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運動宣泄法:運動是不良情緒宣泄的良方(1 / 3)

第一章 運動宣泄法:運動是不良情緒宣泄的良方

宣泄壞情緒的最好辦法是多運動,多拓展自己的興趣,在運動中可以忘記很多東西。事實也證明,當積累的心理能量通過某種運動釋放,積累的情感得以宣泄,人便會有一種擺脫重負的快感。?現代腦科學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腦幹會在運動的時候分泌出一種快樂物質,也正是這種快樂物質讓我們感到快樂。這種物質叫做內啡肽,是一種類似嗎啡樣的物質,不過它是我們的腦子自己合成的,也就是說,我們自己完全可以讓自己快樂起來。

(運動是人體情緒的調節閥

當積累的心理能量通過某種運動釋放,積累的情感得以宣泄,人便會有一種擺脫重負的快感。

在論及緊張的壓力時,人們差不多都把運動列為最有效的鬆弛方法之一。可以說,多運動是宣泄壞情緒的最好方法。事實也證明,當積累的心理能量通過某種運動釋放,積累的情感得以宣泄,人便會有一種擺脫重負的快感。

在很多心理學家的眼裏,運動是減少焦慮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因為消化體力是人類自然的發泄途徑,運動之後,身體會恢複正常的平衡狀態,不但會覺得精神放鬆,也會感覺補充了體力。

想一想,當你心情不快的時候,去外麵跑上一大圈,回來後會有什麼感覺?顯然,你會感覺心情好多了,不那麼難受了。這是為什麼呢?現代腦科學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腦幹會在運動的時候分泌出一種快樂物質,也正是這種快樂物質讓我們感到快樂。這種物質叫做內啡肽,是一種類似嗎啡樣的物質,不過它是我們的腦子自己合成的,也就是說,我們自己完全可以讓自己快樂起來。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運動起來會上癮,如果他不運動就會很難受。

怎樣運動最有效、最能緩解壓力呢?我們知道,運動形式各種各樣,通過運動宣泄自己的情緒、緩解自己的壓力,選擇合適的運動形式是非常重要的。選擇時要特別注意強度和年齡的匹配問題。比如說太極拳和慢跑就是兩項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項目,這些運動既可以提高血液循環的機能,增加大腦的供氧,起到健腦強身的作用,同時也不會出現因運動量大而導致其他不良反應。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運動得越多越好”。其實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對於中老年人,特別要在運動的頻率、時間和強度上有所限製。那麼,哪種頻率最好呢?一般認為每周從事3~4次、20~40分鍾的有氧運動最合適。

對於我們來說,運動需要盡力,但也沒必要為了對自己有利便使自己感受痛苦。如果把自己逼得太厲害,不僅很危險,而且你也不會堅持得太久。如果你最初的熱情消退,你會認為運動是一項苦差。因此,選擇一項你喜愛的運動,保持一分愉快的體驗,心理才不會產生抵抗情緒。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運動能夠產生有益效果,但這並不表明它能貯存。年輕時愛好運動的人,如果隨年齡增長減少了相應的運動量,那麼他們對疾病的抵抗力不會比任何人強,壽命也不會比他人長。

每周步行兩次可讓人更樂觀

一項經濟省事、不需要專家指導的居家有氧運動能讓你身材更好、身體更健康,方法是每周至少行走兩次,每次至少20分鍾,並不斷增加行走步率。

步行是幫助現代人排解不良情緒的法寶。日本研究人員發現,一項經濟省事、不需要專家指導的居家有氧運動能讓你身材更好、身體更健康,方法是每周至少行走兩次,每次至少20分鍾,並不斷增加行走步率。日本研究人員在《國際運動醫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說,成年人如果按這種方法運動32周,其耐力、活力和心理健康狀況均會得到顯著改善。

研究人員把200名42~75歲成年人隨機分成對照組和運動組,運動組成員除走路外,每4周還參加一次兩小時的運動課。結果顯示,32周後,運動組成員的行走耐力及30秒內坐下站起次數有顯著提高。與對照組相比,運動組的男性在綜合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麵改善更明顯,女性則在身體機能、綜合健康和活力方麵提高得更快。

