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這些從銷售做起的高管,都是本土人才,幾乎沒有海外生活的經驗,難以與海外戴爾空降者融合。
“聯想的這種人員結構,有一個天然的斷層,使他們必須在楊元慶和下邊的管理者中間安設一些類似於現任CEO阿梅裏奧這樣的海外高管。”分析人士認為,盡管聯想認為阿梅裏奧執行力較差,難以達到聯想的期望,但即使阿梅裏奧不在,也需要其他類似的人接替,聯想內部並無合適人選。
調整之後
2004年第一季度,聯想大調整時,一篇聯想內部員工所寫的《公司不是家》曾風靡網絡。
柳傳誌在回應這篇文章時,文筆委婉哀怨,記載了他的真實感受:
“我看了以後,心裏很難過。在裁下去的員工中,有一些是我當年直接指揮過的老員工,他們誰都沒有打電話給我,在默默地接受一切,這讓我心中更加產生歉意。我想這其中的更多員工是元慶的直接下屬,他的心情一定更勝過我許多。”
2001年~2004年,是聯想分拆、楊元慶主政聯想的第一個三年,由於聯想發展不相關業務的多元化戰略以及受戴爾等國際PC巨頭的衝擊,並沒有完成目標。
2004年,經過一係列重組之後,聯想回到PC這一單一業務,並且取得奧運會TOP讚助商資格,並購了IBM PC業務,使聯想備足了“槍彈”,但四年的奧運會周期結束之後,聯想又回到了起點,必須要通過再一次的大調整重新出發。
而此次聯想的戰略調整,其實是聯想收縮戰線的表現:集中力量調頭撲向亞太市場,先培養自己的團隊,把亞太區吃透,再進軍其他成熟市場。
楊元慶曾經的部下評價說,楊元慶非常堅毅,不管什麼時候,都嚴於律己,並盡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自己的缺點。楊元慶早年有口吃的毛病,但是現在公眾可能根本想象不到,這位經常侃侃而談的企業明星曾經與這個自小形成的習慣作了頑強的鬥爭。
在曆史上,聯想曾經經曆過1992年外資PC衝擊國內市場的危機,經曆過2001年後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打擊,這一次,楊元慶是否能夠再次幸運?
二、團隊製度化的要素
一個優秀的團隊,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一個良好的環境,需要係統的製度作為支撐。團隊係統的管理,能營造出良好的工作環境;良好的工作環境下,才能展現出企業卓越的業績水平。團隊管理製度化過程中的要素主要包括幾個方麵。
(一)員工的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團隊的成員為了團隊的利益和目標而相互協作、盡心盡力的意願和作風,是將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相統一從而實現組織高效率運作的理想工作狀態,是高績效團隊中的靈魂,是成功團隊身上難以琢磨的特質。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曾列出一個公式:I+We=FuⅡ,意思是說,一個人隻有把自己融入集體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個人價值,綻放出完美絢麗的人生。認識自己的不足,善於看到別人——尤其是同事的長處,是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的基礎。
對於一個集體、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國家,團隊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以特殊的團隊精神著稱的微軟公司,在做產品研發時,有超過30多名開發工程師和測試人員參與,寫出了5000萬行代碼。如果沒有高度統一的團隊精神,沒有全部參與者的默契與分工合作,研發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還有完全相反的例子,在有些公司,一項工程布置下來,大家明明知道無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訴老板。因為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也不努力去做事,卻花更多的時間去算計怎麼把這項工作的失敗怪罪到別人身上去。正是這些人和這樣的工作作風,幾乎把公司拖垮。
現代企業界,能否與同事友好協作,以團隊利益為重,已成為現代企業招募人才的重要衡量標準。
比如,一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公司的總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被問道:“貴公司在招聘員工時,最看重員工的什麼素質?”
“我們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招聘員工標準,其中最首要的是具備團隊協作精神。若一名應聘者缺乏團隊協作觀念,他即使是天才,我們也不會錄用,因為在現代企業中,我們需要促使不同類型、不同性格的人共同努力、團結奮進,把各自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一家企業如果缺乏團隊協作精神是難以成功的”。某著名公司招聘管理層人員,12名優秀應聘者從幾百人中脫穎而出,闖入複試。
此次招聘僅有3個名額。複試開始後,負責人把這12個人隨機分成甲、乙、丙、丁4個組。指定甲組的3個人去調查嬰兒用品市場;乙組的3個人調查學生用品市場;丙組的3個人調查中青年用品市場:丁組的3個人調查老年人用品市場。
“我們錄取的員工是負責市場開發的,所以,你們應該具備對市場的敏銳觀察力和對一個新工作的適應能力。現在,你們分別去辦公室領取一份相關的資料。”兩天之後,12個人把自己的市場分析報告送到了負責人那裏,負責人一一看完之後,“恭喜甲組,你們被本公司錄取了,因為在這4個組中,隻有甲組的3個人互相借用了各自的資料,補全了自己的分析報告,這正是我們公司需要的人才——具有團隊合作意識的人才。要知道,團隊精神才是現代企業成功的保障。”作為團隊中的一個分子,如果不融入這個群體中,總是獨來獨往,惟我獨尊,必定會陷入自我的圈子裏,自然無法得不到友情、關愛和同事的尊重。一個具有獨立個性的人,必須融入群體中去,才能促進自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