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執行製度化:製度要有效,關鍵在執行(1)(2 / 3)

在企業現實當中,很多是製度質量非常差,執行又缺少原動力,或者以一定的規律來執行。無論那種劣質製度情況反映出現,無非表明組織管理能力的低下。

4.無影有蹤的製度

指的是企業幾乎沒有人知道該製度的存在,不見其影但查閱文獻卻見其蹤。這些製度你說沒有吧也可以,因為知道有此製度的非常之少,說有吧卻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什麼。

一家大型國企在進行製度整理時,驚訝地發現很多製度實質處於“休眠”狀況。休眠是指製度沒有相應的被廢止,也就是從某種意義上還處於正在執行的狀況。

還有一類休眠製度是頒發之日起就決定了休眠。某個部門出於解決某個問題的目的,經過高層的同意出台了一個又一個的愈加嚴厲的規定,但或者因為這個製度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或者是因為離現實距離太遠,或者是執行製度的部門反感,發下去之後有的簡單傳達一下,有的根本不傳達,然後就被扔在文件架裏。那麼這一部門出台的這一係列製度,從原理上來說除了最後一個之外,其餘的均可稱之為休眠,因為很多時候並未嚴格標明“此製度出台,原製度廢止”之類的語句。

無影有蹤的製度充分反映了製度出台者或者管理者的無能和尷尬。

(三)執行難以製度化之痛

執行難以製度化、執行製度化總是失效是很多企業的切膚之痛。為什麼執行很難製度化呢?

網絡或報刊上常說:“領導是製度的製定者,也是破壞者,但不是執行者”。在很多時候,製度隻是領導的工具而已,想起來了用,想不起來就不用了。想整人時用,不想整時就不用了。在領導眼裏,執行不能製度化的根本原因在於員工本身素質低,或者叫根本沒有執行力,但是他們卻從不思考自己對製度又執行了多少?自己的執行有沒有遵照製度?

象所有的企業管理問題一樣,總有人喜歡最終會將一切歸因於玄學一般的“領導力、執行力”,或曰領導力太差,或曰員工執行力太差。可是,當製度本身就是劣質製度,或科學性不足,或係統性不足時,妄談領導力或執行力不是有點滑稽嗎?

當我們講執行製度化總是失效的時候,我們不禁想問,難道沒有製度原因嗎?任何製度都將是為了解決特定問題在一定範圍內通用的方法和規則,它蘊含的管理思想既體現著管理的科學性,又要與企業實際相匹配。當領導管理知識欠缺,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思想落後時,又怎麼能夠製定出優秀而易於執行的管理製度?

生產線上產品質量出了問題,我們很容易找到責任人。那麼,製度出現失效時,又有誰追究過管理行為失效的責任?

在我們出台製度的時候,是否認真地象其它管理活動一樣對其實施有過詳細的規劃?沒有,太多企業的回答是沒有。

(四)案例故事:上班幹私事,執行力之殤

不久前曾在一家媒體上見過一篇報道,說有專門機構針對“上班幹私事”這一問題作過一個調查:

通過對235名員工進行的隨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員工上班時間“幹私事”。上班時間不幹正事達到了調查人數90%以上的比例,大部分員工上班時間幹多種“私事”,其中上網私人聊天和上網閑逛所占比例最高,達86%,做其他事情如出去走走等占60%,玩遊戲和煲電話粥則分別占到了40%和33%,兼職則占到了7%。

同時,調查顯示,在8小時內用於“幹私事”的時間為20至30分鍾的人數最多,1小時、2至3小時人數占調查總數的20%,占用時間最多的為3小時以上,占調查人數比例的11%,另外,有15.55%的員工認為,辦公室幹私事時間視情況而定。

調查中發現,許多普通員工上班時間用於上網私人聊天、瀏覽與工作無關網站的最多,此外還有玩遊戲、煲電話粥、上網炒股、兼職、利用工作餐請客等多種方式。而在白領階層,上班時間在辦公室“幹私事”已成為一股風氣。

調查者在調查中同時發現,幾乎所有公司對辦公室“幹私事”都明令禁止,可為什麼“幹私事”的情況還這麼嚴重呢?

一位肖小姐告訴調查者,公司雖然有明文規定,而且還有一些硬性措施,如在電話上麵貼上“私人聊天不超過1分鍾”字條,請人把公司的QQ端口給禁止了,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隻要老板看不到,電話照打不誤,老板也沒辦法分出是私事還是公事,封了QQ,還有MSN、UT、TALK、旺旺等,還是可以用其他軟件上網聊天,而因為工作需要上網,又不能把公司的網線給斷了,因此到最後公司規定形同虛設

二、健全製度,執行製度

要實現執行製度化,關鍵在於健全製度,執行製度。沒有健全的製度,企業的執行力成為空談;有了製度不予執行,製度就是一堆廢紙;追求執行力卻不重視製度的建設,執行就是緣木求魚。

(一)健全製度,有章可循

製度建設在企業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鄧小平同誌曾經指出:“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製度、工作製度方麵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麵的製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製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麵。”可見,好的製度是關乎組織、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