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彩看點:
到底怎樣才是肥胖?
健康減肥要怎麼吃?
有一份資料說,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警告,全球每年有超過280萬人死於超重或者肥胖。當然並不是說肥胖就會死亡,而是說肥胖者更容易得病,進而引發死亡。數據顯示,人體每增加5千克體重,患冠心病的幾率提高4%,患中風的幾率提高16%,糖尿病、癌症、骨關節疾病等無不與肥胖有關。控製體重,防治肥胖對健康至關重要。
那麼如何通過飲食調整預防肥胖、控製體重呢?
是不是肥胖,怎麼判定?
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不是肥胖。我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
成年人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計算出來的結果可以在±10%的範圍內浮動,體重在±10%以內視為標準體重,±10%以外、±20%以內可以視為超重或輕體重;±20%以外叫肥胖或偏瘦。比如,你身高1.75米,那麼你的理想體重大約就是:175-105=70(千克)。70千克的10%是7千克,就是說,一個1.75米的成年人,你的體重超過77千克的時候可以視為超重,體重低於63千克的時候可以視為輕體重;體重高於84千克的時候視為肥胖,體重低於56千克的時候視為偏瘦。還有一個成人體脂指數計算方法:體脂指數M=體重(千克)÷身高2(米2)亞洲成人體脂指數超過23.9便可視為肥胖。比如,你體重是75千克,身高1.75米,那麼你的體脂指數就是:75÷1.752≈24.5,這樣看,你的體脂指數是超標了。
上述兩種方法判定的肥胖,主要根據是體重或者體脂。但實際上,有些人體重按上述方法判斷體重是超標的,但我們並不認為他肥胖,為什麼呢?我們說的肥胖是指體內單純的脂肪堆積導致的體重增加。因為肥胖引起的體內髒器病變,我們稱為肥胖病。而有些人,比如運動員,他們體重可能較重,但主要是肌肉多,體內脂肪堆積並不多,並不算肥胖。
科學減肥的原則有哪些?
肥胖如何預防呢?一定要堅持一個標準——吃動兩平衡。吃多少與消耗多少要保持平衡狀態。
這要從兩方麵來講,首先說吃。
在吃的量上,第一有年齡,第二有理想體重,第三有工作強度,第四要考慮有沒有其他疾病。拋開疾病,我們來計算一下身體很好的年輕人該怎麼吃。
經常看到有的朋友為了減肥不吃或少吃食物,還有的用水果蔬菜代替主食,這些做法是有問題的。減肥的首要目的是健康,其次是漂亮。如果因為減肥把身體弄得不健康了,漂亮就失去了基礎。
所以,減肥要注意幾點:
一是體重減得不能太快,體重每月減去0.5~1千克,慢慢地減下去,一般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如果體重每月減去超過10千克,會對健康造成比較明顯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到你的美麗。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皮膚是有彈性的,如果短時間內突然把體重降得很低,皮膚伴隨體重收縮的時間就少,皮膚就會變得鬆軟,失去彈性,就會出現皺紋,還會造成麵色憔悴、晦暗。同時,短期內體重的大幅度下降會讓人出現乏力的不適,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嚴重的還會導致尿蛋白呈陽性以及轉氨酶的不正常。轉氨酶的不正常說明肝細胞受到了影響。
二是有些年齡段的人不宜減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如果肥胖,應該把日常飲食中的熱能適當減少,以控製體重為主,不要去減少體重,否則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6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肥胖,不能像年輕人那樣減肥,控製住體重不增長就可以了,否則會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