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輔助料的品質檢驗和貯存(1 / 3)

一、輔助料的感官鑒定

(一)礦泉水的感官檢驗

烹飪用水一般隻要符合飲用水的水質標準即可,需要鑒別的主要是礦泉水,因為常有不法廠家為了賺錢,用淺井水或自來水假冒天然礦泉水。

天然礦泉水是一種礦產資源,是來自地下深處的自然湧出的或人工開采的未受汙染深層地下水,以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或二氧化碳氣體為特征。礦泉水口味比較純淨,為透明液體,較耐貯存。國家標準規定,在不改變飲用天然礦泉水的特征和主要成分的條件下,允許暴氣、傾析、過濾以及去除或加入二氧化碳,但不得加入其他化學添加劑。

因此正宗的飲用天然礦泉水應是無色、清澈透明,不含雜質,無渾濁現象,並具有該礦泉水的特征口味,口感甘甜、清涼爽口,而普通水缺乏這種口感。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礦泉水,放進一根竹筷子,觀察其折光程度,並與普通水進行比較,可見其折射率較大。礦泉水的表麵張力大於普通水,將一枚普通硬幣輕放於水麵,硬幣可浮於礦泉水液麵上,而不能浮於普通飲用水液麵上。礦泉水的熱容量大於普通水,其吸熱和放熱都高於普通水,因此,冷卻較慢,加熱升溫也比較慢。

另外,優質礦泉水:潔淨,無色透明,無懸浮物或沉澱物,水體爽口而不黏稠,無異味,有的帶有本品的特有口味,如輕微的鹹味等;有的有相當大的張力,注入杯中即使漫出杯口也不外溢。劣質礦泉水:水體不潔淨,有肉眼可見的懸浮物或沉澱物,雜質也偶爾可見;色澤稍暗,極少數色澤不正,稍顯渾濁;有雜異氣味,口味平淡而不爽適,甚至有的就是自來水。

(二)食用油脂品質的感官檢驗

一般是從氣味、滋味、顏色、透明度、水分、沉澱物等諸方麵進行觀察鑒別。

1.氣味

每種油脂都具有特有的氣味,可通過嗅覺來辨別是否正常。一般方法有下列幾種:一是在盛裝油脂的容器開口的瞬間用鼻子挨近容器口,聞其氣味;二是取1~2滴油樣放在手掌或手背上,雙手全攏快速摩擦至發熱聞其氣味;三是用鋼精勺取油樣25g左右,加熱到50℃上下聞其氣味。油脂的氣味可以說明原料狀況、加工方法及油脂質量好壞。

2.滋味

每種油脂都具有固有的獨特滋味,通過滋味的鑒別可以知道油脂的種類、品質的好壞、酸敗的程度、能否正常食用等。用嘴嚐試油脂,不正常的變質油脂會帶有酸、苦、辛辣等滋味,質量好的油脂則沒有任何異味。方法是用玻璃棒取少許油樣,點塗在已漱過口的舌頭上,辨其滋味。

3.色澤

每種油脂都有其固有的色澤,根據這一點可以鑒別油脂是否具有該種油脂的正常色澤。純淨的油脂是無色透明、常溫下略帶黏性的液體,但因油料本身有各種色素,在加工過程中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顏色。油脂色澤的深淺,主要取決於油料所含脂溶性色素的含量、油料子粒品質的好壞、加工方法、精煉程度及油脂儲藏過程中的變化等。從感官上看,正常植物油色澤,除小磨香油允許微濁外,其他種類的油脂要求色澤清淡、清亮透明、無沉澱、無懸浮物。國家標準規定色澤越淺,質量越好。

4.透明度

品質正常的油脂應該是完全透明的,如果油脂中含有堿脂、類脂、蠟質和含水量較大時,就會出現混濁,使透明度降低,一般用插油管將油吸出用肉眼即可判斷透明度,分出清晰透明、微濁、混濁、極濁、有無懸浮物、懸浮物多少等。

5.沉澱物

油脂在加工過程中混入的機械雜質(如泥沙、料坯粉末、纖維等)和堿脂、蛋白質、脂肪酸、樹脂、固醇等非油脂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沉入油脂的下層,稱為沉澱物。品質優良的油脂應沒有沉澱物,一般用玻璃管插入底部把油脂吸出,即可看出有無沉澱物或沉澱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