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躁動的心卻很難把握住生活的真實,甚至於努力追求著的東西常常在無意義中又在拚命地放棄。在新經濟時代,一切變化得太快,超乎我們的想像,我們已經找不到真實的邊界在哪兒。就像一個萬花筒,輕輕一動,哪怕隻有很小的移動,一種全新的、難以預測的,光怪陸離的圖案就呈現在你的眼中,這就是變化所給人帶來的困惑。
浮躁也好,不安也罷,其實是社會大背景下的一種特有現象,我們的目標是要掙脫舊的生活框架,重建新的生活模型。所以,實際上在躁動不安中隱藏著我們發展銳氣和對生命和諧的渴望。
古人說,心安則靜,心亂則躁。人的心靜了,才能神情安寧,思想明澈;反之,則心神不寧,心思雜亂,就會使人煩躁、易怒和傷神。如何獲得心靈上的安靜呢?方法有很多,而通過飲食來安定心神,可謂是一道簡潔、方便的“快餐”了。
1.小米
小米,又稱粟米,性味甘鹹,微寒,具有健胃和脾,安眠之食療效用。研究發現,小米中含有豐富的色氨酸,其含量在所有穀物中獨占鼇頭。色氨酸能促進大腦細胞分泌出一種使人欲睡的神經遞質5-羥色胺,使大腦思維活動受到暫時抑製,產生困倦感。另外,小米含豐富的澱粉,食後使人產生溫飽感,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大腦內色氨酸的量。每晚臨睡前喝一碗小米粥,可使人安然入睡。
2.牛奶
牛奶,性味甘,平,是一種治療失眠較理想的食物。牛奶中含有使人產生困倦感的生化物質色氨酸,可以起到使人安眠的效果,加上牛奶的營養所產生的溫飽感,更可增加催眠的效果。脫脂牛奶與不脫脂牛奶具有同樣的作用。睡前喝一杯溫熱的牛奶可以鎮靜、緩和不安的情緒,尤其對月經期女性特別有效,可以幫她們減少緊張、暴躁和焦慮的情緒。
3.靈芝
靈芝,性味甘,微苦,微溫,有益氣,養心安神,止咳平喘的作用。對心氣虛或氣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神經衰弱者用靈芝6 ~10克水煎服。
用靈芝與銀耳做成羹,也有很的安神功效。將銀耳6克用溫水發泡後置鍋內,加水適量,放入洗淨的靈芝9克,小火燉至銀耳湯稠,撈出靈芝,調入適量冰糖即可。在飯後飲用。
4.百合
百合性味甘、微寒,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食療效用。臨床多用於治肺癆久咳、咳唾痰血、熱病後餘熱未清、虛煩驚悸、神誌恍惚、腳氣水腫。《日華子本草》謂其“安心,定膽,益誌……”經臨床觀察,百合對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征引起的心悸、失眠、多夢有較好療效。將鮮品百合500克洗淨後掰開成片狀,置於盤中,加入適量的白糖蒸熟吃,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5.酸棗仁
酸棗仁,性味甘,平,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的功效。用酸棗仁末與粳米煮粥,每天早晚各食用一次,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對神經衰弱、心悸、失眠、多夢、黑眼圈等問題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6.小麥
小麥,性味甘微寒,歸心、脾、肝經,有養心安神、滋養肝髒、補虛止汗、滋陰清熱的作用。古方有甘麥大棗湯,用小麥60克,大棗15個,甘草10克,用水3碗,煎至1碗,睡前一次服完。
7.蓮子
蓮子有養心鎮靜安神之效。明代李時珍說它能“交心腎,益精血。”適宜神經衰弱者同芡實、糯米煮稀粥吃。清代養生學家曹廷棟在《老老恒言》也曾說:“蓮肉粥,補中強誌,兼養神益脾。”民間多用蓮子30個,加鹽少許,水煎,每晚睡前服,有安心神、助睡眠的作用。
