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青少年意誌品質發展中的問題(1)(1 / 3)

良好的意誌品質不僅能夠促進青少年的才智發展,還能夠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科學研究已經表明:意誌對內髒活動能夠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內髒活動一般受到植物性神經係統的支配,某些特殊的訓練能夠對內髒活動進行適當的調節。例如,爬山、長跑等意誌方麵的訓練活動能夠調節心律的快慢、腸胃的蠕動、血壓的變化以及人體體溫的升降變化等。

具有堅強的意誌品質能夠增強人們對情緒的控製力,特別是對消極的、否定性的情緒能夠起到較強的調控作用,從而使人們保持一種樂觀、積極、勇敢的心態,具有這種健康的心理的人在麵對困難、危機與外界的挑戰之時,就會表現得更加自信、更加富有進取心,也顯得更加成熟,更有魅力。

然而,由於受到主觀世界、客觀世界各個方麵的複雜影響,人們的意誌並不總是那麼堅強、那麼自製、那麼有效,有時候是會表現出不良的意誌品質,甚至還會出現意誌障礙。

尤其是青少年,意誌品質的發展更容易出現問題、發生障礙。青少年由於生理與心理發展上的不完全成熟與不健全,當挫折與打擊襲來之時,他們或許根本就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再加上自身的社會經驗知識的欠缺,因而時常表現得有些驚慌失措、懦弱膽小。

眾所周知,意誌不堅定或者缺乏意誌會使人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克服心理上的矛盾與不安,很難堅定地完成自己預定的計劃與目標,甚至很難堅持進行體育鍛煉,有時還會產生怨天尤人、無所適從的心理,時間一長,很可能陷入悲觀厭世困頓中,有的甚至真的走上自殺之路。

因此,為了能養成良好的意誌品質,避免出現不良的意誌品質,非常有必要了解意誌品質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不良的意誌品質

不良的意誌品質不僅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方式,而且還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事業前途。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常見的不良意誌品質主要包括如下幾種。

一、意誌上的惰性

惰性是一種迷魂湯,不知不覺地消蝕掉人的意誌。

惰性更像是一種不太活躍的化學物質,通常會失去參與化學反應的機會。

惰性是一種慢性病,拖得越長,越難治。惰性是一種迷魂湯,不知不覺地就能夠消蝕掉人的意誌。

惰性是一種很不積極的心理狀態,是一種不思進取的精神狀態。惰性可以說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意誌缺陷,它有如一團魔影,時常不請自到。惰性不僅會侵擾青少年的生活與學習,也同樣對成年人糾纏不休,因而克服惰性是普遍的要求。惰性本身也是一個變化多端的東西,它不僅有著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而且在輕重程度上也存在著極大的差別。青少年身上的惰性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學習中走神。

這是青少年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惰性。在學習中,不能夠全神貫注、專心致誌地投入進去。外界稍有影響,注意力便隨之轉移。

二是進取心不強。

不求上進,能拖則拖,勉勉強強地完成那些迫不得已的任務之後,對任何事物好像都失去了興致,也沒有什麼求知欲與探索欲,真有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得過且過的味道。

三是學習效率低下。

學習意誌不堅強,持久性不夠,在困難麵前的忍耐力也很弱,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又不能運用意誌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四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

一點幹脆利落的勁頭也沒有,顯得十分拖泥帶水、猶豫不決。有時由於拖拉造成惡果之後,又變得垂頭喪氣、怨天尤人,或者尋找借口為自己的拖拖拉拉進行辯護。

五是一誤再誤,不能自拔。

明知自己拖拉,仍然要無休無止地拖拉下去,雖然也下過多次決心要加以改正,無奈每次總是雷聲大而雨點小,總是不吸取教訓,沉湎於拖拉的習慣之中不能自拔,因而出現一誤再誤的連鎖反應。

六是百無聊賴地混到天黑。

有的青少年終日沉迷於電視之中或者武俠小說之中或者蒙頭睡大覺,很有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味道。

惰性就像腐蝕劑一樣,它不僅能夠侵蝕一個人的身體與靈魂,而且還會消耗人的能量,阻礙人的發展。惰性常常會使一個人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由於惰性大,做起事情來必然效率不高,低下的效率又會使人陷進一種情緒的困擾之中。如此循環往複,不招致失敗才怪呢。

二、軟弱膽怯、畏手畏腳

由於缺乏勇氣與信心所造成的膽怯與軟弱也是一種十分不良的意誌品質。

軟弱膽怯的主要表現如下:

其一,自己的態度一點也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