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執行製度化:製度要有效,關鍵在執行(2)(2 / 2)

同時,要積極加強製度的教育培訓,建立定期強製培訓製度,保證員工每年都要接受一定時間的製度培訓教育,既要使每個基層員工全麵掌握製度的內容和要點,也使其深刻理解製度的意義、作用和落實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不執行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切實增強基層員工對製度的執行意識和理性認識。

4.營造製度執行的文化

首先要大力倡導先進的企業文化。把提高製度執行力與踐行企業文化精神結合起來,在“敬業”中提高執行製度的自覺性,在“勤奮、忠誠、嚴謹、開拓”中體現執行製度的要求,使企業文化成為員工提高製度執行力的內在精神動力。

其次要積極開展一些製度學習宣傳活動。通過開展與製度建設相關聯的巡回演講、專題座談、集中宣傳、知識競賽等有意義的活動,寓教於樂,為製度建設、執行營造一個有利的內外部環境。

三是要大力宣揚製度建設中的先進典型。企業要善於培養、發現、宣揚在落實執行製度方麵的先進典型,廣泛開展正麵教育,用身邊的典型人和事來激發員工,引導員工的行為。

(五)案例故事:一日廠長製

韓國有一家衛生材料廠,自1983年3月開始,實行“一日廠長”製度。在每周的星期三,挑選一名員工做一天該廠的廠長,每周輪換一次。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做過“一日廠長”的已有40人,占全廠員工的10%。

星期三上午9點。“一日廠長”上任,第一項工作是聽取各車間、部門主管的簡單彙報,以了解工廠的全盤運營情況,隨後與正式廠長一道巡視各部門、車間的工作情況。最後兩項工作是在辦公室裏,處理來自各部門、車間主管或員工的公文和報告。“一日廠長”有公文批閱權。在星期三,呈報廠長的所有公文都要首先經“一日廠長”簽名批閱。

廠長如果要更改“一日廠長”的意見必須征求“一日廠長”的意見,才能最後裁決,不能擅自更改。“一日廠長”還有權對工廠的管理提出批評意見。批評意見要詳細地記人工作日記,以便在車間、部門之間傳閱,各車間部門的主管必須聽取批評意見,並隨時改進自己的工作,還要寫出改進工作成果的報告在幹部會議上宣讀,得到全體幹部認可後方能結束。

三、執行製度化的流程

“重在執行”是企業成功的法寶,但是如何提升員工的執行力,如何促進執行的製度化,則很多人都不得其門而入。執行製度化關鍵在於設計一個良好的製度,並嚴格按照製度進行執行,最終提高企業執行的效率和效果。

(一)製度是執行製度化的“入口關”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之後,市場國際一體化進程加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和殘酷,無形中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為了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很多國內企業主動進行管理理念的轉變和管理製度的變革,逐漸改變“家長式”或“作坊式”的管理模式,日益把製度化作為有效執行的核心,並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加以深化,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但是,很多企業在製度化管理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大部分的企業已經有了方方麵麵的規章製度,而且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可在推行落實過程中經常存在打折扣,推行難的問題,管理人員存在各種抱怨,企業老總也很困惑。執行製度化問題中製度本身的不足主要表現為幾點。

一是製度中沒有明確由具體由誰負責抓落實,誰來執行,誰來監督,製度化管理沒有責任到人,有製度而無人落實和執行,導致很多企業的製度做的很精美,但被束之高閣,成為製度化管理的裝飾品。

二是沒有抓住製度管理主線,製度條理不夠清晰,差亂無章,內容含糊,工作分哪些步驟,每個步驟做什麼,如何去做不夠明確,使製度在落實時難以操作,無法執行,落地性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