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好的搭配就是食材之間彼此可以相互中和,相互減少副作用。很多人都喜歡吃羊肉,還愛放入一些尖椒,但是這兩種食物偏熱,如果我們的身體本身就偏熱,那肯定就不合適食用這道菜了,所以在食物的搭配過程中,我們盡量往羊肉中加一些寒涼性的食物,比如雌涼薯、蘆筍,將它們配在羊肉中,彼此之間可以進行冷熱中和。
健康飲食才是目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也要保證吃得健康。有些人夏天想要吃點肉,但又覺得油膩,害怕脂肪增多。不過我們可以嚐試著將肉和素菜放在一起,為了減少脂肪,我們可以先把肉煮一會,盡可能排除油脂,再和素菜拌在一起炒,最好是那些具備膳食纖維的素菜,這樣就能有效降低油膩,同時阻止脂肪的吸收。有的人喜歡吃紅燒肉,為了減少油膩,最好的辦法就是搭配海帶。海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吸油,從而降低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同時海帶還是堿性食物,能夠有效地中和肉類的酸性,尤其是脂肪酸。
顏色、口感要好
菜式也要看品相,菜的外形、顏色往往很重要,我們常說“秀色可餐”,好的菜光看外在顏色,往往就能激發人們的食欲,而良好的口感更是對菜的重要要求。做肉的時候,一些顏色比較重的肉,我們可以加入一些顏色偏輕的素菜搭配一下,把顏色協調中和一下,盡量表現得有層次感。相反地,顏色較清淡的肉,我們可以放一點深顏色的素菜搭配。至於口感,我們也要懂得把握層次感,懂得互補。比如雞絲黃瓜,雞絲顏色偏白,那麼配上黃瓜的綠色,整體上就顯得很有味道。而且口感也不錯,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補,雞絲稍微有點嚼頭,而黃瓜又有點脆,所以感覺很好,而雞肉基本上沒味,黃瓜有點清香味,在夏天食用非常好。
時間同步
為了保證營養的吸收和互補,最好就是要保證它們在鍋裏的時間足夠長,所以搭配葷菜的素食一定要抗煮抗燉,因為肉類食物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煮熟,它需要吸收足夠多的熱量才能達到食用的要求,而素菜通常都很容易弄熟,根本花不了那麼長的時間。兩相對比之下,就造成了一種時間落差,從而給食物的搭配帶來困擾。有下廚經驗的人往往很少把葉子菜和肉燉在一起,因為它不抗煮。怎麼才能解決這個時間上的矛盾呢?我們可以想一些辦法,比如將肉類盡量切成薄片,這樣就可以使它更容易熟,還有就是選一些耐高溫的素菜,蘿卜、海帶就是比較理想的素菜,它們能夠經受住長時間的水煮和火燒。
總的來說,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葷素的搭配靈活多變,也因菜式不同而不同,更是因人而異。這些組合並不是單一的,也不是絕對的,它們所能產生的功效也不是單一和固定的,關鍵在於合理科學的搭配。很多葷素搭配的菜式,往往都具備多重功效,能夠兼顧到很多搭配的原則,當然其實我們也不太可能在一種食物的搭配中,把這幾個原則都體現出來,不同菜式有不同的側重點,有些菜側重的是纖維的吸取,有的可能幫助營養素的吸收。其實無論怎樣去做,怎樣去搭配,關鍵是要自己吃得開心,吃得健康,這才是科學的膳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