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小兒常見疾病的推拿治療(四)(2 / 3)

【病因病機】

夜啼多由以下4種原因造成:

1.脾寒

嬰兒素稟虛弱,脾常不足,至夜陰盛,脾為陰中之陰,寒邪內侵,脾寒乃生,寒邪凝滯,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故入夜腹痛而啼哭。

2.心熱

乳母孕期恣食辛香肥甘,或過食炙烤之物,使胎中受熱,結於心脾,或邪熱乘於心,心火太盛,內熱煩躁,或肝膽熱盛而致。

3.驚駭

小兒神氣不足,心氣怯弱,神不守舍而驚惕不安,或目視異物,或乍聞異聲,暴受驚恐,神誌不守而散亂,心神不寧而夜間驚啼不眠。

4.乳食不節

嬰兒乳食不節,內傷脾胃,運化功能失司,乳食積滯中焦而胃不和,胃不和則臥不安,因而入夜啼哭。

【病症表現】

1.脾寒

夜間啼哭,神怯困倦,四肢欠溫,食少便溏,睡喜俯臥,痛時收腹,啼哭聲軟,麵色青白,唇舌淡白,指紋淡紅,不吮乳,大便溏瀉。

2.心熱

夜間啼哭,喜仰臥,麵赤唇紅,心神不寧,煩躁不安,哭聲高粗,見燈火啼哭愈甚,便秘溲赤,舌尖紅,指紋青紫。

3.驚駭

夜間啼哭,聲慘而緊,呈恐懼狀,心神不寧,睡中易醒,神氣怯弱,驚惕不安,麵色乍青乍白,緊偎母懷,脈象、唇舌多無異常變化。

4.乳食積滯

夜間啼哭,厭食吐乳,噯腐泛酸,腹痛脹滿,睡臥不安,大便酸臭,手腹灼熱,舌苔厚,指紋紫滯。

【治療方法】

1.治療原則

調理髒腑,平和氣血,鎮靜安神。

2.推拿處方

分陰陽50次、揉魚際交5次、清心經100次、清肝經100次、補脾經100次、掐揉五指節5次。

【隨症加減】

脾虛者加補脾經200次、推三關100次,揉外勞宮100次、揉一窩風100次;心熱者加清心經100次、清肺經100次、推天河水100次;驚恐者加清心經100次、清肺經100次、清肝經100次、掐老龍5次、掐精寧30次;乳食積滯者加清補脾經(先清後補)200次、清大腸100次、摩腹5分鍾、揉中脘100次、揉天樞50次、推下七節骨100次。

【注意事項】

引起小兒啼哭的原因很多,應排除其他疾病,如腸套疊、腹瀉,以及一些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小兒啼哭。

平時寒暖適宜,避免小兒受涼。

注意飲食衛生,喂奶定時適量。

(四)驚風

小兒驚風是兒科常見病症,以頻繁抽搐和意識不清為主證,又稱驚厥,俗稱抽風,是小兒較常見的緊急症狀,係由大腦皮質功能暫時紊亂所致。年齡越小發生率越高,嬰幼兒更為多見。引起驚厥的病因較多,病理變化亦複雜,其症情往往比較凶險,變化迅速,威脅小兒生命。由於發病有急有緩,證候表現有虛有實,有寒有熱,故臨床上將起病急、屬陽屬實者,統稱為急驚風;病久中虛、屬陰屬虛者,統稱為慢驚風。

【病因病機】

1.急驚風

(1)外感時邪小兒肌膚薄弱,腠理不密,極易感受風邪,由表入裏,從火而化。小兒肝常有餘,所以熱邪最易引動肝風,風火相煽,則見神昏抽搐等症狀。或外感溫邪,內陷心包,熱邪灼津而成痰,蒙閉清竅,發為神昏抽搐之證。

(2)痰火積滯乳食不節,積滯胃腸,氣機阻塞,生熱化痰,痰熱生風,釀成本病。

(3)暴受驚恐小兒神氣怯弱,元氣未充,如乍見異物,乍聞怪聲,可致氣血逆亂,神誌不寧,亦可引起驚厥的發生。

2.慢驚風

慢驚風起病緩慢,多因虛而致,或因久痢不愈,或因吐瀉過多,或過服寒涼攻伐藥物,使脾胃受損,化源不足,陰血虧損,肝失所養,以致虛風內動,筋脈拘急而成。亦有因急驚風失治遷延日久而成本病者。

【病症表現】

1.急驚風

神誌昏迷,兩目上視,牙關緊閉,頸項強直,角弓反張(指項背高度強直,使身體彎曲成弓狀的症狀),四肢抽搐,脈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