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哲" 全部作品: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04
五年春天,周曆正月,廢除中軍,這是為了降低公室的地位。在施氏那裏討論廢除的事,在臧氏那裏達成廢除的協議。開初,建立中軍的時候,把公室的軍隊一分為三而各家掌握一軍。季氏所掌握的軍隊全部采取征兵或征稅的方式,叔孫氏讓壯丁作奴隸兵,老弱的作自由民,孟氏把一半作奴隸,一半作自由民。
李明哲 9 萬字 2019-03-16
《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是中國古代四書。它是中華文化史上的寶貴財富,它蘊涵著中國人文精神的精華,是中華民族之魂。本書從國學原著中節選出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且具有深遠影響的部分,加以注釋與解讀,並根據原文主旨,配以有趣的哲理故事,引導青少年準確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把握國學的精髓。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01
秦伯攻打晉國,渡過黃河,燒掉渡船,占取了王官和郊地。晉軍不出戰。秦軍就從茅津渡黃河,在殽地為死亡的將士堆土樹立標記,然後回國。秦伯就此成了西戎的領袖,這是由於任用了孟明。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01
二十七年春,胥梁帶讓丟掉城邑的國家準備好車兵徒兵來接受土地,行動必須秘密。讓烏餘準備車兵徒兵以接受封地。烏餘帶領他的一夥人出來,胥梁帶讓諸侯假裝把土地送結烏餘,因而乘機逮了他,全部俘虜了他的一夥人。把他的城邑都奪回來,歸還給諸侯。諸侯因此歸向晉國。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02
《周南》,是流傳於周國境內的南方民歌。周初,周公旦居洛邑,治東方,範圍廣大,故其國中的詩歌亦不純係本土自產,其中南方民歌頗有傳入且被傳誦,《周南》所錄的十一篇詩歌即是這些南方民歌中的一部分。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13
元年春季,晉景公派遣瑕嘉調解周天子和戎人的衝突,單襄公到晉國拜謝調解成功。劉康公對戎人心存僥幸,打算乘此進攻他們。叔服說:“背棄盟約而又欺騙大國,這一定失敗。背棄盟約就是不吉祥,欺騙大國就是不義,神明、百姓都不會幫助,將要如何去取勝利?”劉康公沒有聽從,於是就進攻茅戎。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13
八年春周曆正月,定公侵襲齊國,攻打陽州的城門。戰士都排排坐著,說:“顏高的硬弓有一百八十斤呢!”大家都拿過來傳看。陽州人出戰,顏高隻好把別人的軟弓搶過來準備射箭,籍丘子鉏敲擊顏高,顏高和另外一個人都被擊倒在地上。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04
元年春季,《春秋》沒有記載即位,這是由於僖公出奔在外的緣故。僖公出奔而又回到國內,《春秋》不加記載,這是由於避訊。不記國家的壞事,這是合於禮的。齊桓公、宋桓公、曹昭公率領軍隊駐紮在聶北,諸侯聯軍救援邢國。邢軍已經潰散,逃到諸侯的軍隊裏。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14
孟子說:“舜出生在諸馮,遷徒於負夏,最後在鳴條去世,(從地理位置上講)舜是東方人。周文王出生於岐周,去世於畢郢,(從地理位置上講)周文王是西方人。東方和西方,兩者相距一千多裏;舜和周文王,兩者前後相差一千多年。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04
二十年春天,周曆二月己醜日,冬至。梓慎觀望雲氣,說:“今年宋國有動亂,國家幾乎要滅亡,三年以後(才能)平定。蔡國有大的喪事。”叔孫昭子說:“這樣,那就是戴、桓兩族了。他們驕泰奢侈無禮太過分了,動亂會發生在他們那裏。”
李明哲 7 萬字 2019-03-12
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國十二公為次序,以史實解釋春秋,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弑等,對當時的各類禮儀規範、典章製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
李明哲 8 萬字 2019-03-12
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國十二公為次序,以史實解釋春秋,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弑等,對當時的各類禮儀規範、典章製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04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李明哲 7 萬字 2019-03-12
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國十二公為次序,以史實解釋春秋,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弑等,對當時的各類禮儀規範、典章製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
李明哲 0 萬字 2019-02-05
九年春,宋國發生火災。樂喜正做司城執掌政權,派伯氏管理街巷。火沒有到達的地方,拆除小屋,用泥塗大屋,擺列盛土和運土的器具;具備汲水的繩索和瓦罐,預備盛水的器具,估量活計的輕重;儲滿水塘,堆積泥土,巡查城郭,修繕守衛工具,立標指明火的趨向。
李明哲 8 萬字 2019-03-12
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國十二公為次序,以史實解釋春秋,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弑等,對當時的各類禮儀規範、典章製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