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笑也是一種功法(1 / 1)

請君處世多含笑,笑是精神大補藥。專家們認為,能除憂鬱、保持心情舒暢的最好方法是開懷大笑。笑對人體內各種分泌及化學物質變化會產生明顯影響,可以減少人在精神上的種種不愉快。“每日笑一笑,醫生不必要”。

日常生活中即使憂心忡忡,若能麵生笑容,則心地頓覺開朗,憂愁即刻煙消雲散。因此,喜笑也是一種功法。昔儒、釋、道各家對此均有推崇。諺曰:

一儒一道一釋流,三子各話萬千秋,到底說了什麼話,一字真言“笑”不休。

可見一個“笑”字,對各家氣功密旨作了高度概括。需要指出的是,練氣功最重內藏,因此這個笑不是哈哈大笑,而是“腮旁常帶三分笑”,笑藏於麵,這是指喜樂於氣功初級階段而言。若在練功時體會到舒適、輕安之感,又可導致氣功向高級階段發展。

《太平經》中說:故樂者天地之善,氣精為之以致神明,故靜以生光明,光明所以候神也,故能通明……且得長生久視。另外,當練功達到一定程度後,體內充滿了中和之氣就會“喜從心生”,即使艱難困苦的環境,也不能奪其喜樂。

佛家禪密功法中有展慧中,展慧中與鬆會明,上下配合而同步,陰陽交泰之後,即可“體酥、心融、樂陶陶”。這種樂與愁眉苦臉相反,把眉頭舒展開,有笑意,這種笑,是出自內心的笑,不是斤斤於肉體的某一部位及其笑的廣度,“似笑非笑”;而是在精神方麵,是發自內心的笑及其深度,是“笑以內心起的笑不休”——笑得開心,笑得永恒。這種喜和樂,不假人為,更不是做作,而是自然產生的。這一境界並非高不可攀,隻要功到自然成,喜笑便可自心生。

幾年前,筆者曾在《衛生科普》雜誌上發表過一篇《笑》的詩,現轉摘如下:

笑一笑,十年少,

勝過大補營養藥,

免費藥物自身采,

走遍天下難買到。

如同一日要三餐,

笑伴生活怎能少?

世人應知其中妙,

欲求長壽多含笑。

練氣功的效果,始終離不開陰陽交媾這一原理。人之易犯病,皆因陰陽不能調和之故。練氣功求天、人、地相通,即所謂“天人合一”。天地二氣上下往來交合,即所謂“陰陽交媾”。許多練功家講究赤腳練功或僅隻是穿布底鞋練動,以使人體更好地與天、地氣相通。

現代人由於文明程度越來越高,穿的是皮鞋、橡膠鞋,競的是水泥或柏油路麵,住的是幾層幾十層的“空中樓閣”,在室內腳下踩的又不外是水泥、地板、地毯之類,使我們的腳掌肌膚無法與泥土直接接觸,這就是意味著人體與地麵的絕緣性增相。這種陰陽交流受阻,上下不能溝通,雖然從頭頂百會穴收入大量的正電荷流入體內,但全身電流蓄集無法注入地下,就形成了正陽與負陰分離,因而使練功者不能取得很好的成效。正是由於人體不易接受屬“陰”的地氣,而屬“陽”的天氣在我們體內則處於偏盛狀態而無法下泄於地底內部,以至陽盛而陰衰,陽常有餘而陰常不足。是以今人多罹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神經官能症及頭疼失眠等等,此皆陽亢陰衰之故也。

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地球表麵存在著大量的自由電荷,在大地與電離層問形成靜電場。天氣好時,離地麵1米處,電位差達125伏特。我們的祖先——原始人,他們是赤腳於土地上行走的,正電荷通過人這個導體流入地下(正電荷是通過腳掌肌肉裏的神經末梢流入地下的)。現代人早已不再赤腳,且城市中泥土地麵亦越來越鮮見,人已不再成為正負電荷交流的媒介,我們接觸地球內負電荷的機會越來越少,而來自我們頭頂的正電荷又於我們體內愈存愈多而無法通過腳掌流入地下。因此,現代人之所以易患許多“文明病”,原因就是因為我們腳下的“絕緣性”!

國外有人計算出,人在鋪著油漆布的地板上走路時,正電荷電位竟高達數千伏特,即使是躺在床上蓋一條被子睡眠時,正電荷電位差亦有700伏特。

因此,練功的人,欲求練功更有效,欲防陽盛陰衰之偏差發生,最正確的方法應當是:赤腳在泥土地上練功。實在不能赤腳,亦隻穿布底鞋。對於專練陽剛之氣的內壯功法的人來說,更是必須在泥土地上赤足練功,以利與地陰交流,求陰陽凋合,防止失偏。

那麼,如何消泄過多的正電荷(陽)呢?最有效的辦法,乃是使人體內部陰陽保持平衡。陽亢之人,平時更須多多在暇時於庭院的土地、草地上赤足行走;健康之人,平時多在庭院、公園的泥土地上赤足行走或練功,亦不失為一樁健身娛心的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