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第二十六課 不怕失敗,你就成功了一半(1 / 3)

不怕失敗,你就成功了一半。

--俞敏洪

一個創業者需要具備哪些素質?首先要有不怕失敗的勇氣。一個年輕人大膽、不怕承擔風險、敢去行動,敢於擴張把事情不斷做大,是做成企業的重要一點。年輕的創業者要永遠記住,青春沒有失敗,放棄才是最大的失敗。希望大家始終保持創業激情,永遠為你所鍾情的事業激情下去!對此,IDG全球高級副總裁熊曉鴿在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欄目評點時談道:"雖然對於創業者來講要很有毅力,不怕失敗,別人怎麼說不管,要做下去,但是還有一點,如果市場證明你原來的想法錯誤了,還是要敢於改變自己現在做的東西,但是這個團隊並不一定說不行了,因為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當有人問有沒有想過失敗這個問題?熊曉鴿這樣回答:"其實我很清楚創業的道路是非常艱難的,但是我不怕失敗,我相信,隻要我認真地做,隻要我努力了,我就能成功。"

俞敏洪多次告誡創業者,對於那些創業者而言,失敗沒有什麼可怕的,年輕創業者不要怕失敗,最多也就是從頭再來。在創業方麵,年輕是最大的本錢,因為年輕,所以輸得起,想想我們二十多歲的時候出來創業,也就是想最壞的結局也不過就是一切再從零開始,再重新創業。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莽撞和盲目,創業要樹立明確的、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任何人、任何企業在任何階段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不同的人會遇上不同的問題,遇到問題時不要抱怨、不要放棄,而是要想著怎樣用恰當的方式去解決它。

陳興芬既非名校畢業,又無電腦特長(她學的是英語專業)。大學剛畢業也是循常規去找一個單位領一份工資,在寧波的一個麥芽廠幹過化驗員,後來又進了豹王的國貿部。但她不想就這麼打一輩子工,想想自己還年輕,何不自己去創一番事業,可能她的骨子裏就有那麼一點不認命、不安分的因素。

之所以選擇電腦行業是因為男友是學計算機的,加上電腦又是新興產業,前景廣闊,於是1999年,兩個窮大學生揣著僅有的5000元錢和從親戚朋友處借來的幾萬塊在寧波海曙區開了一家電腦科技經營部,主要從事硬件銷售。一開始,兩個人什麼都幹,什麼技術員、銷售員、出納、倉管等,一個人身兼數職。是大學生的熱情、誠懇讓他們掘到了第一桶金。2000年,駐大榭某部隊在眾多的電腦經營公司中獨獨向他們拋來了繡球,下了一筆20幾萬的訂單。這麼大一筆單子可把兩個大學生給高興壞了,他們第一次覺得自己原來真的行。這一單,他們把利潤降到了最低,盡管隻賺了一兩萬,但初嚐成功的喜悅,讓他們豪氣衝天。他們的誠信經營和優質服務給客戶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也就是這筆生意為他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源,地方部隊逐漸成了他們的主要客戶。2001年,他們終於有了一家注冊資金50萬的公司,2002年又增資至100萬。

"回頭看當初走過的路,可以說創業的每一步都把酸辣苦澀嚐遍,"陳興芬說,"大學生創業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經驗,為此我們交的學費可不少。"一會兒是光天化日之下筆記本電腦被偷,一會兒又被詐騙公司開的空頭支票騙走5萬。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稅務危機,差點就關門了。一開始做的時候什麼都不懂,賣出去的組裝機配件什麼的都沒開發票,因為進貨的時候也沒有發票,還以為這是電腦行業的行規呢,結果稅務人員來查賬,罰款加補繳稅交了10多萬。交了這筆昂貴的學費之後,當時連報表都看不懂的陳興芬開始惡補財會知識。隻要肯學,沒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陳興芬鉚著一股勁,邊學邊做了兩個月的報表,所有的憑證都自己做,再讓會計檢查,錯了就改,如今已是熟門熟路。以後陳興芬就懷著一種空杯子心態,一點一滴地往杯子裏加水,慢慢地從一個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大學生成長為能獨當一麵的總經理。

陳興芬把自己的成功經驗主要歸結為換位思考帶來的收獲。換位思考也就是作為賣方從買方的角度出發想問題。如果我是消費者,我需要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服務。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他們會想方設法地為客戶提供最佳的購買方案,寧可自己少賺一點,盡量為客戶著想。就在記者采訪的當兒,有一客戶來訂購複印機。陳興芬馬上向客戶建議更省錢的方式,即以出租的形式讓客戶得到設備,他們則以每複印一張2毛錢的價格收費,年終結算,設備維護什麼的都由他們公司負責。客戶欣然接受,直說這個辦法好,既省錢又省事。又如某外貿公司新開張要安裝服務器、電腦等,他們通過統一協調安排,能為客戶省幾個站點就省幾個站點,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擁有了一大批回頭客。2004年,陳興芬的電腦公司被寧波市政府定為聯想筆記本電腦定點采購單位,還被聯想集團評為寧波地區的金牌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