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嚴武誌同道合(1 / 2)

春日的一天,五十一歲的杜甫分外高興,吩咐家裏人收拾好草堂,又親自持著鋤頭,將小徑上的雜草除盡,專等貴客的到來。

來客就是嚴武。去年段子璋叛亂,花敬定平亂後胡亂殺人,崔光遠不能約束,朝廷大怒,派監軍來問責。崔光遠又驚又慌,就病死了。

十二月,肅宗派嚴武來做成都尹兼西川節度使。

杜甫與嚴武之父嚴挺之便是好友,又曾與嚴武一起在朝廷任官,唱和詩歌,關係極好。嚴武一來成都,就寫了首詩,邀請杜甫去他的府邸相會,也希望他不要歸隱,出來做事。

而杜甫年長,又有一點傲骨,不願給人趨炎附勢的印象,就回了一首詩,說自己做左拾遺是濫竽充數,現在棲居江邊,過的倒是真日子,並邀請嚴武來江邊釣魚。

嚴武性格瀟灑,對鄉野風景也很有興趣,就接受了邀請,趁著公務閑暇,帶了一小隊人馬,悠閑地走出成都,來到郊外,一路訪花問柳,緩緩走到杜甫草堂邊的野亭裏。

杜甫非常高興,盛情款待,既談天下大事,又論詩文技巧。杜甫拿出在秦州時所做之詩,嚴武讚歎不已。而嚴武說起治理蜀中的規劃,杜甫也深為感動,不由地想起先祖杜預的事業,就拿出了一篇文章,交給嚴武。

“這是我這幾天寫的文章,興許有些用處。”

嚴武接過來一看,寫的是《說旱》。大概是說,去年十月以來,蜀地連續幹旱,按照迷信的說法,原因是有怨氣堆積,希望嚴武能親自審訊獄中的囚犯,除了該處以死刑的重犯之外,其餘都釋放。此外,蜀中百姓賦稅太多,應當減輕。士兵家中有老父老母,賦稅應該更輕,同時還要派遣官吏去慰問老人。如果能夠這樣,百姓怨氣消了,老天一高興,肯定就會降下甘霖。

嚴武點著頭看完。

“深受啟發。”

他將書劄鄭重地收好,又接著與杜甫喝酒,直至落日西沉,才盡興而歸。

又過了些天,就快到春社日了。杜甫出遊,走在鄉村裏,春風拂麵,花柳處處,實在覺得快活。一位老農夫看到杜甫,認出了他,就一把將他拉住,口裏說道:

“拾遺老爺,來我家喝口酒吧。”

“啊呀老哥,這怎麼使得?”

農夫紅光滿麵,說道:“我真要好好感謝您哪。”

“謝我?”

“您與府尹嚴大人不是好朋友嗎?我感謝您,就等於感謝他了。”

說完,老農夫就不由分說地將杜甫按到院中的椅子上。旁邊一個粗壯的年輕人,端著酒壇,在他麵前的陶碗裏,滿滿地倒上了新酒。

“拾遺大人,來!”

老農夫舉起了碗。杜甫本來就好喝酒,一看這酒酒色醇厚,也就不推辭,仰起脖子,一飲而盡。幾碗下肚後,臉紅耳熱,老農夫說:“這嚴大人,可是個少有的好官啊。”

“此話怎講呢?”

老農夫指著身邊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