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有一戶人家被盜,小偷臨走時遺落了一本小冊子。失主打開一看,裏麵記載的全是富家子弟的名字,寫道"某日某甲與某人在某地商議不正經的事",或是"某人聚賭"等等,一共有二十多條。

失主將盜匪遺失的小冊子呈送官府,官府按冊子上所記姓名捕人,都是本鄉的紈絝子弟。官府認為他們就是打家劫舍的盜匪,然而他們的父母卻認為自己的兒子平日行為雖不檢點,但還不至於淪為盜匪,因此對兒子的罪行表示懷疑。

而那群少年喝酒聚賭等事都是事實,並且在拷問下都承認有罪。官府逼問他們贓物何在,少年們隨意妄稱埋在郊外某處,官府派人去挖掘,果然挖出一批財物,少年們沒想到竟然胡亂說中,彼此對望,害怕地說:"這是天要我死。"而一方麵官府認為既已找到失物,隻待處決人犯就可結案。

有一指揮總覺得事有蹊蹺,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沉思許久後說:"我手下有一名大胡子馬夫,每次審訊少年犯,他就借故待在附近偷聽。"於是又故意一連四次召來少年問話,發覺那位大胡子馬夫總會在附近,審問其他人犯時,就不見大胡子馬夫,指揮命人召馬夫問話,馬夫大喊冤枉,指揮再命人取來刑具,這時馬夫才叩頭認罪,並請指揮使旁人退出說:"我原來不清楚這件案子,隻因那強盜賄賂我,要我每次在審訊少年犯時,都要記下大人及少年的對話,然後飛快報告他,他答應給我一百兩黃金作為酬勞,至於能挖出贓物,是因為強盜得知少年犯所說的地點,連夜挖洞埋藏的。"

大胡子馬夫說完,自動請求抓賊以贖罪,指揮命士兵換上便裝與馬夫一同前去緝捕賊人,賊人果然全部落網,少年犯也無罪開釋。

教子建議:有懷疑時就要努力找出懷疑的地方,仔細地觀察周邊人物的一舉一動,才能夠掌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