為什麼會有這種功效呢?這是因為,疾行可使生命中本該具有但卻在無形中失卻的人類的第七感覺——運動的自然本能重新置入生命之中,因而從肌體到精神便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同時,心煩時當即運動一下,可以轉移大腦興奮灶,使顱腦的興奮中心從左腦轉移到大腦皮層運動區和掌握空間方位的右腦半球及管轄軀體平衡功能的小腦中去了,從而使主司邏輯思維,計算得失的左腦半球得以抑製,於是,煩惱沮喪等感覺也隨之淡忘、冰釋。更為重要的是,一旦左腦暫時處於抑製狀態,正在主司運動的各腦區,尤其是右腦半球,便不僅分泌出快樂激素,還能促使肌體分泌出大腦神經係統中原本缺乏的荷爾蒙,因而令人頓覺神清氣爽。

步行不僅能夠幫助人們獲得心靈上的愉悅,還要帶來身體的康健。那些長期徒步上下班和外出旅行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運動係統疾病的發病率都明顯低於喜歡乘車的人。如果你的單位離公司很近,就請您步行吧!

步行作為一項運動,具有很多好處,它可以增強腿部和臀部的肌力,提高肌肉的防禦抵抗能力,消除扭傷或痙攣,使軀幹肌肉得到運動,從而改善脊椎的姿勢,並可以防禦背脊疾病,減少膝蓋和髖關節負荷,製止骨骼退化並預防骨質疏鬆症。專家指出步行能增強血管的彈力,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增強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更好地進行新陳代謝;增強心髒功能,使人心跳慢而有力;減少脂肪和膽固醇在動脈壁上聚積的可能性,減少血凝塊的形成和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降低血糖,減少血糖轉化成脂肪的可能性;降低血壓、減少心髒病發病率。

當然,步行也是要有技巧的。正確的健身步行應當是挺胸抬頭,邁大步,每分鍾大致走60~80米。胳膊應保持直角彎曲狀態,視線要保持在行走路程前進方向4~5米的點上。走的線要直,不要左彎右拐。每天步行半小時至1小時,強度因體質而異,一般以微微出汗,心率達每分鍾100次左右為宜。

在步行的時候,你可以脫去鞋子,光著腳走在沙地、木板地、卵石地和草地上。這樣,足部的反應區會受到按摩,消除痙攣,減輕頭痛的症狀。如果沒有那些條件,你可以走在室內的地板上,讓自己的足與地板直接接觸,感受赤腳步行的味道。不過,要記住,赤腳步行隻可偶爾為之,否則腳底板和關節受的負荷太大,對身體反而不好。

好心情,從慢跑開始

大多數沮喪者是因為缺乏運動,使腦神經元中缺乏荷爾蒙而產生一種消極情緒。跑步是一種有氧運動,除了活動筋骨、肌肉之外,能分散注意力,使荷爾蒙分泌量增高,從而達到消除沮喪心理的作用。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很多上班族在廢寢忘食地工作著。他們睡得晚,起得早。同時還要時刻費心地揣摩老板的一個舉動,一個眼神,警惕著同行的競爭。這些都使他們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好在,運動給這些上班族帶來了福音。其中,慢跑就是一種很有效的減壓和釋放壓力的方法,它能消除沮喪,調解人的心情。

大多數沮喪者是因為缺乏運動,使腦神經元中缺乏荷爾蒙而產生一種消極情緒。跑步是一種有氧運動,除了活動筋骨、肌肉之外,能分散注意力,使荷爾蒙分泌量增高,從而達到消除沮喪心理的作用。當然,我們不要等到出現了沮喪心情時才去跑步,最好平時就堅持跑步健身,以促進人體內荷爾蒙分泌量的增加。這樣,即使遇到不如意的事,也不至於產生沮喪心情,產生了沮喪心情,也會較輕微,不會使人長期鬱悶。

慢跑的好處還有很多,它不僅能調解心情,還能增強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體通氣和換氣能力;它可使血流增快、血管彈性增強,具有活血祛淤、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它能促進全身新陳代謝,能改善脂類代謝,可防治血液中脂質過高;它還可控製體重,預防動脈硬化。

如何進行慢跑做到緩解壓力呢?一般來說,慢跑運動分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跑等。

1.原地跑

即原地不動地進行慢跑,開始每次可跑50~100步,循序漸進,逐漸增多,持續4~6個月之後,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

2.自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