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麼是禪(2 / 2)

而禪是超越宗教的、直截頓悟、契入生命自由狀態的智慧方法。禪是絕對的自由,禪是生命的究竟解脫,離開解脫就沒有真正的自由了。禪宗曆代的祖師已經證明,現代的人也能夠通過領悟禪智慧而證明,在無情的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麵前不得自在的弱小凡夫,一旦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將是笑傲生死、活力無窮的真正強者。可見,領悟禪的智慧就能夠獲得身、心、靈的整體健康,靈性健康出輪回。

因此,禪在我們生命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生命中有了禪的智慧,就能夠身體健康無病苦,心靈健康無煩惱,靈性健康出輪回。有了禪的功夫,生活再苦,也能處處獲得清涼自在;有禪的功夫,再平淡的人生也將綻放璀璨的般若之花。

那麼禪是什麼呢?如何修禪呢?

佛經上說:“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禪是佛的心印,禪是心靈自由自在的狀態。禪是心靈的絕對平等,開悟的禪師是了不起的聖者,但是他慈悲一切愚癡的眾生,所以是處在一種絕對的平等、絕對的自由、獨立的狀態之下,擺脫了一切概念和觀念的束縛,不落入任何固定的思惟模式之中。禪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的方法。

真正的禪是超越二邊對立、圓融無礙的觀照方法和解脫境界,隻能親證,難以言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因為世間的語言和思惟恰恰是建立在主觀和客觀的二元對立的基礎之上,所以是難以真正地描述和傳達禪的智慧精髓,但同時禪又不離文字,因指而見月。所以禪是不立文字,不離文字。

有一位老和尚帶著一個小沙彌在叢林裏修行,小沙彌總是請教師父,到底什麼是禪的修法呢?到底什麼是解脫的大道呢?老和尚想啟發他,就跟那個小沙彌說:“我有一些物品,你去送到森林的另一頭,一個閉關的禪師。”

過了一會兒,這個小沙彌就回來了,垂頭喪氣。師父問他:“你怎麼那麼快就回來了?東西有沒有送出去呢?”

小沙彌說:“師父,外麵到處都是草,沒有路啊。”

師父就說:“愚癡的人啊,你看到空中的鳥飛了嗎?誰給鳥開辟了一條路呢?但是哪裏鳥不可以飛呢?”

那其實就是啟發他,禪不是一個固定的方法,一旦你有任何固定的方法,你就是陷入到固有的思惟模式之中去了,你存在任何的知見都已經不是禪了。所以祖師說:“不用求真,惟須息見。”息滅我們一切種種的計較、分別、執著,對我們參禪修持路上的種種境界也應該要放下。所以“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有禪的智慧當下即是。生活之中的一切,到達最高的境界就是禪了。

在茶道之中有茶禪一味;在書法繪畫等一切藝術之中有禪意;在武術之中有禪武一如;乃至於在插花藝術之中都有花道。生活之中的一切,穿衣吃飯,我們沒有任何的分別執著,去到最高的境界都是禪。正如宋代雙嶺化禪師所說:

翠竹黃花非外境,白雲明月露全真。

頭頭盡是吾家物,信手拈來不是塵。

那麼可見,禪是無處不在的,青青翠竹是禪,白雲明月是禪。有了禪,一切都變得神聖莊嚴,都成為當下悟道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