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第十三課 創業必須有明確的目標(1 / 3)

為了一個卑微的目標而奮鬥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因為無數卑微的目標積累起來可能就是一個偉大的成就。

--俞敏洪

商場如戰場。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如果隻有欲望、隻有理想永遠是不夠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場比戰場殘酷得多,麵對千變萬化的市場,隻有不斷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俞敏洪在回答《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談道:"在創業過程中,一名優秀的創業者除了具備必要的心理素質和專業知識以及成功的經驗以外,創業者還需要逐步實現自己的小目標,隻有這樣才能實現最後的大目標。"確實,幾乎所有正常的人都有創業的欲望,但99%的人沒有製定一個創業的目標。製定創業的目標應該說是創業成敗的第一步。想要把你的企業打造成上億美元的公司,那就必須根據自身的能量去製定目標。請記住,你須謹慎選擇你的前途,否則你可能終生飄蕩、一事無成。對此,俞敏洪在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欄目評點時強調:"為了一個卑微的目標而奮鬥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因為無數卑微的目標積累起來可能就是一個偉大的成就。"

參加了3次高考才上北大、聯係了3年仍未出國,俞敏洪卻聲稱:"我在美國的大學裏走一圈兒,隻要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中國台灣、香港地區等地的除外,都會管我叫一聲俞老師。隻要是講英文的地方,就有我的學生。"

他的目標是,組建新東方總公司,並讓其盡快上市,以致使每一個中國人一想到學英語,就想到新東方。

"教授年薪十萬",一度是中國各大媒體炒作的熱點,有那實誠的老教授,麵對著10萬塊錢甚至拿都不敢拿,可是,在年僅38歲的俞敏洪心裏,別說10萬,千萬也不是一個讓他在意的數字。作為北京新東方學校的校長,有人稱,俞敏洪的個人資產至少1億。而這些錢,到現在為止,既非靠資本運作而得,也非靠做生意所獲,這是純粹靠教書獲取的。

僅新東方一個2000年的暑期班,已經報名的就有1.3萬多人。而這個教學時間僅1個月的暑期班,走讀生每位學費600元左右,住宿生則需交納1900元。一期下來,僅學費一項俞敏洪的進賬至少達1000萬元。盡管如此,住宿的名額早已報滿,有人再想報,隻能走讀,而再過一段時間,則可能連走讀都報不了。因為俞敏洪解決不了那麼多的地兒,學生就是再想送錢給俞老師,俞老師也不想要了。

俞老師不但"不想"要錢,連"名"都不願要了。有記者想采訪他,得提前一周預約,給你一個半小時,還是同時接受10家媒體的聯合采訪--而門外還拒絕了二三十位未提前預約的記者。

中國任何一所正規大學的校長恐怕都不會如此辦事,而俞敏洪敢。這些小名小利他已經不太放在心上了。他現在看得上並且願意做的是辦自己的新東方總公司、控股其他公司、在全國各地開辦事處、做新東方的網站、讓新東方總公司上市,直至達到他目前的最高目標:讓中國人一想到學英語,就想到新東方。

確實,一個沒有目標的創業者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隻會到達失望、失敗和沮喪的海灘。俞敏洪指出,沒有目標的創業者,他們有巨大的力量與潛能,但他們把精力放在小事情上,而小事情使他們忘記了自己本應做什麼。要發揮潛能,創業者必須全神貫注於自己有優勢並且會有高回報的方麵。目標能助創業者集中精力。另外,當創業者不停地在自己有優勢的方麵努力時,這些優勢會進一步發展。最終,在實現目標時,創業者成為什麼樣的人比自己得到什麼東西重要得多。因此,目標的作用不僅是界定追求的最終結果,它在整個人生旅途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目標是成功路上的裏程碑。在這裏,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