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2 / 3)

7如果收到垃圾郵件,應立刻刪除。

8“兒童不宜”的網站,不要進去。即使不小心進去了,應立刻離開。

9如果遇到網上有人刻意傷害你,應當立刻告訴家長或老師。

10適當控製上網時間,一般每次不要超過1小時,每天不要超過3小時。

收到匿名電話時的防護

如果你收到匿名信或者匿名電話時,完全沒有恐慌害怕的必要。否則,恰恰是上了對方的當,中了對方的計。

你應該靜下來思考,來信來電者可能是誰?原因究竟是什麼?再想一想,先前或者最近和誰有什麼矛盾,誰對自己有什麼要求遭到拒絕,或自己有意無意地觸犯過誰。

經過分析,至少可以將來信來電者,判定在一個比較狹小的圈子裏,心裏稍微有點數。

當自己分析這些事有困難時,應該及時告知家長、老師或同學,大家共同來分析。

千萬不要一個人冥思苦想,浪費太多的時間精力。也可通過學校報告派出所,司法部門會對那些經常的情節嚴重的匿名來信、來電事件加以追查和處理的。

請同學們記住,即使查不出匿名人究竟是誰,你仍然要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不要心煩意亂。遭遇火災時的安全防護

遭遇火災,應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減少人身傷亡損失:

1一旦身受火災威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據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采取行動。

2身處平房的,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反之,則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如從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水淋濕衣服、用淋濕的棉被包住頭部和上身等)以後再離開火場。

3身處樓房的,發現火情不要盲目打開門窗,否則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處樓房的,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可以躲到居室裏或者陽台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有條件的,可以不斷向門窗上澆水降溫,以延緩火勢蔓延。

5在失火的樓房內,逃生不可使用電梯,應通過防火通道走樓梯脫險。因為失火後電梯豎井往往成為煙火的通道。並且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

6因火勢太猛,必須從樓房內逃生的,可以從二層處跳下,但要選擇不堅硬的地麵,同時應從樓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麵的緩衝,然後再順窗滑下,要盡量縮小下落高度,做到雙腳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繩索(也可用床單等撕開連接起來)一頭係在窗框上,然後順繩索滑落到地麵。

8逃生時。盡量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

9如身上衣物著火,可以迅速脫掉衣物,或者就地滾動,以身體壓滅火焰,還可以跳進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將身上的火熄滅,總之要盡量減少身體燒傷麵積,減輕燒傷程度。

10火災發生時,常會產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氣體,所以要預防煙毒,應盡量選擇上風處停留或以濕的毛巾或口罩保護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煙氣侵害。

受到侵害時的安全防護

中小學生雖然年齡尚小,但已經不同程度地接觸了社會。目前社會治安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社會上還存在違法犯罪現象,中小學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所以,中小學生很有必要學會正確認識遇到的人和事,明辨是非,區分真善美和假惡醜,提高預防各種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對危險的麻痹和僥幸心理。同時也要樹立自我防範意識,掌握一定的安全防範方法,增強自身的防範能力,使自己在遇到異常情況時,能夠冷靜、機智、勇敢地去應付。

中小學生受到違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脅和侵害,僅憑同學們自身的力量很難防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門報告。

1匪警電話的號碼是110。這個號碼應當牢記,以便發生異常情況時及時撥打。

2撥打110電話,要簡明、準確地向公安部門報告案件發生的地點、時間、當事人、案情等內容,以便公安部門及時派人員處理。

3打報警電話是事關社會治安管理的大事,千萬不要隨意撥打或以此開玩笑。

4記住可信賴的成年人,如老師、家長的電話,這樣在遇到侵害時,可以及時尋求他們的幫助。

5學會拒絕不正當要求,堅決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汙。比如讓我們去打群架、賭博、看黃色錄像等,我們堅決不要去,並勸說朋友也不要去。

6如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尾隨,應想辦法跑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躲避到單位、居民家。

7迷路走失後,應及時告訴警察,或者打電話給自己最信賴的人來迎接,不要向其他陌生人求助。

8上學、放學時,應與同學結伴而行,身上不要裝過多的錢,不要攜帶珍貴物品,即使攜帶了,也不要隨意顯露。

被歹徒盯上的自我防護

當一個人獨行,特別是夜間獨行時,遇到歹徒強搶該怎樣進行自衛呢?

1應了解不同層次、不同職業人員的特征,善於觀察和識別壞人,要有危險意識。

2鎮靜不慌。麵過強搶的歹徒,雖然吃了一驚,但應使自己很快平靜下來,鎮靜不慌,對歹徒進行觀察,看對方是單人行搶,還是群夥搶劫;是手持凶器,還是赤手空拳;是彪形大漢,還是青少年。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和對策。

3如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尾隨,應想辦法跑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躲避到單位、居民家。

4如果隻是被歹徒盯上,應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華熱鬧的街道轉移,那裏人來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為;還可以就近進入居民區,求得幫助。

5如果被歹徒糾纏,應高聲喝令其走開,並以隨身攜帶的雨傘和就地揀到的木棍,磚塊等作防禦,同時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

6糾纏拖延。如果歹徒手持凶器或膀大腰圓,與他拚不過時,便應采取種種辦法,拖住他,等待行人路過,一起捉住歹徒。當他要錢時,可故意與他討價還價,他要錢包全部錢,你就“苦苦哀求”,讓他給自己再留下一些錢;他要搶你物品,你就說這物品不能給,可以給他點錢。

