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改變跑的速度,不限距離和時間。
3.定量跑
有時間和距離限製,即在一定時間內跑完一定的距離,從少到多,逐步增加。
慢跑時,全身肌肉要放鬆,呼吸要深長,緩緩而有節奏,可兩步一呼、兩步一吸,也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宜用腹部深呼吸,吸氣時鼓腹,呼氣時收腹。慢跑時步伐要輕快,雙臂自然擺動。慢跑的運動量以每天跑20~30分鍾為宜。
慢跑的速度應依體力而定,宜慢不宜快,以自然的步伐輕鬆地向前行進,以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為原則。跑步要從短程開始,逐步增大跑程。運動量的掌握以慢跑後自覺有輕鬆舒適感,沒有呼吸急促、腰腿疼痛、特別疲乏等不良反應發生為最佳。
遊泳可以輕鬆改變心情
遊泳是一種特殊的按摩方式,這種自然的按摩,不僅使肌肉得到放鬆,還會使緊張的神經頓時鬆弛下來,把那些消極的、對身體產生副作用的不良情緒排泄散發出去,進而恢複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遊泳是調節情緒的好手段。如果我們在炎炎的夏日,能在冰涼清爽的泳池裏泡上半天,相信那會是最好的享受,我們的身體疲勞與心理壓力會一掃而光。
現代人在緊張的工作之際,情緒經常處於焦慮、憂鬱、浮躁不安等狀態之中。隻要到水中遊上幾趟,水流對身體的摩擦和衝擊,會形成一種特殊的按摩方式。這種自然的按摩,不僅使肌肉得到放鬆,還會使緊張的神經頓時鬆弛下來,把那些消極的、對身體產生副作用的不良情緒排泄散發出去,進而恢複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遊泳還能增強腰背部肌群及肩、背、大腿的肌肉力量。由於水的扣打、振動,對身體起到一種良好的按摩作用,可有效地防治腰肌勞損、腰背疼痛、坐骨神經痛等。
有一位教師最近總是腰疼,有時一天幾節課站下來,甚至疼得直不起腰來。時間長了,不僅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教學,而且生活質量也每況愈下。到醫院一查,才知道是得了慢性腰肌勞損。其實,這種情況並非是他一個人的遭遇,現代人患有此類疾病的有很多,而教師和電腦族則是其中一支重要的“生力軍”。當這位老師接受醫生讓他堅持遊泳的建議後,他在一個月內天天堅持遊泳,後來他的腰痛症狀明顯減輕了,心情自然也好多了。
遊泳還是治療骨病的好幫手。夏天露天遊泳,因陽光中紫外線對皮膚的直接照射,可增加骨質在骨骼中的沉著,使骨髓變得堅硬而富有彈性,增強骨的抗應力,可有效地預防骨折、骨質疏鬆及各種骨質病變。
低溫水中遊泳還是非常好的減肥方法。由於水壓對胸廓的作用和低溫對皮膚的刺激,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提高呼吸係統、消化係統和心血管係統的功能,增強體溫調節,增強皮膚的抵抗力和耐寒能力,可有效地防治呼吸係統及心髒疾病,並起到減肥作用。
為什麼會有這種作用呢?這是因為寒冷的刺激使毛細血管收縮,又因運動及毛細血管收縮缺氧,反射性地引起皮膚毛細血管舒張,使血液流向皮膚毛細血管網,這一收縮一舒張,則改善了人體微循環係統;微循環的變化,可直接影響大循環,使心血管係統的功能也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毛細血管舒縮變化,使產熱、散熱機能得到很好地協調,不僅調節了體溫,也增強了耐寒能力,因水溫較低,人體散熱較多,能量消耗較大,則機體動員能源物質胎肋,使脂肪分解增強,產熱增多,補償消耗。脂肪動員的結果,能夠起到減肥作用。
當然,要想獲得這種良好的效果,必須每周堅持3次,每次30分鍾以上。
無疑,遊泳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是遊泳也是外界寒氣進入身體主要的途徑之一。這些寒氣大多數不會實時反應,這讓大多數人感覺不到遊泳與寒氣有什麼內關聯係。其實,我們每次遊泳後從水中出來,經風一吹會不由自主的打一個寒顫,這種感覺就是寒氣侵入身體最具體的感受。
