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界上常見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1.精神分裂症。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複雜的一種,是腦的嚴重、慢性、致殘性疾病。
2.焦慮症。其中的廣泛焦慮症表現出慢性、過度的、沒有現實根據的擔憂和緊張。
3.強迫症。其症狀是頻繁表現出來的不合理的思維、害怕或擔心,引起強烈的焦慮。
普通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焦慮、緊張,隻要注意調節、釋放、排遣,就能很快恢複正常。上麵列出的是已經嚴重到必須去專門的醫院看精神疾病科和心理疾病科醫生的程度了。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調理自己的心情,如果發現自己情緒出了問題,一定馬上想辦法解決,切不可沉浸在壞心情中走不出來。隻要在平時注意培養健康的心態,即使一旦遇到生活中大的變故,也不至於一下茫然無措,精神受到嚴重打擊。
(養生小竅門)
與其等著心理疾病找上自己才來應付,不如未雨綢繆,先做好預防。
1.在平時培養豁達的心胸。心病最容易找上心胸小的人,若平時就不斤斤計較,心懷放寬,那麼,即使遇著事情,也能保持冷靜。
2.對自己有清晰的了解。有句話說,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人因為對自己不了解,會做出許多錯誤的事。了解自己的人很清楚自己的目標,未來的方向,不會報不切實際的幻想,不會在幻想得不到實現的情況下苦悶不已。
3.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一個人,既不能對自己過高估計,也不能自卑,缺乏自信,有了對自己的正確判斷,才不會做出一點成績就飄上雲端,一遭遇失敗就掉入深淵,這種心態最經曆不起挫折和打擊,很多人在人生的關口把握不好,從此一蹶不振、整天鬱鬱。
4.把自己看低一點,多為別人想。人的痛苦和矛盾都來源於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不論這種要求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這就是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眼裏隻有自己,沒有別人。如果隨時把自己看低一點,多為別人奉獻,很多煩惱自然而然就沒有了。
5.閱讀一些大眾心理保健的書籍。這類書籍一般寫的通俗易懂,教給讀者一些有關心理學的淺顯而又實用的知識,讀者可以從中關照自己,看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自己平時需要做些什麼,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如果感覺超過一周的時間裏自己都無法平息壞心情,無法做事,那麼,就要去看看心理醫生了。可以跟心理醫生坦率地講講自己的苦惱,醫生都有職業道德,不會泄露病人的秘密,因此傾訴起來不必有思想負擔。如果醫生覺得有必要吃些藥,就聽從醫生的話,但是一定要記住,自己積極努力調整心態也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