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求男無畏(2 / 2)

漢朝時候有一個叫做陳實的人,他為人很正直,為官也很清廉,後來看到朝廷很黑暗,他就辭官不做了,回到家裏麵一個人悠遊自在。

有一天他的朋友就來拜訪他,兩個人就商量好,約定好第二天中午就在陳實家門口一棵大槐樹下準時見麵,大家一起出發去遠遊。但是他這個朋友沒有什麼信用,很拖拖拉拉的。

第二天午時的時候,陳實老老實實就在那棵大槐樹底下等,前麵說午時,一直等到太陽西斜了,等多了兩個時辰,還是沒有看到他來,陳實就想:“是不是我這個朋友他先走了,沒有等我,我還是先上路好了,上路看看,如果是他先走了,我就去追趕他。”這樣他就走了。

走了以後沒多久,他這個朋友才趕過來,去到陳實家裏麵問,聽說陳實走了,那時候陳實的大兒子還隻有七歲,在門口玩耍,陳實這個朋友很不高興,他就指桑罵槐在那裏說了:“哎呀,真的不是人,你看,約好了大家一起出去遠遊,怎麼不等人,自己一個人跑了呢?”

陳實的兒子雖然隻有七歲,但是他還是很機靈,馬上對陳實的朋友說:“叔叔,你這個還是不對了,你看看,你跟我的父親約好了午時見麵,你沒有來,這是你無信;你對著人家的兒子來罵他的父親,這個是無禮。”說得那個人麵紅耳赤,羞愧萬分。

這種小孩子應該還是又機靈,又比較有禮貌。

《西歸直指》上麵有記載說:宋朝有一位宰相叫做呂蒙正,他很信佛,每一天早上起來禮佛的時候,他一定會要祝願說:“不信奉三寶的不要生到我家裏麵來,願子孫後代做官的一定要護持三寶。”天天這樣子地祝願。後來果然他的子孫都很賢良,都信佛,並且他的侄兒子呂夷簡,後來也是一直做到宰相。

北宋時候的名相範仲淹,他也是很信佛的,現在蘇州的西園戒幢律寺有一個堂,那個堂曆史上就是範仲淹拿出他自己的俸祿來建的。

範仲淹在蘇州做刺史的時候,他的母親死了,死了以後就托夢給他,說:“現在在鬼道之中,沒有自由,很苦,要請兒子幫她到西園寺請一些法師們來誦《金剛經》。”

範仲淹夢醒以後,他很孝順,就很急,很早就跑到西園寺去了,去到客堂請求知客師幫他安排幾位法師,幫他母親誦《金剛經》來回向免離惡道之苦,寺院就安排了七位法師幫他母親誦《金剛經》。誦到上午十點鍾了,差不多要上供了,大寮裏麵一位做飯的法師,他就端了供飯供菜,端過來獻在供桌上。擺好以後,他拿著盤子準備走,看到大家在誦《金剛經》,那位法師站在旁邊看了一段就走了,因為廚房裏麵還有事。

當天晚上就有感應,範仲淹夢到他的母親現一個天人相(前麵是鬼相)來跟他說:“兒子,你到西園寺這次安排誦《金剛經》非常好,很有感應,母親也因此而超度出來,已經得生天道。並且因為你的孝順心、至誠心,感得觀世音菩薩現身為我誦了半卷《金剛經》,所以超度得很快。”做到這裏夢就醒了,範仲淹馬上就起來禮拜觀世音菩薩。

第二天一清早又趕去西園寺,一去到以後就跟知客師說:“知客師,能不能夠麻煩你把昨天幫我們家裏誦經的那些法師們都請到客堂來,我要感謝他們!”

知客師就很高興,把那些法師們都請過來,範仲淹馬上就站起來說:“感謝諸位法師!但是弟子想請問一下,昨天是哪一位法師幫我母親誦《金剛經》隻誦了半卷?”

法師們你看我,我看你,都很害怕說:“沒有啊,你是地方的最高長官,我們幫你家裏誦經是最用功,最清淨的,絕對不敢隻誦半部,我們都是誦完整的,沒有說誦半部的。”

剛好廚房裏麵做飯的那位師父走過來了,他就答了一句,說:“哦,昨天那是我,我去送供飯、供菜,看到大家在誦《金剛經》,我站在旁邊就看了半卷,廚房裏還有事,還要燒火,我就先走了。”

範仲淹就知道這是觀世音菩薩化身,馬上跪下去大拜,那位法師一邊搖頭,一邊說:“莫、莫、莫!”然後騰空而去。所以觀世音菩薩他曾經示現為很普通的法師,乃至於在廚房裏麵燒火。範仲淹他就非常歡喜,把他自己做官的俸祿捐獻出來,就請西園戒幢律寺幫他專門建了一個堂,叫做莫莫觀音堂。

這樣子的感應是非常的多,所以我們要能夠求得的子女、兒孫好像範仲淹一樣,世間的事業也成就,也能夠造福社會大眾,“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且出世間又能夠信仰佛法,並且能夠孝順父母,能夠幫助父母,這樣子是學會了念觀世音菩薩來求男得男。

這是第十二種無畏,求男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