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團隊製度化:如何通過製度建設打造完美團隊(1)(2 / 3)

關於這一點,企業界和學術界似乎很少認識到,人們在討論企業家問題的時候,往往將企業家理解為單個人,甚至就是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在現實中,企業家的存在實際已經是另外一種景象:許多有成就的、生命力強盛的企業都十分注重企業家團隊問題,企業家已決非僅僅是個人。如果不是如此,我們就難以看到當今眾多的百年公司的存在;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看到作為個人企業家的顧雛軍等一係列著名人物的紛紛離去。

顧雛軍等無數企業家的失敗命運已經說明了一點,那就是當個人成為企業的“生死符”的情況下,這個企業家往往是短命的。因為在當今這個充滿不確性的市場經濟社會中,任何個人的天才終究難避瞬間的失誤,而這種失誤一旦沒有一個很好的製度加以彌補的話,就可能造成企業和企業負責人的全盤失敗。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隻有借助團隊的能力和智慧,個人的能力才可以變得戰無不勝。

(三)企業家團隊製度的基本內涵

現代市場經濟要求企業家形成一種團隊製度參與市場競爭活動,規避風險,通過團隊的價值提升實現企業和企業家的終極價值。

1.企業家團隊製度是一種自組織製度

管理學家卡特森伯奇和史密斯認為:團隊是指擁有共同的目的、目標、工作方法且以此自我約束、對其他隊員負責的一小群人。企業家團隊是一種自組織形式。所謂自組織就是一種因社會關係而自發自然形成的人群團體,其組織成員的構成是一個相互接納的過程,每個人都是自願地加入這個組織的,組織內部的管理者不是獨裁者,而是平等協商的領導。“團隊領導是從一個團隊成員的角度進行工作的”。一個企業的高管層,如董事會成員,經理層班子,如果除了按法律製度和公司章程等規章組成一個企業經理團體之外,還能自覺自願地組成一個相互配合、平等協商、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組織,則我們稱之是企業家自組織,也就是企業家團隊。

企業家團隊還是一種自組織製度。這就是說,企業家團隊必須形成既定規則,並不是什麼人想改變就可以改變的。因為人都具有機會主義傾向,一旦組織形成之後某一個人擔當了領導重任,他就有可能繼續強化這種領導權利並使之沿襲下去,這樣,自組織的特性就會消失,團隊就會逐漸蛻變為傳統的行政組織。在這種情況下,團隊就需要有一種自動抵抗這種蛻變的機製,使任何解體團隊功能的企圖都成為不可能,這種機製就是自組織製度。企業家團隊就存在這樣一種製度,它使得任何企業的獨裁都成為不可能。如果某個董事長、總經理想借助行政組織賦予的各種職權實現企業獨裁,企業家團隊製度就會啟動自組織製度,很快地將獨裁者排除。隻有當企業家高層自組織為一個團隊並形成團隊製度的時候,成功的企業家才會存在,企業也才會得到成功的發展。

2.企業家團隊製度是一種人力資本交易製度

在企業高層管理者中,每個成員都是人力資本的載體。一個企業如果產生了企業家,則一定是這個企業有了一個由人力資本結成的團隊。人力資本團隊能夠放大單個人力資本的增殖功能,從而造就企業家或者說企業家團隊製度。

人力資本團隊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依據的是一種人力資本交易製度。這種交易體現在:一是互補性人力資本交易。如缺乏技術能力而具有管理能力的經理通過汲取具有技術能力的人力資本所有者參與自己所承擔的工作,使他的技術能力缺陷得到彌補,從而順利地達到了工作目標,這一交易過程使他的人力資本功能放大了。二是增強性人力資本交易。如兩個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企業管理者通過人力資本交易結合成一個整體去從事某項工作,其效果會大大超過單個管理者所能取得的成績。這種人力資本交易的增強效果不是簡單的算術級數的增加,而是幾何級數的增加。三是滲融性人力資本交易。即各種特質的人力資本在企業高層管理群體中相互滲透、融合,最終形成一種高能人力資本複合體,並在人力資本運行中發生裂變、聚合性反應,最終爆發出巨大的人力資本能量。

人力資本交易製度的形成還需經過以下途徑:一是企業高管層成員的默契合作須有共同認可的規則,每個人都願意合作,而且遵循彼此熟悉的規則。二是企業高管層成員的犧牲精神須得到規則的補償。三是企業高管層需要有一個人力資本交易的自動督導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