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團隊製度化:如何通過製度建設打造完美團隊(2)(3 / 3)

這位人士說,由於聯想有很多問題,可能會有很多人來幫楊元慶,也會想很多辦法幫助楊元慶渡過難關。

聯想創始人柳傳誌對楊元慶的評價是,其對PC業務的把控能力超強,強調執行力,適合衝鋒陷陣。顯然,這對早期發展中的聯想至關重要。據聯想內部人士稱,當年和IBM談判時楊元慶提出了14個問題,被IBM方認為非常專業。

楊元慶性格直率,說話直截了當,說一不二,令員工十分敬畏,也是這種風格使得聯想具有堅強的戰鬥力和快速的執行力。接近聯想控股高層的一位人士曾告訴記者,“其實楊元慶最適合的角色是CEO,直接指揮作戰。”而作為董事長,他則略顯生澀,因為董事長需要和各方麵大量溝通,需要圍繞戰略製定集思廣益,需要更寬的知識和視野,而不局限在專業領域,但楊元慶在溝通中的彈性還不夠,他更願意直接麵對業務,不太願意花時間在那些非業務的領域。

在楊元慶離職傳聞之外,有一種猜想也許更符合邏輯:楊元慶可能將兼任CEO。從一般的規律看,出現經營業務下滑的公司,如果一定要有人承擔責任,也是CEO。

“如果出現董事會要楊元慶下來的事件,那才是聯想最大的悲劇。”上述接近聯想控股高層的人士說。

聯想所從事的PC業務是一個非常專業化的業務,而楊元慶則是PC行業頂尖的人才之一,換作其他人都難以頂替楊元慶的位置。

聯想的失誤

奧運會使聯想在國內的聲望達到頂點,以至於很多PC廠商都坦言,2008年幾乎沒的做了,隻能看聯想在舞台的中心表演。

2008年,對於國際化的聯想是至關重要的一年,該財年的第一季度,聯想交上了一份收購IBM以來最好的財報,贏利達到1.2億美元。楊元慶曾對本報記者稱,聯想收購IBM PC已基本成功,聯想將迎來真正的國際化發展階段。此刻,高價讚助北京奧運會,無論是董事會、投資者還是公眾都對聯想抱有極大的期望。

奧運會可以說是聯想去年貫穿始終的大事,聯想對奧運的投入雖然非常多,但奧運會前聯想的新產品基本沒上線,一般往年的這個時候,都有兩次新品上線的機會,但2008年都改成了一切以奧運為主。

聯想的奧運營銷,到底是不是投向市場的一枚有力的“火箭彈”,現在還不能得出結論。但沒有得到預期效果,則是肯定的。

知情人士認為,聯想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品牌和社會影響力上,造成後端營銷布局上精力不足,影響了新產品上線。而聯想與大客戶相關的新品都是奧運會後才慢慢推出。

唯一的例外是,聯想的消費子品牌Idea則在奧運會前做了品牌切換。聯想奧運期間的廣告也多以Idea為主。從成立消費產品集團以來,Idea就肩負著聯想改造原IBM業務,在全球其他市場獲得提升的期望。

但聯想的一位競爭對手不客氣地指出,Idea與蘋果、索尼,甚至宏碁等的消費類產品相比,無論是設計還是功能上,並沒有太多亮點,難以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

由於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市場官Deepak本身是印度人,聯想的市場推廣總部也在印度,因此Idea的設計工作全部是放在印度,導致中國等其他市場上想做的事情必須先在印度繞一圈,而印度人主導的全球化品牌推廣和營銷也並不一定適合中國,一個英文的Idea子品牌,也造成了無法得到中國消費者認可的結果。

而在上網本市場上,由於聯想動作遲緩,也被宏碁、華碩等搶走了大量市場份額。

團隊結構弊病

在聯想內部,銷售團隊是最容易升職也是收入最高的。據聯想內部人士稱,聯想每年的目標一般很難完成,但完成目標的高管,一般會獲得豐厚的回報和更大的提升空間。

陳紹鵬等人近些年的發展即是很典型的例子。1994年加入聯想時,陳紹鵬隻是一位普通的銷售人員,被派駐西安開拓西北市場,在隻有兩人的情況下取得了極好的銷售業績。後來,陳紹鵬領導的華南區,取得了500%的銷售增長。

正是靠非常規增長的銷售業績,陳紹鵬如今已經成為掌控聯想55%營收的最重要高管。其實,從楊元慶、劉軍、夏立等人的身上都能看到這種個人發展的脈絡。

但是,曲曉東認為,這也造成聯想的高管團隊人員構成過於單一,成為銷售人才的大本營,難以容下其他類型的人才。正是由於這種原因,聯想在收購IBM PC之前的一些年裏,幾乎沒有任何空降的高管。而收購IBM PC之後,空降聯想的PC業務出身的戴爾高管,仍然難改其團隊結構單一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