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怎樣說,員工才會懂; 5跟員工溝通:多用建議,少用命令
在企業日常管理中,領導者與員工溝通是最常見的管理行為。那麼,怎樣與員工溝通呢?也許你會說:“這還不簡單?不就是針對某些問題和員工交流想法嗎?”話是這麼說,但具體怎麼做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吧!
某企業的生產車間裏比較髒亂,原因是生產任務比較繁重,大家都忙著搞生產,無暇顧及衛生情況。這天,生產部門主管來到車間,見地上比較髒亂,非常不滿意,他把車間主任叫到跟前,大聲地說:“看看你的車間,又髒又亂,還不趕緊收拾一下!”
車間主任不高興地說:“生產任務這麼重,我們忙得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哪還有時間收拾這些?”
生產部主任一聽,覺得車間主任說的也有道理,於是悶聲不響地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生產部經理來到車間,也發現車間比較髒亂。他先在車間裏四處巡視一番,然後找到車間主任,關切地問:“最近忙壞了吧?”
車間主任說:“還好了,幸虧大部分已經完工了,剩下的任務可以按部就班地進行了。”
生產部經理說:“我在車間轉了一圈,感覺裏麵有點亂啊,能不能抽個時間收拾一下?”
車間主任說:“我也注意到了,我馬上安排人整理。”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經理再一次來到車間,發現裏麵已經井然有序,十分整潔。
為什麼生產部主任和生產部經理分別給車間主任下達了相同含義的命令,但結果卻大相徑庭呢?是因為生產部主任的職位比生產部經理的職位低、說話不管用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他們下達命令的方式不對,他們的不同在哪兒呢?
生產部主任說“還不趕緊收拾一下”,語氣中帶有責怪、硬性要求的含義,給人一種壓迫感,讓人覺得沒有得到尊重,因此,容易激起車間主任的逆反,於是車間主任以頂撞來回應。而生產部經理的語氣中充滿了協商的口吻,意思是:如果你有時間,就收拾一下,沒有時間,推後收拾也無妨,你自己看著辦!這種有彈性的命令,帶有建議性的口吻,讓車間主任感受到了一種平等感、被尊重感,因此,車間主任欣然應允,馬上安排人收拾。
由此可見,同樣的溝通,語氣不同,溝通的效果也別有洞天。所以,不要以為自己是領導者,就表現得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就用強硬的命令壓你的員工。要知道,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尊感,他們希望被領導者平等相待。如果你忽視員工的這層心理,采用命令的口氣與他們溝通,要求他們去做事,他們最多隻是把事情做完。但如果你采用商量的口氣、建議的口吻與下屬溝通,下屬往往會把事情做好。
“做完”和“做好”,一字之差,執行效果也許相差甚遠,做完隻是基本的完成,充其量是合格。做好則是做到位、做圓滿,讓你無可挑剔,可以稱得上是“優質”。試問,你希望下屬給你怎樣的執行效果呢?
人是情感動物,而不是機器,人會有情緒、有感受、有自尊心,而機器沒有。當你向機器下達命令時,你要做的就是用力地按下某個按鈕,而當你向員工下達命令時,如果你語氣“重”了,就容易使員工感受到壓迫感,他們會本能地抗拒。如果你輕聲一點,多一點協商,多一點建議,他們就會舒服地接受命令,做到你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