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則1:肥胖患者飲食的必知法則——吃動兩平衡(2 / 2)

三是要針對肥胖類型有針對性減肥。肥胖的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宣胖,看起來有85千克,實際隻有70千克。這種人吃得並不多,但缺乏運動。這種肥胖的人,不要特別控製飲食,減肥的關鍵是增加運動量,特別是飯後一定要適量運動,千萬別直接從餐桌旁挪到茶幾旁,一直坐著。還有一種肥胖的人,肌肉特別結實,也很愛動,甚至運動量很大,飯量也很大。這類人要減肥,最好不要用饑餓的方法,否則會越減越肥。因為這類人平時飲食量大,一旦控製飲食往往很難長久堅持,堅持不住的時候更容易暴飲暴食,反而增肥。這類人的減肥,首先要有個心理準備,千萬別指望一兩個月就能減下來。同時有四點需要注意。

第一點,把飯量固定。要固定飯量,首先要知道減肥前的飯量,按照以前的飯量做調整。絕大多數肥胖是由於熱能攝入過多而消耗不夠,熱能堆積在體內造成的,所以控製熱能很重要。控製熱量攝入,自然要減少飯量。要注意,隻能少量地減少,不能大量地減少,一般減少總飯量的5%~10%就可以了。舉個例子,如果以前他每頓飯能吃500克飯,現在改成每頓吃450克,隻少吃50克,這樣減不容易有饑餓感,更容易堅持。

第二點,掌握好時間。飯量要少量地減,那麼該多長時間減一次呢?一般來說,每次減少飯量的時間間隔三四周為好,大約間隔一個月的時間減少一次飯量最好。

第三點,讓減肥者在視覺上或者心理上感覺吃的飯量沒減少。減肥的人最擔心什麼?餓!飯量特別大的人特別害怕餓著,即便你給他吃的飯總量不少,如果用大容器裝著,看起來像是很少,他也會覺得吃少了,覺得餓。所以,可以采用固定容器等辦法,設法給他沒減多少的心理暗示。

第四點,養成吃飯慢的習慣。慢點兒吃,對飯量大且活動量也很大的肥胖患者的減肥非常重要。吃飯快的一個問題是,當你沒有經過充分咀嚼就把食物吃到肚子裏的時候,大腦的神經並沒有及時“捕捉”到你吃飯的量。當神經“捕捉”到的時候,你已經吃多了。慢點兒吃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肥胖患者如何選擇日常吃的食物?

很多人都會有這麼一個誤區,以為有些食物含糖量高,肥胖患者應該少吃或者不吃,有些食物含糖量低,應該多吃。我要鄭重告訴大家的一點是:減肥的人如果沒有其他健康問題,在飲食上沒有什麼禁忌,什麼都可以吃。把日常攝入的總熱能控製住,讓攝入的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與正常人一致,才能既達到減肥的目的,又讓身體很健康。單純地說哪種食物不能吃,讓攝入的營養不均衡,反而會帶來問題。比如油脂攝入量少,就容易出現皮膚幹燥、缺少光澤的問題;如果糧食吃得少,可能會導致肝功能不正常。所以,減肥的人,食物選擇的一個原則就是:在總熱能控製的前提下,盡量保持營養均衡,不偏食。如果非要做個食物上的選擇,那麼你就在總熱能控製的前提下,盡量少吃熱能比較單一且比較高的食物,比如白糖、巧克力、食用油、奶油等。

上麵主要說的吃。其實減肥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動。如果把吃飯看做是給身體存錢,那麼運動就是花錢。如果錢花的少或者不花錢,即便存的錢很少,你的賬戶上的錢也會逐漸增多。所以,要想成功減肥,在做好吃的工作的同時,還要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