總之,跟他磨嘴皮子,拖住他,尋找時機,一旦有路人通過,便可大喊捉賊,從而捉住歹徒。

7能跑則跑。如果自己體力不錯,身上沒有重物,當歹徒攔截強搶時,便可迅速跑掉,邊跑邊喊,一呼行人相助,二嚇歹徒。

8奮力相搏。如果自己會點武術,或是身體強壯,麵對強搶的歹徒,就要嚴厲訓斥,壓住對方的氣焰,讓他知道自己不好收拾。然後看準時機,奮力與歹徒相搏。

能戰勝歹徒,就捉住他送到公安機關法辦,如難以取勝,可在拚搏中尋找時機,積極脫身。由於做賊心虛,歹徒往往懼怕反抗者,更怕與其拚命者,對這樣的人他往往會棄之而逃。

9記下特征。遇到攔路搶劫的歹徒,可以將身上少量的財物交給歹徒,應付周旋,同時仔細記下歹徒的麵部特征和身體特征,如臉型、嘴、眼、鼻特征,身高、胖瘦、衣服樣式、顏色,說話口音、年齡……記住這些特征,在歹徒離去後應立即就近報告公安機關,以便為公安機關破案提供重要線索。

10遭到壞人綁架、劫持、傷害等暴力侵害時,要大聲呼救,並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反擊。如果壞人過於凶狠,一般不要與其硬拚,這時要鎮靜、機智地與之周旋,以尋找機會脫身並報警。

11如果遇到凶惡的歹徒,自己又無法脫離危險,就一定要奮力反抗,免受傷害。反抗時,要大聲呼喊以震懾歹徒,動作要突然迅速,打擊歹徒的要害部位,在此過程中要不斷尋找機會脫身。

12及時報案。歹徒強搶後,有時還威脅受害人不準報案。作為受害人,則不要有任何顧慮,應迅速地到公安機關報案,越快越好。在報案時,除了向公安人員陳述歹徒的特征外,還要詳細地說明案發地點、時間,以及被歹徒搶走的物品、款項等。

13應切記,不到迫不得已時不要輕易與歹徒發生正麵衝突,最重要的是要運用智慧,隨機應變。

總之,遇到問題、遭遇侵害時,一定要及時與家長、老師、公安機關取得聯係,並采取上述必要的應對方法,不能緘言不語,屈服於惡勢力。否則,犯罪分子的氣焰會更加囂張,就會有更多的人麵臨危險。

麵對歹徒時的自我防護

一、義正詞嚴,當場製止

當你受到壞人的侵害時,要勇敢地鬥爭反抗,當麵製止,絕不能讓對方覺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聲:“住手!想幹什麼?”,“耍什麼流氓?”從而起到以正壓邪、震懾壞人的目的。

二、處於險境,緊急求援

當自己無法擺脫壞人的挑釁、糾纏、侮辱和圍困時,立即通過呼喊、打電話、遞條子等適當辦法發出信號,以求民警、解放軍、老師、家長及群眾前來解救。

三、虛張聲勢,巧妙周旋

當自己處於不利的情況下,可故意張揚有自己的親友或同學已經出現或就在附近,以壯聲勢;或以巧妙的辦法迷惑對方,拖延時間,穩住對方,等待並抓住有利時機,不讓壞人的企圖得逞。

四、主動避開,脫離危險

明知壞人是針對你而來,你又無法製服他時,應主動避開,讓壞人撲空,脫離危險,轉移到安全的地帶。

五、訴諸法律,報告公安

受到嚴重的侵害、遇到突發事件、或意識到問題是嚴重的,家長和校方無法解決應果斷地報告公安部門,如巡警、派出所,或向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治保委員會等單位或部門舉報。

六、心明眼亮,記牢特點

遇到壞人侵害你時,你一定要看清記牢對方是幾個人,他們大致的年齡和身高,尤其要記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著、麵目等方麵的特征,以便事發之後報告和確認。凡是能作為證據的,盡可能多的記住,並注意保護好作案現場。

七、堂堂正正,不貪不占

不貪圖享受,不追求吃喝玩樂,不受利誘,不占別人的小便宜。因為“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往往是貪點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壞人的當。

八、遵紀守法,消除隱患

自覺遵守校內外紀律和國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小學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給壞人在自己身上打主意的機會,不留下讓壞人侵害自己的隱患。如已經結交壞人做朋友或發現朋友幹壞事時,應立即徹底擺脫同他們的聯係,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

應對校園暴力的自我防護

校園暴力是指以學校為地域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校園暴力作為一種獨特的犯罪類型有其自身的特點。那麼,什麼是校園暴力呢?所謂校園暴力是指以學校及其周邊地區為地點,犯罪主體或犯罪對象包含學生與教職工的暴力犯罪行為。

一、校園暴力犯罪的成因

校園暴力從形式上看,其犯罪原因隻存在於具體的個人身上,但這些個體原因歸根到底是由社會,即人們生活的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所引起和決定的。也就是說,社會環境因素是犯罪產生的基本的決定因素,個體原因是在社會因素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之上對犯罪產生一定的影響。下麵我們著重分析一下社會環境對學生實施校園暴力的影響。

首先,家庭環境的影響。從目前校園暴力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參與校園暴力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不完整的家庭或者教育不適當的家庭。一項研究表明:暴力犯罪的大部分學生家庭的矛盾遠遠大於正常人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影響也是最早最直接,影響力最大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成長起了相當大的塑造作用。另外,有些家庭雖然沒有以上的問題,但是由於家長和孩子代溝太深,不知道怎樣去正確引導孩子,也很容易使孩子對人對事產生愛鑽牛角尖的現象,形成不完整的性格。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結成“團夥”,名為講“義氣”,實際專門欺負弱小或是他們看不順眼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