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不思議——
第一個是同體形咒不思議,“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
第二是異體形咒不思議,“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第三是破貪感求不思議,“所遊世界,皆令眾生舍身珍寶,求我哀湣”。
第四是供養佛生不思議,“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
這個四種不思議就不詳細說了,將來我們還會要進一步學習《首楞嚴經》的。接下來是:
【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第一句是“侍多千億佛”,觀世音菩薩因地曾經侍奉親近供養過無量的諸佛,多至百千萬億尊。這個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條件,要能夠得遇明師。
第二句是“發大清淨願”,在無量的諸佛麵前觀世音菩薩都能夠培植福慧,常發空有不著的清淨大願,發度眾生的菩提誓願,心中沒有生起我能度眾生之念,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就名之為清淨願。能夠與自性相應,絕待圓融,稱為“大”,“大清淨願”,不是大小相對的“大”,而是其大無外,絕待圓融的“大”。
第三句“我為汝略說”,現在我(釋迦牟尼佛)為你無盡意等等法華會上的四眾弟子略說稱名禮敬觀世音菩薩的無邊功德。為什麼是略說呢?因為如果廣說的話是窮劫不盡。
第四句是“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聞名是意業,意上麵先聽到名號;稱念聖號是語業;見觀音菩薩的身像禮拜是身業;身語意三業清淨。或者說聞名稱念是語業;見像禮拜是身業;“心念不空過”是意業;都可以。這樣的話,三業恭敬,一心不亂,就能夠滅一切苦難,度一切苦厄。
“心念不空過”,乃至於我們對於菩薩生起極微小的一念信心,恭敬心,這個善念都不會空過,都能夠成為解脫的種子,度一切苦厄。
“能滅諸有苦”,諸有,諸有就有三有,九有,二十五有,能夠滅這些種種的諸有之苦。
三有就是三界,能夠滅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苦。
九有就是展開來一點說,欲界就是有一有,五趣雜居有,欲界裏麵五趣雜居地,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個五趣欲界裏麵都有;色界有四有:離生喜樂有、定生喜樂有、離喜妙樂有、舍念清淨有;無色界也有四有:空無邊處有、識無邊處有、無所有處有和非想非非想處有;這樣子合稱為九有。
二十五有就分得更細了,天台宗有個偈子概括說:
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
四禪四無色,無想五那含。
四洲,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四惡趣,這個四大部洲是講方所,方所上麵所存在的眾生,四惡趣事實上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加上一個修羅,瞋恨心重,也可以稱為惡趣。六欲,六欲是指六欲天。這樣子合起來就有了十四有了。十四有加上無色界有四有,加上梵天一有,無想一有,五那含一有(五淨居天,合稱為一有),再加上四禪,這樣子有七有,合起來共成二十五有。這個是開遮的不同,分得很細,稱為二十五有。
“能滅諸有苦”,這些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眾生的一切苦難,念觀世音菩薩都能夠滅苦得樂。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前麵其實就是重複地講苦惱難無畏,十四種無畏裏麵的第一種,這裏麵就是講第二種,火難無畏。
“假使興害意”,假如有人不幸遇到了宿世的仇家,遇到凶惡之人,這個凶惡之人對他生起殺害之心。
“推落大火坑”,想要將他推落到大火坑裏麵去。
在這個性命萬分危險的時候,如果能夠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可以蒙菩薩慈力加被,火坑當下變成清涼的蓮池。
這樣子的感應很多。一九二二年的時候,日本發生大地震,東京的淺草區幾乎完全被毀滅了,整個死亡有三十多萬人,公園裏麵大湖的水都被燒幹了,地震的時候,地底下的岩漿冒出來,湖都燒幹了。但是淺草區公園裏麵有一個淺草觀音寺,現在如果去的話,都可以拜到這一尊觀音菩薩,很有靈感。淺草觀音寺很小,隻有三間房子,當時老百姓都無處可去,地震嘛,很多人都跑到淺草觀音寺來,三間小房子和周圍的空地上麵就擠滿了四萬人,其他地方的人都死掉了,房子也倒了,大湖裏麵的水都燒幹了,但是這四萬人毫發無損,淺草觀音寺的殿堂也一點都沒有破壞,因為當時他們四萬人在那裏麵都能夠同聲至誠懇切念觀世音菩薩,所以都平安無事。從此以後,大家都更加地信奉觀世音菩薩。
眾生是這個樣子,他有很危急,很苦難的事情的時候,才肯專心致誌地念觀世音菩薩,所以感應也很快,平時念不了兩分鍾心裏麵就散亂了。
還有佛陀住世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外道以惡心請佛和常隨弟子千二百五十五人去應供。這個外道就想害佛陀,他預先就在堂屋裏麵挖一個大坑,挖得很深,裏麵擺滿了燃燒的炭火,上麵用薄薄的鐵皮子蓋一下,然後鋪上一層土,就想著佛陀和弟子們走進來的時候,一踩下去就會掉到火坑裏麵去。哪裏知道佛陀來的時候,剛剛跨進門檻,火坑裏麵就有很多的蓮花生出來了,缽頭摩花全部生出來了,佛和諸大弟子各踏蓮花而入。所以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單單是能夠滅世間火災的果報火,而且能夠以慈悲心滅眾生的惡業火和煩惱火,這個是招感我們外在果報火的因,所以要消滅我們內心的瞋恨煩惱。
佛經上麵有說到一個典故,印度有一個商人,他的祖上都是以入海采寶為業,但是也都是因為入海采寶,所以都淹死在海裏麵了。他父親死的時候,這個小孩子還隻有三歲,他的母親就不想讓他再入海了,所以一直就不告訴他家裏麵祖上是幹什麼的。
後來長大以後,鄰居告訴他了,他也就想發心入海去采寶。母親就不同意,擔心他會淹死在海裏麵,他很生氣,一定堅持要出去,然後母親實在留不住,就抱著他的腿,不讓他走,這個年輕人很氣盛,就一腳踢過去,踢在母親的頭上,自己就跑掉了。
入海以後,采到了珍寶,但是後來也遇到這個黑風羅刹難,船就翻掉了,就墮落到近邊地獄裏麵去,受熱鐵輪打他腦袋的這個痛苦,一個熱的鐵輪不停地來打他的腦袋,腦漿都全部流出來了。他心裏麵就知道,這個是以腳踢母親的頭現在所感的惡報了,心裏麵就很懺悔,並且他的心胸比較廣大,他就說,“我現在這種痛苦真的是非常受不了,在這個輪回之中,像我這樣子打罵母親的忤逆子一定也有不少,這樣子的痛苦他們怎麼能夠承受呢?願我一個人來承受無量的痛苦,願他們都能夠不受這個惡報。願代眾生受無量苦,願與眾生無量樂。”這樣子的菩提心一發起來的時候,他心裏麵就念一個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