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的心被暖著
“沒有這麼多好心人的幫助,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王佳的成長之路,其實是人們用愛心鋪就的一條溫暖之路。從小學到高中,王佳都是靠著好心人的資助和學校減免學費讀完的。爺爺的年齡越來越大,王佳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每年寒、暑假的時候,當別的同學都在休息時,王佳就已經出去打工了,她要自己掙錢,她不忍心讓年邁的爺爺再為她的生活費而奔波。王佳說:“爺爺把我養大,我就一定要好好孝敬爺爺。”為了讓爺爺過得好一點,王佳上學時盡量節約。在學校吃飯時,她大多時候吃饅頭,喝白開水,幾乎沒吃過熱菜,更不用說肉了。初中時,為了節省費用,她沒有住校,而是每天走4公裏的路去上學,回家吃飯。上高中時,她住進了學校。有一年,冬天學校改善生活,她端著熱騰騰的飯菜,想到爺爺孤身一人在家,此時是正在沿街收買破爛,還是啃著又硬又冷的幹糧下咽?兩行清淚順著臉頰滴進碗裏她也沒有發覺。
在初中,細心的王佳課餘時撿一些可以賣錢的東西,積少成多,補貼家用。每次回家她都用節省下來的錢給爺爺買點好吃的,村裏人都羨慕王爺爺有一個這麼孝順的孫女。自從奶奶去世後,王佳就沒有再添置過新衣服,她穿的衣服都是小時候或者好心人和同學送的衣服。每次接到好心人的幫助,王佳總是激動地不知該說什麼好,她把對好心人的感激化成努力學習的動力。她在心裏立下了誌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報答所有幫助她的好心人。
高中階段對王佳來說是一個幸福的階段。學校考慮到王佳的家庭情況,就為她免除學費和書費,還有好心人資助她3 000元錢作為3年的生活費。王佳很感激,她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環境。也就是在高中階段,王佳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如何感恩。在高中3年的生活中,王佳刻苦學習,沒有辜負老師對她的厚望,順利地跨入大學的殿堂。
高中畢業的那個暑假,其他的同學都在享受著假期,而王佳卻得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打工掙錢,她不想讓年邁的爺爺為她上大學的學費勞累費神。一名老家是上蔡縣、熱愛家鄉教育事業的美籍華人蕭記書聽說了王佳的情況後,將自己的藏畫義賣所得的5 000元錢送給王佳,讓王佳好好上學。就這樣帶著老師對她的囑咐,帶著對未來人生的憧憬,帶著對家中爺爺的牽掛和不舍,王佳走進了大學。
王佳在如此多好心人的幫助之下,順利地上了大學,而且又順利地畢業。其實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裏,我們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遇到困難,是應該也有必要伸出援助之手的,很高興我看到了那些可愛的人。那些幫助王佳的人,而王佳的心,始終是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