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彩看點:
講究飲食科學,是不是就吃不出樂趣了?
如何處理享受美味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
飲食的至高境界是什麼?
很多人會有這麼個質疑:生活圖的就是快樂,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講那麼多科學、受那麼多限製,生活不就沒樂趣了嗎?我們該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享受生活,快樂生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有個前提,就是享受生活必須以健康為基礎,如果健康都保證不了,所謂的享受生活就是泡影。有些人吸食毒品,短期內很享受,也許對他們來說那是享受生活,但時間一長,身體跨了,精神也不正常了,甚至家庭也破碎了,這能叫享受生活?所以享受生活要有個前提,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再來看看如何處理享受美味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科學飲食會不會是個限製呢?不會的。習慣成自然,在你沒有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之前,也許那種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狀態是享受的,但你養成科學飲食習慣後,科學飲食就是習慣的,享受的,你就不會把它當成限製。所以,要想生活得更健康、更長壽、更有質量,一定要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低鹽、少油、按時進食等,習慣一旦養成,你就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我說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去調查一下,吃什麼樣的食物是享受的,回答你的關鍵詞中也許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香、辣、甜、麻、酸、鹹。現在大江南北都愛吃辣,有的人甚至是無辣不成席,無辣不歡,難道吃辣、辣得大汗淋漓就是享受美味?顯然不是。大自然是很慷慨的,它給了我們豐富的味道,辣、鹹等隻是這美味中的一種而已,還有其他的千滋百味等著我們去品嚐去享受呢!你想想,自然界有這麼多味道,你這一輩子隻吃了辣、鹹這幾種,是不是很虧?但大家為什麼隻認為吃辣、鹹這幾種味道是享受呢?這就是飲食習慣的問題,你在以前的飲食中習慣了這幾種味道,而沒有習慣其他味道,所以你沒覺得好吃。比如喝咖啡,沒喝過咖啡的人初次喝咖啡往往覺得難喝,但習慣了後會慢慢喜歡上那種味道。飲食的至高境界是講究吃出食物的原味,而不是通過大量的調料把原味遮蓋掉,如果你能習慣於享受食物的原味,而不大量放鹽、油、辣之類的調料,你是不是同樣能吃得很享受甚至更享受呢?你是不是能吃得更健康呢?
如果你以前沒有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現在認識到了,去糾正它行不行呢?當然行,而且很有必要。當然暫時你可能會覺得別扭,但一旦你改變過來,你一定能吃得健康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