭泣不但可以寬胸理氣,使鬱悶消除,而且還可以把壓抑在體內的感情都發泄出來。
在現實生活中,哭通常被認為是情感脆弱、意誌不堅強的表現。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哭同樣有益於人體健康。
英國著名詩人丁尼生曾在一首詩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有一位戰士不幸戰死沙場,他的妻子被人帶到了他的身旁。當妻子看到丈夫的屍體後,雖然悲痛欲絕,但她並不能哭泣,隻是一直發呆。這時,有一位學者說:“婦人必須哭出來,否則她也會死去。”於是大家都勸她心裏難受就哭出來,但遺憾是她仍然沒有辦法哭出來。
此時,一位聰明的婦女將她的小孩子帶到她的跟前,她哭了,說:“我的孩子,我要為你而活著。”哭緩解了突如其來的打擊對這位妻子所造成的高度緊張,緩解了其心血管和神經係統的壓力,從而避免了不幸的後果。
人的情感有多種表達方式,其中哭是人們宣泄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人不穩定情緒的激烈反應。當一個人遭受到重大不幸和挫折,如親人病故或受到極大的委屈,陷入可怕的絕望和憂慮時,既不思食,又不能眠,如果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讓眼淚盡情地流出來,心情就會暢快些。
中醫學認為,“鬱則發之。”排解不良情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之“發泄”。哭泣不但可以寬胸理氣,使鬱悶消除,而且還可以把壓抑在體內的感情都發泄出來。我國有位心理專家說過:“號啕大哭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現代人尋求內心寧靜的單純渴望,是為劍拔弩張、斤斤計較的生活尋找停歇喘息的機會,悲傷確實能比較有效地緩解焦慮情緒。”
俄羅斯一位家庭心理醫生納傑日達·舒爾曼認為,眼淚經證實是緩解精神負擔最有效的“良方”。比如有一種叫神經性胃炎的消化道疾病,當情緒緊張的時候,胃就開始一陣陣痙攣性的疼痛。這實質上是胃在“消化”我們的緊張情緒,是一種心病。假如這時我們能大哭一場,把委屈連同眼淚一起揮灑掉,這個病自然會不藥而愈。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調查,把一群成年人按所測血壓分成正常血壓和高血壓兩組,然後問他們平時是否愛哭,結果是87%的血壓正常者愛哭,而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否認流過淚。由此可以證明,愛哭使患高血壓的機會減少。
美國精神病學家也曾對331名18~75歲的人進行過調查,結果表明男性、女性在哭過以後心情都會變得輕鬆。還有一項由美國斯坦福大學進行的“憂鬱症與哭泣行為的相關性研究”發現,有憂鬱傾向的人比不憂鬱的人更不容易掉眼淚。日本“腦機能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也曾做過一項研究,他們讓接受測試者觀看悲劇電影,以此來測定焦慮的程度。結果表明,當眼淚流下來時,焦慮便得以消除,而故意忍住眼淚,則焦慮會變得更加深重。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哭泣的確能夠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有益於身體健康。所以,在我們遭遇悲傷,遇到難以承受的壓力時,運用以下技巧,嚐試讓眼淚流下來,痛快哭上一會兒吧!
具體方法:選擇一個安靜、無人打擾的地方。舒服地坐下,把雙手放在胸前鎖骨的上方,呼吸隻到手放的地方,出聲地、急促地呼吸,傾聽喘氣聲中的感覺,像嬰兒一樣哭泣,仔細聽,感覺其間的悲傷,回想傷心的往事,允許自己自然流露情緒,你就不會覺得哭泣是很困難的事了。
當我們胸悶眼花、太陽穴隱隱作痛的時候,建議大家做這個練習,這很可能是我們壓抑哭泣的信息。給自己幾分鍾,“哭泣”一會兒,我們就會感到解脫和放鬆。
強忍眼淚等於慢性自殺
如果在該哭泣的時候卻忍住不哭,將強烈的悲傷情緒留存在體內,會導致全身氣機不暢,心中鬱悶無法排解。
“壓力實在是太大了!”42歲的馬先生如是說。
馬先生是一家大型公關公司的客戶總監,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而且還常常要同時應對客戶、同事和上司幾方麵的壓力。公司在2個月前接了一個項目,客戶是一家外地民營公司,不了解這邊的情況,提出很多無理的要求。於是馬先生不斷地打電話、發電子郵件進行溝通,有時還要坐飛機過去與他們的負責人麵談。可這邊的事情還未處理好,同事中又有臨時“掉鏈子”的。作為客戶總監的他終於抗不住了,突然覺得非常的累,也非常委屈。於是他獨自一人來到酒店,喝了半瓶白酒,就趴在枕頭上大哭了一場,嗓子都哭啞了,然後就睡著了。第二天清醒過來後,馬先生感覺到自己的心情出奇的好。從那以後,即使沒有任何原因,他也會定期找來一些書籍、電視劇,借機大哭一場。
哭是一種宣泄與慰撫,是正常的心理表現,應該順其自然。如果在該哭泣的時候卻忍住不哭,將強烈的悲傷情緒留存在體內,時間久了,心中的壓抑就會越積越重,精神負擔也就越來越大,進而出現精神萎靡、情緒低落,歎息不止,導致失眠,影響食欲,出現悲觀厭世甚至輕生的念頭,反應性抑鬱症往往就是這樣造成的。可以說,強忍眼淚就等於慢性自殺。
美國生物化學家費雷經過調查,發現長期不流淚的人,患病率要比流淚的人高一倍。研究證明,想哭而強忍著不哭,容易導致憂鬱症,並且危害生理健康。因為強烈的負性情緒會造成我們心理上的高度緊張,而當這種緊張被我們壓抑得不到釋放時,勢必成為一種積累待發的能量,引起機體植物神經係統功能的紊亂。久而久之,會造成身心健康的損害,促成某些疾病的發生與惡化,如引發結腸炎、胃潰瘍等疾病。
無論何種情感變化引起的哭都是機體自然反應的過程,不必克製,尤其是當我們心情抑鬱時,大聲地哭出來,我們就會獲得一份好心情。
善於哭泣的女人更長壽
人在情緒壓抑時,會產生某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而眼淚中恰恰含有這些有害物質。當人哭泣時,這些造成情緒壓抑的有害物質就會被排泄掉很大一部分,這樣,自然就能起到舒緩情緒的作用。
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壽命的統計數字均表明,與男性相比,女性的壽命要長5~10年。一些專家經過研究後認為,除職業、生理、心理等因素外,善於啼哭也是其壽命長於男性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