8.銀耳
銀耳有補腎、潤肺、生津、提神、益氣、健腦、嫩膚等功效,還能補腦強心、消除疲勞。用銀耳與蓮子煮成湯更有安心神的神奇功效。具體做法:銀耳10克溫水泡發,蒸1小時;鮮蓮子(去心)30克用開水浸泡;雞清湯1.5千克煮沸,加入料酒、食鹽、白糖、味精適量,倒入銀耳、鮮蓮子,煮熟即可食用。
攻擊性強的人吃富含鈣的食物
人體麵臨血液中酸堿度的變化時,就會動用兩種主要的堿性物質鈉和鈣加以中和。當鈉被我們用光的時候,就會動用體內的鈣。所以,多吃大魚大肉而不注意酸堿平衡,將導致體內鈣流失。
現在的孩子大都愛吃各種肉類食品,就是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很多家長也認為,隻要多吃肉、魚、蛋,蔬菜和水果吃不吃也無所謂。結果不但孩子的體重不停地往上“躥”,而且一檢查,還缺鈣。
有人曾做過如下實驗:每天攝入80克的蛋白質,將導致37毫克的鈣流失;每天攝入240克的蛋白質,額外補充1400毫克鈣,可致137毫克鈣流失。這個實驗說明,額外補充鈣並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鈣流失。原因是過多攝入大魚大肉這類酸性食物,會使人們變為酸性體質。人體麵臨血液中酸堿度的變化時,就會動用兩種主要的堿性物質鈉和鈣加以中和。當鈉被我們用光的時候,就會動用體內的鈣。所以,多吃大魚大肉而不注意酸堿平衡,將導致體內鈣流失。
很多嬰幼兒因為體內缺鈣,常常在晚上大哭不止,還有的會患上佝僂病。成年人缺鈣,除了引起骨質疏鬆症外,還會使人情緒容易激動、富有攻擊性。
鈣,這種礦物質在輕微缺乏時是不容易被覺察的,鈣就好像母親、麻醉藥和氧氣一樣,對人有安慰和鎮定作用。雖然99%的鈣都存在於我們身體的骨酪和牙齒中,但是神經和軟部組織中缺了它,也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很痛苦。
1.缺乏鈣質的人,經常神經緊繃,無法鬆弛下來,工作所產生的疲勞無法獲得緩解,所以總是疲於奔命,使得自己精疲力竭,暴躁的脾氣讓人難以與之相處。此時如果適當吃一些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蔬菜(如芹菜、油菜、胡蘿卜、香菜、雪裏蕻、黑木耳、蘑菇等)和水果(如檸檬、枇杷、蘋果、黑棗、杏脯、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幹、胡桃)都有助於緩解這種情緒。
2.缺乏鈣質的人,常會大量吸入空氣。這種人說話的速度通常很快,在談話當中,空氣就會經由喉嚨進入胃部,神經緊張的女人更容易如此。不論是男性或女性,都會在無意間猛吞唾液及空氣。吸入的空氣有時候會進入腸內,因而形成脹氣,甚至腹痛。此時如果供給充足的鈣質到達神經,這些症狀很快便可獲得緩解。
3.鈣質缺乏的人更易出現肌肉緊張或抽筋。如血液中鈣太低,可能會產生痙攣,幸運的是這種尋常的肌肉症狀並不嚴重。雖然任何部位的肌肉都可能會抽筋或痙攣,腿部抽筋卻是最普遍的。而腸痙攣,即痙攣性結腸炎或痙攣性便秘,在攝取充足的鈣質之後,便能獲得改善。
4.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成長發育時,需要大量的鈣和鎂,否則脾氣會變得十分暴躁,對人攻擊性強,有時候連最有耐性的母親都會後悔把這些孩子養大。在初潮泛紅以前的少女,如果血液中的鈣含量特別低,就會變得神經緊張,失眠或牙齒易蛀,而且脾氣也壞得令人難以容忍。這些年輕人如能每天在飯後和睡前喝一杯牛奶,他的脾氣和性格在一夜之間就會有顯著的好轉。當然補充維生素D也是需要的,以便鈣能被充分吸收。
