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做牛做馬,還是做主管41(2 / 2)

這位財務經理的聰明之處在於,當他意識到下屬心存不滿之後,沒有忽視這種不滿,而是非常積極地去找問題的症結,然後通過貼心的溝通予以化解。如果他當時沒有這麼做,後果會怎樣呢?也許那樣做,會讓員工把不滿情緒進一步宣泄出來,演變成公然的不配合、不服從甚至是挑釁、作對,如此一來,團隊就會陷入混亂。

員工的不滿情緒有點像流感,具有傳染性。消除流感的做法是先把它們分類,分清是病毒性感冒還是普通感冒。對待員工的抱怨也應該如此,分清到底是日常事務型的抱怨?還是屬於想改進製度或為公司好?還是反映問題沒得到解決而抱怨?也就是說,化解員工抱怨的根本辦法是對症下藥。

施布爾是一家大公司的員工。在工作上,他的能力突出,每次都能按時按質地完成部門經理交給他的任務,但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部門經理好像就是不喜歡他,對他有些反感。

為什麼部門經理反感他呢?原來,每次部門經理交給他生產任務時,他就會抱怨:“我每個月拿這麼點薪水,要完成的任務卻這麼多?”對於施布爾的抱怨,部門經理根本不放在心上,他唯一做的就是對施布爾表現出反感的情緒。

後來,施布爾的抱怨傳到了公司總經理的耳朵裏,總經理派人對施布爾的工作進行考察,發現施布爾的工作能力突出、工作盡職盡責、業績名列部門前茅,於是當即提拔他做部門的經理,代替原來的部門經理,並且提高了他的薪酬水平。

果然,施布爾上任不久,就把這個原本效益不好的部門整頓得有條不紊,公司的利潤比原來多了很多。而且,對於公司交給他的任務,他再也不抱怨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看到了一種良好的結局。如果回過頭去設想一下,假如公司的總經理不提拔施布爾、不給他加薪,而是像部門經理一樣,對他的抱怨不予以理睬,甚至以開除或降級相威脅,那麼,公司將會損失一個優秀的人才。

由此可見,施布爾的抱怨是有原因的,因為他不被重視、沒有得到重用,而並非他本身懶惰、沒事找事。對待這樣的員工,你一定要重視他,給他安排合理的職務,給他相應的薪酬,他的抱怨自然會停止。

事實上,許多優秀的企業都十分重視員工的抱怨。比如,在12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30000家餐廳的麥當勞公司,就特意為員工設立了抱怨、宣泄的正當渠道。每一年,麥當勞都會舉行一次不記名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讓不同級別的員工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對公司的意見和看法。公司在各分店還設立了“同仁意見箱”,或申訴、或提出新點子。毫無疑問,麥當勞的做法值得我們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