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辣椒的快意演繹
辣椒在暮春和初夏的陽光裏嗖嗖猛長,一天一個樣,半人高,碎花落,一群乖巧伶俐的小辣椒們在枝葉間探頭探腦,唧唧喳喳,交頭接耳。過了立夏日,辣椒們就出落得一個比一個水靈生動和美豔絕倫,或青綠或醬紫或鮮紅,一串一串,在輕風裏搖曳。
但是,到了廚房裏,情形就變了,辣椒被推到前台展示自己容貌的機會並不多,辣椒通常就是個被使來喚去的丫鬟的命。辣椒的尷尬,在於其無論切絲還是切片,大多隻能作為配料,作為調味品,掩蓋在主題後麵,常常淪落到被熟視無睹的境地。即使是炒一碟辣椒絲,也是要加上幹子絲配伍,才能出場。然而辣椒出人頭地、獨當一麵的機會並非完全沒有,炒辣椒片、辣椒癟,就是全部由辣椒來演繹,唱絕對主角。
青辣椒過一下水就洗幹淨了,握在拳眼裏,按住蒂柄朝裏輕輕一推,再抽出來,就將子芯拔盡。隨手一刀拍成碎裂的片,入油鍋炒,加蒜片、豆瓣醬,再放點鹽、糖和醋,略燜片刻,裝盤前勾點水澱粉,就是炒辣椒片。如果辣椒沒有被拍裂,而是完整地下鍋煎倒,再放鹽、醬、醋等調料修理,就是炒辣椒癟。辣椒癟極能開胃口,光是用那湯汁淘飯就吃得風卷殘雲,別的菜可以免了……當你在一個近午的時分走進某個村頭,突然聞到那種混合著辣椒的焦香味、醬板味、醋味的特有氣味飄來,腹中饑腸一下轆轆轉動起來,就會忍不住咽一口唾沫。
由家常味的辣椒癟再到虎皮青椒,技術提升上並沒有太大的坡度……區別隻在於,虎皮青椒由於外形的略微改變,又冠以雅稱,就輕易地獲得了出入家廚和店堂食肆的通行證,而有著土土名字的辣椒癟卻注定隻能情屬農家的粗瓷大碗,在小蟬新蝶的江南的鄉村演繹美妙時光。對於嗜辣者來說,無論辣椒癟還是虎皮辣椒,都是至尊級美味,因為這道菜中辣椒不再是調味品,而是風騷獨領快慰口舌。
有人說過,對一個廚師的驗證,就看他能否做好虎皮青椒,這是因為在初夏的餐館裏,虎皮青椒這道菜最容易被客人點到。其實,要讓我說,能把一盤辣椒癟炒得山清水秀,整治虎皮青椒自是不在話下。好廚師做出的虎皮青椒,斑碧綠透,身形苗條,像是一根根翠玉手指般清秀可人,的確既可口又風雅。
所謂虎皮青椒,就是青椒燒出後,表皮上附有均勻密集的白灰色虎斑花紋,菜型別致而不失自然,氣味鮮香,口感綿嫩而不爛。餐廳中的虎皮青椒大多是先將青椒入油鍋炸,炸出表皮的花紋,濃香撲鼻且又好看。在家裏做虎皮青椒,則是先將青椒放鍋中幹煸,不著一點油星,失去水分的青椒除了變蔫,表皮還出現焦斑。此時加入色拉油,加點水,刺啦一聲熱氣升騰,冷油冷水遇到熱鍋迅速被青椒吸收,青椒就薄皮膨脹,內肉收縮,皺紋劇增,即刻呈現出虎紋效果。然後,如同烹辣椒癟一樣,加入一應作料燒出來,那些斑斑點點的色澤,看上去尤讓人食欲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