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青少年意誌品質發展中的問題(2)(1 / 3)

太懶了,懶得連油瓶子倒在了地上,也不去把它扶起;太懶了,懶得連煙火燒著了蚊帳,也不去把它撲滅。這雖然有一些誇張,但那些惰性成災的人,確實是邋邋遢遢不修邊幅,頭發亂了、胡子長了、衣服髒了,根本不屑一顧。

其四,情緒抑鬱,孤獨沉默。

當一個人的意誌薄弱到十分嚴重的地步之時,甚至會出現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的現象,雖然還有十分清醒的自我意識,但已處於一種抑鬱狀態。鬱鬱寡歡、悶悶不樂,哪怕極其微小的一點過失就有可能使他陷進懊悔的深淵而不能自拔。此時他已經進入精神萎靡、表情冷漠的階段,時常還會出現食欲不振、失眠多夢、倦怠無力的情況。

克服意誌過弱的情景,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強人際交往。

不要獨守空房、獨守寂寞,應當主動地敞開心扉,注重自己與周圍朋友的交往,一種良好的交往氛圍會使你頓感親切。

二是鍛煉意誌。

可采用許多適合於自身的方法來鍛煉自己的意誌。例如:長距離的越野長跑、長時間的騎車運動、經常性的體育鍛煉等。著重鍛煉自己意誌上的堅韌性,當困難與挫折襲來之時,也能夠做到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三是樂觀地麵對一切。

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本身就是一種堅強的人生動力,能夠促你奮發、促你成功。你應當深知人世的挫折是在所難免的。人遇逆境十之八九。

四是建立一種良好的心理防禦機製。

心理防禦機製的建立能夠使青少年的心理免遭破壞性的打擊。有這樣幾個美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建立防禦機製:

一是酸葡萄心理作用法。

吃不到葡萄,就說那葡萄是酸的,這沒有什麼不妥之處。尋找一種合理的借口能夠緩解自己的精神壓力,也可以彌補自己心靈上的創傷。

二是適當宣泄法。

躲進一個僻靜的角落或一間屬於自己的書房,放聲地表達出自己心中的鬱悶。這種自言自語的方法能夠化解你心裏的壓抑。當然,你也能夠放聲地痛哭一場。

三是明鏡照射法。

站立在鏡子麵前,看清真實的自己,從心裏頭給自己鼓勁。你需要整理一下衣服、梳理一下頭發。或者將鏡子裏的自己當成自己的過去,決心與之決裂,從此再也不相見。

三、意誌缺乏

換句話說,意誌缺乏就是根本沒有意誌。對任何一項活動都缺乏明確的動機,也沒有什麼確切的活動目的與活動要求。

意誌缺乏的主要表現有如下幾種:

其一,頭腦空洞、沒有理想。

感覺自己仿佛一個稻草人,頭腦中除了一些蒙蒙矓矓的陰影之外,空空如也。奮鬥目標的缺乏使自己顯得十分卑微,既沒遠大的理想,也缺乏近期的奮鬥目標。

其二,行為被動、簡單應付。

缺乏意誌的人在紛紛擾擾的世事之中,也同樣缺乏必要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隻有當外界事物刺激他的時候,他才會被動地反應一下。這種被動的應付局麵通常使一個人沒鬥誌、毫無生氣。

其三,思維貧乏、情感淡漠。

缺乏意誌的人會逐漸變成一個四肢健全、頭腦簡單的人。處理各種生活事務時,總是東拉西扯、不著邊際。伴隨著貧乏的思維,這種人的情感也十分地淡漠。他們忘記了熱情,也忘記了關懷。冷漠的情感是一種十分不良的心理狀態。

其四,行為孤僻、畏縮不前。

缺乏意誌的人往往在社會交往方麵顯得十分幼稚、令人費解。他們同周圍環境的關係也十分地不協調,經常鬧出一些笑話。不能大大方方地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地與人交往。缺乏意誌的人常常缺乏自信心,畏縮不前。

缺乏意誌的主要危險是:生命虛無主義。對生活長期地沒有信心必然會導致對生命的懷疑,更由於經常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因而對生命的意義采取一種否定的態度。一個人長期地憂鬱、彷徨與苦悶。

四、意誌強迫

從一定意義上說,意誌強迫更是一種病症。意誌上患有強迫症的人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反複從事一些自己意誌所不能控製的行為,有時候,雖然很清楚那樣不合理,也沒有必要,但依然無法擺脫這種莫名其妙的困擾。

導致意誌強迫症的出現通常有以下幾方麵原因:

一是長期過分追求完美。

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過分追求完美往往會變得吹毛求疵,雞蛋裏挑出骨頭,而且自己總是感到不滿意,總是反複地去做某一件事,力求做得更完善、更出色。

二是注重細微末節,抓了芝麻丟了西瓜。

這種人敏感性較強,對事物細枝末節的關注程度要超過對其關鍵要點的關注。

抓住了現象,忽略了本質;抓住了次要方麵,忽略了主要方麵。正可謂本末倒置、主次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