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方法,就是“借味調味”。其實我們並不一定想要吃的那麼鹹,隻是覺得這個菜沒有味、不好吃而已。比如我們把鹽少放一點,可以用一些糖、醋調味,雖然鹽沒有用到那麼多,但我們的味道還是可以的。我們可以借用一些西紅柿或者番茄醬來做一些菜,這個味道也改變了。我們還可以借用一些醬豆腐來調味,像我們吃火鍋的調味醬裏就有醬豆腐一項,現在有些人做飯的時候就會用醬豆腐,和得稀一點來醃肉,做出來就有點醬豆腐的味,這樣也感覺到口味改變了。這些都是借味來調味。
第二種方法,就是用蔬菜本身的味來進行互相的搭配,使它的味道最大化。比如在海邊的人,他們特別願意把韭菜、海鮮、雞蛋放在一起煮,這樣做出來的菜非常鮮美,實際他也不用放味精,也不用放雞精,放很少很少一點點的鹽,它的味道就很好了。把海鮮的鮮和韭菜的特殊提味的芳香類的東西,加上雞蛋一塊一起做的時候,它們就會有很多的鮮味散發出來,感覺很好吃。其實大家不妨試一試,回去就放一點鹽,炒得也不錯,這是我自己愛做的一道菜,我自己感覺味道也很好,很多朋友到家裏來吃也會這麼做,我用的是尖椒有一點點的辣味,還有一點點清香,再用上一些鮮蘑,鮮蘑本身有蘑菇的淡淡的清香味,還有一點特殊的味,把它們加一起,再把雞蛋炒在一起的時候,你就稍微地放一點點的鹽,就感覺很好吃了。這樣做和尖椒炒土豆絲、蘑菇炒白菜等傳統做法做出來的菜不是一個味,一方麵鹽放得少,一方麵味道更鮮美。
第三種方法,就是做菜的時候後放鹽。大家可以試一試,你做兩盤同樣的菜,第一盤菜在放入蔬菜前或者炒菜過程中放鹽,第二盤菜在菜炒好後出鍋前放鹽,同樣分量的菜,放同樣多的鹽,就會發現第一盤菜不怎麼鹹,如果第一盤菜味正好,第二盤菜就就特別鹹。這是在臨床上實驗過的。所以我們在臨床上也會對一些需要控製鹽分攝入的病人,做菜的時候不放鹽,到吃的時候再給他放上一點鹽,味道就比較重了,這是我們調味的一種方法。
第四種方法,就是借助於蔬菜本身的含鈉量來增加鹹味。我們現在要求的6克鹽是指的調味放進食物裏的6克鹽,而沒有加上植物本身的含鈉量。可以試試看,我們用同等量的菠菜和白菜兩種菜,同樣的鹽量,讓你去素炒這兩個菜,炒出來之後,如果炒出的菠菜味道正好,那麼炒出的白菜一定是味道偏淡的,如果炒出的白菜的味道正好,那麼炒出的菠菜一定就鹹了。那是什麼原因呢?用咱們老百姓的話說是菠菜“不吃鹽”,實際是它裏麵的含鈉量相對高一些。我們利用食物的含鈉量的不一樣這個特點,在做像菠菜、韭菜、芹菜等大家都覺得不太吃鹽的菜的時候,盡量少放鹽。
第五種方法,就是用一些增味的,或者特別香的食材和蔬菜搭起來。比如說堅果特別香,在烤熟的時候香,你要煮熟的時候它就不那麼香了,你就把它烤熟,感覺特別香,然後你在拌菜的時候把菜切好洗好,別放鹽或者是少放鹽,本來是放一克鹽,你放上半克鹽,或者再少一點鹽,這樣你放上點堅果把它拌在一起,堅果稍微碾得碎一點,不要整個,撒在菜裏頭和菜拌勻,每一筷子都會有一定量的堅果的時候,你就不會覺得那個鹽有多少了,它可以很香。所以我們用一些香味的食材來代替鹽,也會起到調整口味和控鹽的作用。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要控鹽,但如果一個人鹽吃得太少了的話對身體也不一定是件好事,那這個情況怎麼辦呢?
鹽裏含有一些礦物質,鹽攝入少了,我們就會沒有力量。比如白毛女,沒有鹽的時候頭發變白了。鹽可以提供我們體內的一個陽離子——鈉離子,它和鉀在一起,所以當我們限製鹽的時候,我們一般情況下都要補充一點鉀,因為鉀和鈉是我們體內的一對陽離子,一個在細胞內,一個在細胞外,維持著我們細胞的平衡。一般高血壓的人每人每日食鹽限製在3~4克,肯定達不到6克,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生理需要,我們應該適當補充一點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