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此後的《四庫全書》受清文字獄的影響,大量的書籍被列為禁書,遭到了銷毀刪改,因此收書不全,錯漏甚多。而成書時間較早的《古今圖書集成》則收錄了《四庫全書》中不收或未曾收錄的典籍,還包括康熙晚年所出的律令、方誌等內容。
被稱為“古代百科全書”的《古今圖書集成》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並列為中國古代三部皇家巨作。相比於《古今圖書集成》,成書於明朝的《永樂大典》屬於類書,但因毀於清朝八國聯軍的戰亂,現存不足百分之四;成書於清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屬於現存最大的叢書;成書於清雍正年間的《古今圖書集成》由於有國家圖書館至今保存完好的雍正版內府銅活字本,因此也成為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類書。
作為“類書之最”,《古今圖書集成》也成為我國銅活字印刷上卷帙最浩繁、印製最精美的一部曠世奇作。
徐特立的《校中百詠》
◎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
徐特立(1877—1968年),原名懋恂,字師陶。湖南善化(今長沙縣江背鎮)人。中國革命家和教育家,是毛澤東和田漢等著名人士的老師。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1931年1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34年參加長征。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
1924年,中國著名教育家、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任長沙女子師範學校校長。不久,他就在辦公室的前廊上掛出一塊黑板,上麵既不貼公文告示,也不寫校內簡訊,每天一大早,徐老就要在黑板上題詩一首,對學生們進行思想教育。下麵這首詩便是這一情形的生動寫照:早起親書語數行,格言科學及詞章。為便諸生一瀏覽,移來黑板掛前廊。
徐老常說:“教育學生不應該用強製手段,更不應該有粗暴的態度。中國古代溫柔敦厚的詩教,今天學校教育中還是用得著的。”從此,黑板題詩成了他每天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和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徐特立對學生體貼入微、關懷備至,學校師生曾送他“外婆”的尊稱。每晚9點,響了熄燈鈴後,他總要手提馬燈,和女訓育員輕步巡視學生寢室。當他發現有的學生熄燈後還唧唧喳喳地聊天時,第二天就在黑板上寫道:
腳尖踏地緩緩行,深恐眠人受我驚。
為何同學不相惜,不出嘻聲即足聲?
還有一次,徐老發現高年級學生單秀霞約了另一位同學,在熄燈後偷偷跑到廁所旁的路燈下,為她的未婚夫織毛衣,還邊織邊悄聲交談。他理解她們的一片癡情,甚為憐愛,唯恐驚嚇了這兩位女學生,隻是在門外細聲細氣地說道:“這麼晚了,也該睡了吧!”兩位女學生一聽,相互吐了吐舌頭,悄悄回去就寢了。
第二天,她們以為校長一定會嚴厲地批評她們一頓,誰知徐校長並未對她們訓斥,隻是在黑板上寫了兩首詩規勸:
昨夜已經三更天,廁所偷光把衣編。
愛人要緊我同意,不愛自己我著急。
東邊奔跑到西邊,不僅打衣還聊天。
莫說交談聲細細,夜深亦複擾人眠。
單秀霞和她的同學見此詩後,深受感動,主動到校長室承認她們不遵守學校作息製度的錯誤。
徐特立生活簡樸、辦校也力循勤儉方針。他常以晉代陶侃收藏竹頭、木屑的故事教育學生愛惜公物。教師授課時用過的粉筆頭,他常常揀來放在衣袋中,遇到他代課和寫黑板詩時,就拿出來用。他在學校的近兩年中,幾乎沒有用過新粉筆。有的學生笑他吝嗇,他在黑板上寫詩作答:
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餘衷曲,反謂餘為算細人。
後來,學生練習板書時,也自覺地像徐老那樣,揀粉筆頭用。
當時女子師範創辦不久,社會上有一種論調,說女子智力低下,不如男子。因此,有個別學生經不起外界壓力,中途輟學。但徐特立發現十二、十三兩個班的學習成績較好,尤其是數學成績尤為突出。他抓住這個典型寫了一首詩加以勉勵:
女兒智力何曾弱,十二三班作例觀;
學算剛剛三載半,幾何三角一齊完。
徐特立在長沙女子師範任職不到兩年,總共寫下百餘首黑板詩,集名為《校中百詠》。如:
人人共道伯箴強,一躍先登上女牆。
倘使女兒皆若輩,立將衰弱轉強梁。
這首詩,就是他一次帶領學生踏青郊外,見女學生丘伯箴奮勇躍上城牆,大有男子氣概,寫下的讚美之詞,借以鼓勵其他女學生注意鍛煉身體。
當他得知學生因飯菜不合口味,賭氣打爛了廚房的一籃子碗後,婉轉地用詩提出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