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校外防護的知識
●●●●●●●●●●●●●●●●●●●●●●●●●●●●●●●●●●●●●●●●●●●●●●●●●●●●●●●●●●●●●●●●●●●●●●●●●●●●●●●●●●●●●●●●●●●●●●●●●●●●●●●●●●●●●●●●●●●●●●●●●●●●●●●●●●●●●●●●●●●●●●●●校外防護的主要原則
一、依靠法律,預防違法犯罪對自己的侵害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穎超指出:“教育孩子們從小學法、守法、用法。”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中小學生要明確,依靠法律是預防侵害的首要原則,是自我保護的必備武器。
依靠法律,必須學法、知法。要學習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
要弄清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無罪,什麼是犯罪;什麼是自己的義務、權利和合法權益,什麼是受到侵害。還要弄清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內容和法律責任。
依靠法律,必須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行使權利,並在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形成侵害時,能夠依靠法律手段進行自我保護。要做到:一克服“害怕對方報複,幹脆自認倒黴”的錯誤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報複”的錯誤做法。總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自我保護,而不能用個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
二、依靠組織,預防違法犯罪對自己的侵害
這裏所說的組織,一般是指侵害發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辦事處、派出所、居委會、村委會、學校等部門。其中有的街道、區縣還專門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
根據法律規定:“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加以勸阻、製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由於對本地區、本部門的社會治安和人員活動等情況熟悉,這些組織就會依據法律,在自己的權限範圍內及時妥善地處理解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問題。
三、依靠群眾,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的侵害
包括中小學生家長在內的廣大群眾,對破壞社會治安、危及中小學生人身安全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深惡痛絕,盼望通過綜合治理和“嚴打”使社會穩定、中小學生受到保護而健康成長。
群眾的眼睛雪亮、智慧豐富、威力無窮,不斷湧現出保護少年兒童,見義勇為的好市民、好青年、好幹部。所以當中小學生受到違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時,要千方百計地求助身邊的群眾,共同來對付壞人。當群眾勇敢而義無反顧地和違法犯罪分子作鬥爭時,違法犯罪分子將成為過街老鼠,無藏身之地,遭滅頂之災。
四、依靠智慧,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的侵害
勇於鬥爭,相信正義必將戰勝邪惡;不能怯弱,不能束手待斃,不能讓壞人為所欲為,這是中小學生預防侵害的必要前提。運用法律武器進行自衛
我國的法律規定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權利,其中包括受教育的權利、人身權利、財產權利、訴訟權利等。
當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要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一、向有關部門申訴解決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或未成年人無故被開除學籍的,可向有關教育部門申訴解決;如未成年人被有關單位非法雇為童工的,可向勞動部門申訴解決。
二、向公安機關報案
如我們的身體受到他人的侵害,如被毆打、強奸等,應立即向當地派出所或公安局報案。情況緊急時要立即撥打110報警。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未成年人受到家庭成員的虐待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
當未成年人因為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與他人發生糾紛時,如自己的繼承權被剝奪、父母離婚後互相推脫養育責任致使自己無人撫養,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訴訟
按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未成年人對有關行政機關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產生行政爭議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起訴。
在打官司過程中,如果未成年人經濟困難,無力支付律師費等費用,可以向本人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所屬的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獨自在家時的安全防護
獨自在家時,要關好門窗、鎖好房門,防止盜賊潛入。
當有人敲門時,一定要問清來意,不輕易給陌生人開門。
當壞人欲撬門爬窗,強行闖入,可到窗口、陽台等處高聲喊叫鄰居或打報警電話。必要時可拿起家裏的菜刀、錘子作為武器,來震懾歹徒。
學習預防家庭火災的常識,掌握電線電器起火、油鍋起火、液化氣起火等不同情況下的處理方法。
家裏發生火災時,如果有濃煙,應盡可能俯身或爬行出門,用濕毛巾或衣物捂住鼻、口,開門時用衣物或毛巾將手包住,以免燒熱的門把燙手。