因此,我們在遊泳時最好選擇在室內溫水遊泳池,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受寒的機會。另外,在每次遊泳的前後各喝一杯薑茶,這樣可以加強身體對抗寒氣的能力。
說了這麼多,有些人也許會說自己根本不會遊泳怎麼辦?有沒有一種快速學會遊泳的方法呢?如果你到現在還不會遊泳的話,那麼按照下麵的方法做,你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遊泳的。
1.遊泳前先學會漂。很簡單,就是閉上你的眼睛,憋一口氣,伸直四肢漂在水上。
2.進行試遊。當你在有關遊泳的書中找到了關於遊泳的姿勢,你可以了解一下蹬腿姿勢,在水中低頭試遊幾次。
2.學會呼吸。你需要找一個人幫助你來完成這個動作,你在水中讓他拉著你的手向前遊。邊遊,邊練抬頭張口呼吸,注意一定是在遊的過程中練習,而不是在靜止狀態下練呼吸。
3.遊泳需要有膽量。自己一個人漂在水上,戴上遊泳眼鏡,把頭抬起來,這時你的眼睛在水外麵,但鼻子卻在水下。
4.抬頭呼吸。此時再回到開始的漂浮狀態,將四肢伸直,浮在水麵。先蹬腿,漂一會,等到半個頭皮露出水麵時,用胳膊劃水同時抬頭張口呼吸;然後再蹬腿,漂一會,等到半個頭皮露出水麵時,再重複以上動作。這樣,你就學會了遊泳。
遊泳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進行的運動,下麵人群不宜進行遊泳運動:
對於身體不適或患有肝炎、感冒、皮膚癬 (包括腳癬 )、腸道傳染病、精神病及重症沙眼、急性結膜炎、中耳炎等眼、咽、耳部疾病的人來說不宜遊泳。因為遊泳不僅會加重自己的病情,而且還可能成為傳染源,通過池水、公用物品把疾病傳播給其他健康者。另外,心髒功能不好的人,或是飲酒後也不宜遊泳。
瑜伽是調劑心靈有特效藥
瑜伽重要的功效之一就是“靜心”,它可以幫你減輕心理壓力,釋放勞累一天所帶來的煩躁情緒。
運動是幫助我們減輕心理壓力,排解不良情緒的有效手段。但既然是心理減壓,單純肢體的運動訓練就不是最佳的選擇了,一定要選擇一些身體和心理能夠同時得到鍛煉的運動,瑜伽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
瑜伽,不僅能夠培養身體的自然美,以獲得高水平的健康狀況,而且它還可以喚醒休眠在人體內的活力,並用其來開發自身獨特的潛力,以獲得自我實現。它最重要的功效之一就是“靜心”,它可以幫你減輕心理壓力,釋放勞累一天所帶來的煩躁情緒。
對於現代人來說,真正活得自在,活得沒有煩惱的人沒有幾個。心靈是需要不斷強化及淨化的,就像人呼吸新鮮空氣一樣。學習瑜伽,從身體的調息直到心靈淨化,這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的思想和情感是存在與身體裏麵的,借著鍛煉和放鬆,專注於伸展及強化部位,當身心完全放鬆,專注於伸展肢體時,大腦內就會產生一種讓人心情愉快的“腦內啡呔”物質,安定我們的心緒,可以釋放負麵情緒,並讓人有積極正麵的想法,逐漸達到“身鬆心靜”及“身心合一”的境界。
瑜伽還講求人必須對自己的身體有耐心和用心。例如,伸展姿勢一次要維持幾秒鍾,在這一過程中,你還必須有意識地進行深呼吸,這樣才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和氧氣的流動,減輕壓力,宣泄不良情緒。
瑜伽各式姿勢的伸展、扭轉所帶來的深度休息放鬆,可壓縮體內的腺體,使其保持在平衡狀態,而不會傷害到我們的身體。這樣,做完一次瑜伽動作,壓力就在一呼一吸、一伸一展等放鬆中釋放了。
如何正確練習呢?瑜伽的練習並不在於動作有多難,姿勢有多少,而在於心理意識的正確運用和氣感的獲得。能否“得氣”,是瑜伽練習效果的關鍵。中醫裏講,氣是組成人體和維持生命的本原。氣感的訓練最終以心靈的訓練為其目的。
氣感的關鍵在於心法的運用,這個可以拿針灸做一個對比。大家都知道,針灸的時候,我們都會有很強的針感,感覺到穴位很麻、很脹,醫學上稱之為“得氣現象”。能否“得氣”是針灸療效的關鍵,練習瑜伽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能夠得氣,才能夠獲得最佳的效果。
下麵是兩種較為有效的減壓方式,當你在練習過程中感覺得氣了,也說明你做得很成功了。
1.合掌樹木式可集中精神
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