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第二十六課 不怕失敗,你就成功了一半(2 / 3)

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陳興芬說,可能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我們根本不怕失敗,一旦失敗,大可從頭再來,年輕不怕失敗。

要想成功,就不怕失敗,直到成功。對此,俞敏洪談了他自己的創業曆程,他說,在創業的荊棘途中,創業者必須堅信,我不是為了失敗才來到這個世界的。要將暫停、沒辦法、不可能、失敗、沒希望等字眼從自己的詞彙裏刪除。絕不輕易放棄,因為放棄隻有一個結果--徹底失敗。的確如此,創業者隻有不怕失敗,才有可能成功。

在他68歲的時候,八佰伴宣布破產,他從一個億萬富翁變成身無分文的窮光蛋。破產時,妻子對他說了一句話:"我本來嫁的就是蔬菜店的老板,不是八佰伴總裁,我們重新開始吧,大不了再開一家蔬菜店。"家人的鼓勵給了和田一夫巨大的信心,他決定重新開始!奇跡也隨之產生了。

"我不怕失敗,而且我會總結為什麼失敗。"2006年6月24日晚,前日本八佰伴國際流通集團總裁和田一夫來到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與中歐的MBA與EMBA學員分享他屢遭失敗卻依然能夠東山再起的法寶。

和田一夫回顧說,自己一生經曆過三次重大失敗。第一次是在20歲時,家裏經營的蔬菜店被一場大火徹底摧毀,所有積蓄毀於一旦。第二次是在20世紀70年代,八佰伴巴西分店被迫關門。第三次也是最慘的一次,在他68歲的時候,八佰伴宣布破產,他從一個億萬富翁變成身無分文的窮光蛋。

僅僅1年之後,年近古稀的他重新創業,開辦谘詢公司;隨後又與一個27歲的年輕人合作,涉足IT軟件領域,並且僅用了1年零9個月的時間就帶領公司上市。

"鄧小平先生的經曆給了我很大的鼓勵。鄧先生也經曆過三次重大失敗,但是他在74歲的時候依然堅持學習,並且重新站了起來,而我當年才68歲,所以要更加努力。如今對我來講,人生剛剛開始,79歲到88歲將是我人生的巔峰期。"如今,這位老人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每月往返於上海、福岡之間。他這種創業精神讓在場的學子深深感動,並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和田一夫希望以自己的失敗經曆給後輩們一點啟發,"同樣的錯誤不能犯兩次,這是一個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八佰伴倒閉後,我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反省自己,現在我把經驗告訴大家,希望你們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和田一夫回顧說,八佰伴倒閉其實早就有預兆。當年,八佰伴的生意如日中天,和田一夫把家搬到了中國香港,並將大多數業務交給弟弟打理,他本人主要通過財務報表來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但不幸的是,財務報表到處都是"水分"。

八佰伴多年來一直迅猛擴張,鼎盛時期在全球一共有400多家分店,但財務數據卻漏洞百出。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店鋪都能像香港、上海等大城市的分店一樣擁有良好業績,但由於和田一夫本人身在香港,對財務數據沒有一一證實。他反省說,自己放鬆警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總喜歡聽到好消息。

"他們做假賬整整有3年,而我放鬆了警惕,隻喜歡聽好消息,所以始終沒有看出問題,一直相信公司贏利狀況很好。等危機完全爆發出來的時候,我已經沒有辦法挽救。"和田一夫進一步說,流通領域的財務狀況其實一直比較穩定,要出大問題本來不太可能,八佰伴的問題其實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沒有掌握一個順暢的信息來源是他本人管理上的重大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