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做牛做馬,還是做主管41(1 / 2)

第五章怎樣說,員工才會懂; 3敞開胸襟,傾聽下屬的建議

在任何公司,員工的不滿與怨言都是客觀存在的。從薪酬福利到工作任務量,再到部門利益、再到企業製度等,都存在爭議。作為領導者,要看到不滿的背後是什麼,是公司的製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還是僅僅是一種抱怨而已?是員工自身的問題,還是公司的問題?

很多管理者,忽視員工的抱怨,裝聾作啞,不重視員工的意見和建議,認為隻要不去理會,員工的抱怨就會自然消失。殊不知,這種掩耳盜鈴般的自我安慰有多麼可笑。要知道,抱怨就像一種慢性毒藥,時間越久,擴散越大,甚至會產生“蝴蝶效應”,毒性一波一波地擴散開來,最後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擁有20多年管理經驗、現任麥考林CFO(財務總監)的張先生表示,他聽多了員工的抱怨,也接受了很多優良的意見。在他看來,針對不同的建議,要有相對應的措施,這樣才能像打太極一樣,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張先生說:“有些員工隻是抱怨公司不能吃東西,或者一些辦公設備老舊,這樣的抱怨隻是抱怨而已。他們需要發泄,那就發泄好了;有些抱怨則涉及公司影響和利益,如果這樣就不能袖手旁觀了,必須及時解決,包括製定規範的工作流程、明確崗位職責、完善規章製度等。”

怨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領導者,沒有體察到員工的抱怨所折射出來的想法,或者對員工的回應太慢,從而導致員工的不滿情緒蔓延下去,最終導致管理混亂、矛盾激化。因此,領導者要在第一時間注意到員工的建議,及時消除員工的不滿。

有一位財務經理上任伊始,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原因是他在召開部門工作調整會議之前,事先沒有與員工進行溝通,員工認為他的做法過於自我、武斷,並由此產生了不滿和抱怨。他是怎麼知道員工產生了抱怨呢?

原來,在他開完部門工作調整會議後,老板就把他叫到辦公室,說:“剛才你的部門有幾個員工找到我,抱怨你分配工作不公平。”聽了老板的話,財務經理的腦子“嗡”的一聲就大了,他自認為分配工作很公平,而且在召開會議的時候,他也沒有發現員工有不滿的情緒。

老板沒有為難財務經理,隻是對他說:“你不用著急,回去思考一下,怎樣解決他們的抱怨吧!”

財務經理經過冷靜的思考,決定輪流找下屬談話。最後,他終於弄明白了,原來他們覺得他在工作調整會議之前,沒有和他們及時溝通,他們認為他的決定是在拍腦門,是對他們的不尊重,是不負責任的。

找到下屬抱怨的症結之後,財務經理就要想辦法解決。在那段時間,他經常會找那幾位抱怨的員工聊天,引導他們去適應新的工作。慢慢地,他們也體會到財務經理的良苦用心,抱怨逐漸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