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珍惜來自父母的嘮叨38(1 / 2)

第七章 母親的嗬護 愛心王子何吉發

何吉發的麵館在整個成都小有名氣,原因是因為麵館有個奇怪的規定:殘疾人一律免費就餐。何吉發不但在麵館裏設置了殘疾人募捐箱,還專門收殘疾人做學徒。他對殘疾人有一種特殊的情結。11年前,22歲的他落難成都街頭,是一位斷臂的三輪車師傅請他吃了碗麵,讓他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一飯之恩,永生難忘。11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這位好心的大爺,並將感恩的心回報給所有他可以幫助到的殘疾人。

11年前,陝西小夥何吉發揣著所有積蓄3 000元來成都學習川菜。才剛下火車,就被小偷偷走700多元。找到廚師學校交了1 800元學費,他身上的錢就所剩無幾了。

3個月的學習快結束時,何吉發身上的錢已花完,並且連一日三餐都成了問題。其他同學陸續找到工作離開了學校,唯有他還在四處碰壁。那些天,他在學校的樓梯間睡覺,每天隻吃一頓飯。即便這樣,還是連這一頓飯也漸漸供應不上了。

“說實話,我那時想過偷也想過搶,如果不是遇到那位大爺,真的不知道後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何吉發經常回憶說。有一天,他餓得蜷縮在牆邊,一位蹬三輪車的大爺見他可憐便帶他去吃了碗炸醬麵。“那碗麵是我這輩子吃得最香的麵。”何吉發吃完麵,抬頭看大爺,這才發現大爺隻有一隻右手……

幾天後,有朋友給他介紹了一份廚師的工作。慢慢地,他單憑著做麵的絕活進了星級賓館。2003年,他開了家麵館,門庭若市。

在最困難的時候,一碗炸醬麵讓何吉發感受到了世間的溫情。11年來,他從沒放棄過尋找這位斷臂的大爺。遺憾的是大爺一直杳無音信,但他沒有因此覺得難受和悲情,而是因為這碗麵,開了一家麵館。因為大爺是殘疾人,所以他向殘疾人敞開了溫暖的懷抱。

記者采訪時,在何吉發的麵館見到了18歲的小夥子冬冬,冬冬生下來就聽不到聲音,也沒有說話的能力。一年前,他跟何吉發學習做麵的手藝。因為他雙耳失聰,顧客要牛肉麵時,他常常給舀成排骨麵。這讓其他小工總有些鬱悶。尤其是中午特忙時,冬冬煮麵總要比別人慢一拍。何吉發對小工說:“你應該慶幸你能說話,也聽得見而不是嘲笑他。如果你像他一樣是個聾啞人,你會更加渴望別人的理解。”

麵館開業3年來,何吉發一直堅持加付殘疾人做學徒的工資,免費讓殘疾人用餐,並且在麵館裏設置募捐箱,每天向成都殘疾人基金捐款。

幾天前,何吉發的麵館裏來了個小夥子,他一見何吉發就猛地跪下,重重地磕了3個響頭。一時間,何吉發的眼眶裏瞬間充滿了眼淚,小夥子的淚也不斷往外淌。

小夥名叫羅鮮麟,從老家來成都學擦皮鞋。由於一些變故不幸流落街頭,碰巧路過何吉發的麵館。在所有人都反對聲中,何吉發留下了小羅。管吃管住,還送他80塊錢回家。小羅學會擦鞋再次回到麵館時,給何師傅重重地磕了3個響頭,並免費在店裏為顧客擦鞋3天,第一雙鞋就是為何師傅擦的。

“我曾經在最窘迫的時候被人救助,我懂那種落難的心情。無論別人怎麼說,隻要我還有一分力氣,我就會去幫助別人。”何吉發說。他告訴記者,新的一年,他希望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感恩的行列中,他說:“讓做好事,就像早晚刷牙一樣成為人們的習慣。”

不得不說,何吉發是愛心王子,也是個內心強大的小男人。曾經的磨難並沒有將他擊倒,在經曆過磨難之後,更加體會到了人生那些至真的情感。何吉發收留了那些殘疾人士,他就如一朵絢麗的大愛之花,在他的店裏,花兒正在盛放。

一件白裙子

和婉同宿舍的6個女生都來自城市,隻有婉來自鄉下。

進入盛夏的一天,同室的雅文買來了一條潔白的連衣裙,幾個女孩子一下圍了過去,又捏又揉,爭著試穿,並不住地讚歎。最後,大家商定,宿舍的每個人都買一條這樣的白裙子。想想看,7個清純漂亮的大一女生,身著同樣的白裙子走在校園裏,怕是要掀起一場不小的風波呢!她們征求婉的意見,婉從書上抬起眼睛,極不自然地笑笑。很快,宿舍裏便有了6條一樣的白裙子,隻有婉,身上還是那件土裏土氣的衣服。

她們催婉快些往家寫信要錢,以能夠買和她們一樣的白裙子。寫,還是不寫?婉的心裏非常矛盾。她非常清楚家裏的情況,自從她考上大學家裏已是債台高築,早已入不敷出了。180元一條的裙子也許算不上奢侈,而對於一個貧困的家庭,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婉很清楚。一想到父母每天忙碌到深夜、疲憊不堪的身影,婉怎麼也不忍心再開口向他們要錢。可婉真的很想擁有一條那樣的白裙子,她有著姣美的容顏和亭亭的身材,隻要稍做打扮,馬上就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