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昭公四年(2)(1 / 3)

楚靈王向子產詢問說:“晉國公允許我擁有諸侯嗎?”子產回答說:“會允許君王的。晉平公貪圖細小的安逸,誌向不在諸侯上麵。他的大夫多有需求,不能救助國君。在宋國的結盟又說兩國如同一國。如果不允許君王,將用什麼來對待盟約?”楚靈王說:“諸侯會來嗎?”子產回答說:“一定來!服從在宋國的盟約,取得君王的歡心,不畏懼大國(的征討),什麼緣故不來?不來的,大概是魯、衛、曹、邾幾個國家吧?曹國害怕宋國,邾國害怕魯國,魯國、衛國為齊國所迫而跟晉國親近,隻有這幾個國家不來。其餘各國,是君王(的威力)所能達到的,誰敢不來?”楚共王說:“那麼我所要求的事情沒有不可以的嗎?”子產回答說:“要求在別人那裏取得快意,不行。和別人意願相同,就能成功。”

下大雨和冰雹。季武子向申豐詢問說:“冰雹可以防止嗎?”申豐回答說:“聖人在上麵,沒有冰雹。即使有,也不成災。古時候太陽在虛宿和危宿的位置上就藏冰,昴星和畢星在早晨出現(的季節)就把冰取出來。當藏冰的時候,深山窮穀,嚴寒陰氣凝聚不開,就在這些地方鑿取。當取出冰的時候,朝廷中有祿位的人、迎賓、膳食、喪葬、祭祀,就在這裏取用。當儲藏冰的時候,用黑公羊和黑黍來祭祀冬神。當取出冰的時候,在門上懸掛桃木弓、荊棘箭,來禳除災難。冰的收藏取出都依照一定的時令。凡是祿位夠吃肉資格的官吏,都可以享用冰。大夫和大夫的妻子,死後洗身體要用冰。祭祀冬神之後收藏冰,奉獻羔羊祭祖才打開冰室。國君首先使用,火星出現(時節)把冰分配完畢。從受爵命的大夫及其妻子到退休的生病的,沒有人不分到冰的。管理山林的官員鑿取冰,縣正運送,輿人交納,隸人收藏。冰因為寒風而堅固,因為春風而取出。它的收藏周密,它的使用普遍,那麼冬天就沒有過分的溫暖,夏天就沒有藏伏的陰氣,春天沒有寒風,秋天沒有極多的雨,雷鳴不擊傷人,沒有成災的霜雹,瘟疫不降臨,百姓不夭折。現在收藏江河池塘的冰放在那裏不使用,風不散發而草木凋零,雷不出聲而人畜傷亡,冰雹成災誰能防止呢?《七月》的最後一章,(說的)就是藏冰的道理。”

夏天,諸侯到楚國去,魯國、衛國、曹國、邾國不參加會見。曹國、邾國用國內多難來推辭,魯昭公用祭祀祖先來推辭,衛襄公用生病來推辭。鄭簡公先在申地等候。六月丙午日,楚靈王在申地會合諸侯。椒舉對楚靈王說:“臣下聽說諸侯不歸服於其它什麼,隻歸服於有禮。現在君王剛開始得到諸侯,一定要慎重對待禮儀啊。霸業的成功與否,就在這次會見了。夏啟有鈞台的宴享,商湯有景亳的命令,周武王有孟津的盟誓,周成王有岐山之陽的田獵,周康王有酆宮的朝見,周穆王有塗山的會見,齊桓公有召陵的會師,晉文公有踐土的會盟。君王準備采用哪一種?宋國的向戌、鄭國的子產在這裏,他們都是諸侯國中的優秀人物,君王可以選擇使用。”楚靈王說:“我采用齊桓公的方式。”

楚靈王派人向左師和子產詢問禮儀。左師說:“小國學習禮儀,大國使用禮儀,哪敢不獻上所聽到的(禮儀)?”獻上公爵會合諸侯的儀節六項。子產說:“小國以供奉大國為職責,豈敢不獻上所保持的(禮儀)?”獻上伯爵、子爵、男爵會見公爵的儀節六項。君子認為合左師善於保持其前代的禮儀,子產善於輔佐小國(以奉事大國)。

楚靈王讓椒舉陪侍在身後,以便糾正錯誤。結束了會見的事情,沒有任何糾正。楚靈王問他什麼緣故,椒舉回答說:“禮儀,我沒有見到的有六項,又憑什麼糾正?”

宋國的大子佐晚到。楚靈王在武城打獵,過了好久沒有接見。椒舉請求楚王辭謝他。楚靈王派使者前往,說:“恰好在武城有祭祀宗廟的事情,寡君將要把(宋國的)財禮送給宗廟,謹為晚接見您而表示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