睡覺前檢查燃氣閥門是否關閉,炭火是否熄滅,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如果發現房間裏有很濃的燃氣味,先用濕毛巾捂住鼻、口,然後立即關閉氣閥和爐具開關並打開門窗,不要開關室內任何電器或使用室內電話,以免發生火災和爆炸。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在假期暴飲暴食。
注意食品衛生,盡量在正規市場、超市購買食品,留意衛生、工商等權威部門發布的食品衛生安全提示,不食用沒有安全保障的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在成人帶領下,在規定時間和指定地點燃放煙花爆竹,按說明燃放,注意自身安全,做好自我保護。
到有銷售許可證的專營場所去購買煙花爆竹,不要到無證攤點、騎車兜售的不法商販處購買。
盡量選購火藥量較小的玩具煙花,不要購買具有傷害性的禮花彈、大型煙花。
不賭博,不吸食毒品,不看不健康的出版物;不吸煙,不飲酒。
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境,可以通過訴說、交流等方式來舒緩生活中的不適感。
與家人鬧矛盾,不要離家出走,避免給壞人可乘之機。
正視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不要緊張、害怕、回避,可以和家長、老師、朋友溝通交流或向專業機構谘詢。
外出時的安全防護
同學們獨自外出到陌生的地方,可能會忘記或辨認不清來時的方向和路線而無法返回;和家人、同學等一起出行,也可能發生走失而迷路的情況。另外,外出時還應該注意如下事項:
1應當準確地記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區、街道、門牌號碼、電話號碼及父母的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需要聯係時能夠及時聯係。
2外出要征得家長同意,並將自己的行程和大致返回的時間明確告訴家長。
3晚上單獨外出要走燈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走小路。
4在城市迷了路,可以根據路標、路牌和公共汽(電)車的站牌辨認方向和路線,還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邏民警求助。
5在農村迷了路,應當盡量向公路、村莊靠近,爭取當地村民的幫助。如果是在夜間,則可以循著燈光、狗叫聲、公路上汽車的馬達聲尋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6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著鎮靜,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要瞎闖亂跑,以免造成體力的過度消耗和意外。
7外出遊玩、購物等最好結伴而行,不獨來獨往,單獨行動。
8不接受陌生人的錢財,禮物,玩具,食品,與陌生人交談要提高警惕。
9不把家中房門鑰匙掛在胸前或放在書包裏,應放在衣袋裏,以防丟失或被壞人搶走。
10不獨自往返偏僻的街巷和黑暗的地下通道,不獨自一人去偏遠的地方遊玩。
11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車。
12在僻靜的馬路上,麵對車流行走,不背對車流,以免有人停車襲擊。
13夜晚單獨外出,要帶手電筒、哨子、報警器等物品,萬一被襲擊,可用手電照射匪徒麵部,吹哨求救等。
14乘地鐵時,和其他乘客坐在一起,盡可能坐在靠近站台出口的車廂,坐靠近車門的位置。
15乘公共汽車,盡量靠近司機和售票員。
16提包要斜挎在肩上,包不要背在靠馬路一邊,以防壞人搶掠。
17走夜路時,一定要昂首挺胸,即使害怕,也要抖擻精神,要讓企圖襲擊你的人望而卻步。
18如懷疑有人跟蹤,應試著橫過馬路,看看那人是否仍跟著你。若該人緊跟不舍,你應跑向附近人多的地方報警求救。
19橫穿地下過街道時,謹防搶劫者在地道兩頭圍截,要結伴行走或跟隨大人一起走。
20要盡量避免在無人的汽車站等車,這樣,你容易成為壞人襲擊的目標。
21外出的衣著樸素,不戴名牌手表和貴重飾物,不炫耀自己家庭的富有。
22攜帶的錢物要妥善保存好,不委托陌生人代為照看自己攜帶的行李物品。
23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請同行或做客。
24外出要按時回家,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返回,應設法告知家長。
請你學會自我保護招數:
外出活動不要怕,結伴而行正氣大,
電筒哨子手中拿,膽大心細巧籌劃。
乘坐機動車的安全防護
汽車、電車等機動車,是人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為保證乘坐安全,應注意以下幾點:
1乘坐公共汽(電)車,要排隊候車,按先後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後,先下後上,不要爭搶。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車內。
3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窗外,以免被對麵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4乘車時要坐穩扶好,沒有座位時,要雙腳自然分開,側向站立,手應握緊扶手,以免車輛緊急刹車時摔倒受傷。
5乘坐小轎車、微型客車時,在前排乘坐時應係好安全帶。
6盡量避免乘坐卡車、拖拉機;必須乘坐時,千萬不要站立在後車廂裏或坐在車廂板上。
7不要在機動車道上招呼出租汽車。上網時的安全防護
隨著網絡的普及,中小學生上網成為一種新的學習和遊戲方式,但網絡的流行,也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而且網上有很多消極的東西,家長應督促孩子遠離網絡垃圾,教孩子自護,具體應做到如下幾點:
1沒有經過父母同意,不要輕易把自己及家庭中的真實信息在網上告訴別人。
2如果要與網友見麵,必須在父母的同意和護送下,或與可信任的同學、朋友,最好是自己的長輩結伴而行。
3時常進同一個聊天室。在聊天室中,如果發現有人發表不正確的言論,應立刻離開,自己也不要散布不正確的言論,或言語攻擊別人。
4不要在聊天室或BBS上散布對別人有攻擊性的話語,也不能傳播或轉發他人那些違反中小學生行為規範甚至觸犯法律的內容,網上網下都得做守法的小公民。
5盡可能不要在網上論壇、網上廣告欄、聊天室上公開你的Email地址。
6如果你有多個Email信箱,盡可能設置不同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