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氣功與奇經八脈(1 / 2)

人身有正經12條,奇經8條。8條奇經脈就是: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這8條奇經脈與內丹功夫有密切關係,因此明代李時珍對《奇經八脈考》加以論述。他指出:“八脈散在群書者,略而不悉,醫不知此,罔探病機;仙(指長壽者)不知此,難安爐鼎(即不知丹田所在)。時珍不敏,參考諸說,萃集於左,以備仙、醫簽蹄之用雲。”

醫學研究證明:在母胎時任督兩脈是通的;一出母胎,上斷於口,下斷於肛門。氣功就是返到胎兒任督二脈相通,此二脈一通,百病背可消除。

關於奇經八脈的重要性,李時珍借用張紫陽的《八脈經》中的話說:“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放能得道。”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采之惟在陰趼為先,此脈下起腳跟,上行咽喉,而至於目,通足少陰腎經脈以達湧泉。平素世人此脈常閉,練氣不得法者,此脈亦閉,其氣始終周旋於後天之息中。若養生功深,則先天真氣必出而衝破此關:一吸上通泥丸,一呼下達湧泉。

而陰一脈,散在丹經,其名頗多,曰天根,曰死戶,曰複命關,曰酆都鬼戶,曰死生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湧泉。倘能如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竊,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尻脈周流於一身的貫通上下,和氣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裏花開。所謂天根月窟閉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得之者身輕體健,容衰返壯,備昏默默,如醉如癡,此其驗也而,要打通八脈,首先要打開任、督兩脈。李時珍又指出,因為“任督兩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之升降之道,坎離水火交媾之鄉”。通過練精化氣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脈,然後再打通其他6條經脈。這項要求是在練神化氣大周天中實現的。

道教內丹功夫認為後天的奇經八脈全都關閉,先通過練精化氣小周天打通督脈,然後再打通其他6條經脈。這項要求是在練神化氣大周天中實現的。但是大周天過程中精氣的通達路線還因人而異,有沿八脈走的,也有隻在其他一、二條經脈上走的(如在帶脈上左轉36,右轉36),甚至也有可能沿12條正經中的某幾條經脈走的,這都算大周天。

在祖國醫學經典中,已經揭示了奇經八脈的循行與病候,其中總結出八脈交會穴。為便於練功者循經取穴,對症施治,列八脈交會穴見下表:

經脈肺小腸脾膽腎膀胱心包三焦;

穴位列缺後溪公孫臨泣照海申脈內關外關;

通脈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

氣功療法的原理與祖國醫學的經絡學說密為不可分。八脈交會穴對練氣功自我健身者,同樣也有參考價值。

在通常情況下,平常人體內的奇經八脈是閉而不通的,練功有素者才能打通。待八脈全通,即四通八達,此時全身氣血,流行無滯,疾病就無從發生。

醫學研究證明;人體內有兩大係統——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這兩大係統是專門控製全身各部分的活動的。練氣功就是改善這兩大係統,並使它們處於最佳功能壯誌。內分泌係統大多以腺體的形狀存在於人體內,例如位於顱骨之內的腦下垂體為“內分泌腺之王”。還有位於喉頭之下,氣管上端的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古代氣功家在醫學尚不發達的情況下,把構成內分泌係統的器官,籠統的稱為上、中,下丹田、作為練功時的意守部位,從現代科學水平來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如能按此要求練功,確能收到防老健身之效。現介紹幾法:

1.腦下垂體刺激法

腦下垂體為內分泌之王,位於顱骨之內,大腦下部塗處,為按摩所難達之處。故用刺激的方法,引起“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