有一個16歲的男孩因鈣質缺乏,脾氣特別暴躁,經常在學校打架傷人,醫生給他吃了足夠的鈣後,他母親在一個月後高興地對醫生說:“謝謝,您你使我的兒子又恢複了健康。”由試驗中測知,如果血液中的鈣含量非常高,再吃大量的維生素D後,鎮定的效果可達到昏睡的程度,神經和肌肉也會大大地鎮定下來。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人們補鈣的時候,隻注意補充維生素D,卻往往不知道要補充鎂。殊不知,鈣與鎂就像一對卵生兄弟,總要出雙入對,而且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最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在補鈣的時候,您千萬不要忘了補鎂。含鎂較多的食物有杏仁、腰果、花生、黃豆、瓜子、穀物、海產品等。
多吃含鉀食物有鎮靜作用
那些平時愛吃肉、口味重的人,體內會積存過多的鈉,這些多餘的鈉是我們焦慮、情緒不穩定的主因。而鉀是鈉排泄的輔助因子,一旦我們體內缺鉀就會導致鈉和水分的瀦留。
夏天到了,天氣熱得受不了,很多人外出活動會大量出汗,這時會感到特別的累、四肢無力、不愛吃東西,而且總是感覺內心煩躁,脾氣也不好。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與我們體內缺鉀有關。
鉀是我們體內重要的營養成分,也是體內重要的電解質。一般成年人體內約含鉀元素150克左右,分別貯存在細胞內外,起著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和酸堿平衡的作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如果體內缺鉀,就會出現上述症狀,有時還出現耐熱平衡失調、代謝紊亂、心律失常等症狀。
為什麼體內缺鉀還會影響人的情緒呢?那些平時愛吃肉、口味重的人,體內會積存過多的鈉,這些多餘的鈉是我們焦慮、情緒不穩定的主因。而鉀是鈉排泄的輔助因子,一旦我們體內缺鉀就會導致鈉和水分的瀦留。
在眾多食物中,蔬菜(如鮮豌豆、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帶、紫菜等)中含有豐富的鉀,因此平時多吃一些蔬菜有助於鎮靜神經,安定情緒。此外,香蕉、桃子、大豆、紅豆、牛奶、鯉魚、鱔魚等也含有豐富的鉀。
下麵是營養專家為那些情緒不安定的人提供的兩款美食,不妨一試:
1.香蕉酸奶
取一根香蕉,去皮,切小塊,與酸奶200克一同放入果汁機中打均勻後,加入少量的檸檬汁和蜂蜜10克調味即可。香蕉是一種含鉀高的水果,能興奮神經係統,激發人的活力,緩和心悸,抗精神抑鬱。酸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乳酸菌,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蜂蜜可清熱解毒,養心安神。經常飲用此奶可排毒養顏,改善抑鬱心情。
2.解憂蜜桃汁
取水蜜桃1個,去皮,去核,再切成小塊備用;香蕉1根去皮,切成小塊;檸檬榨汁備用;將水蜜桃、香蕉、酸奶200克起放入果汁機中,攪拌均勻,最後再加入檸檬汁攪打均勻,隨意飲用。在眾多水果之中,桃子類的水果及香蕉是鉀的最佳來源之一,因此用多汁香甜的水蜜桃加上熟軟的香蕉,打成一杯果香四溢的鮮果汁,有很好的舒緩緊張情緒和緩解抑鬱狀態的作用。
與水果相比,要讓孩子喜歡吃蔬菜並不容易做到,家長一定要多動腦筋,變化蔬菜的烹煮方式,例如將胡蘿卜等根菜類做成簽或絲狀,或磨成醬,加入肉餡中,或添加於漢堡的碎肉中,製成水餃、漢堡或其他食物,不但小孩愛吃,大人也一樣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