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嚴武誌同道合(2 / 2)

“這是我的大兒子,是個弓弩手,在飛騎籍裏長期服役,本難更替,但是前天竟得允了農忙假,回來幫我這老頭子耕田。我們對嚴大人真是感激啊,以後要再有差事,我們絕不逃避了。”

杜甫非常高興,前些天他給嚴武的建議,希望他能體察民情,果然奏效了。

老農夫越說越高興,一看酒壇幹了,又叫兒媳婦再取酒來,親自給杜甫滿上,口裏說道:“這酒是今年新釀的。”

老農夫的熱情,讓杜甫深深感動,看看時間漸晚,杜甫就準備回去。但他一起身,就被老農夫拉住。雖然不太禮貌,但杜甫並不介意,反倒覺得民風淳樸。

“拾遺大人,別客氣,多喝點。”老農夫又朝後廚喊道:“快把栗子端上來啊。”

於是,撤了菜肴,端上了果品栗子。老農夫又不住地勸道:“拾遺大人,鄉下沒什麼好吃的,這點栗子果品,都是自家種的,您嚐嚐。”

杜甫又吃了一些,眼看天色轉暗,弦月上升,怕家裏人牽掛,就說:“老哥,我實在是要回去了。今天喝了幾鬥酒?”

“喝酒嘛,就圖個痛快,一醉方休,管它喝了多少呢。”

杜甫哈哈大笑,覺得老農夫的性情,倒是很合他口味。

他走時,老農夫將他送出院門,還說:“今年的春社日,我們要大辦一場,拾遺大人,您能住下來嗎?”

老農夫的熱情,讓杜甫對嚴武也更有好感。不久,他受邀去嚴武的府尹廳看蜀中地圖,又在城樓上看旌旗飄展、天闊地平,不由心潮澎湃,希望嚴武能一展宏圖。

而嚴武對杜甫也極好,時常攜帶著酒菜,到草堂北麵的竹林裏用餐,將馬匹都係在花邊。當然,在錢糧方麵的資助更不在話下,杜甫總算是衣食無憂。

但幾個月後,情況就有了變化。四月,玄宗和肅宗相繼去世,代宗即位,七月時,召嚴武入朝。杜甫戀戀不舍,一直送了三百裏,在綿陽附近的奉濟驛才與嚴武分別。照例,杜甫又寫詩相贈。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複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這首詩寫得很傷感。送君千裏,終有一別,我和青山一樣,空有一腔深情,卻無可奈何。昨夜我們還月下同行,今日卻分別了,幾時才能再次聚首呢?你一走,蜀中各郡都覺不舍,而一入朝,你就是三朝元老,真是無比榮光的大人物。可我呢,隻能回到江村,寂寞地度過餘生,想來好不淒涼啊。

當然,他對嚴武是勉勵的,希望他一旦有機會登上宰相的位置,一定要為國為民,臨危不惜舍生取義。而他自己,也動了一點心思。畢竟,房琯受肅宗打壓,自己也受牽連。如今代宗繼位,重用嚴武,那他或許也有重回長安的機會。

杜甫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