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從物欲中解脫出來(1 / 1)

財迷心竅,可以使人走上犯罪。貪色過度,可以使人氣血兩傷。私欲給人們帶來的損害太大了!因為得一望十、得十望百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成年累月的被私情私欲牽著鼻子到處奔波勞碌,在這樣無止境的妄念私欲的支使下,就會既不管他人的死活,也不顧自己的性命,所以終有一天,或違犯國法,或因傷害他人,或因操勞過度而損身傷命。

欲是煩惱因。當一個人的精力分散的越多,其形體受到的破壞也越大;越是關心身外的物欲,越是容易成為物質的俘虜。是的,一個德行不好的人,難以收到外界良好的信息;同樣道理,一個利欲熏心的人,是不可能練出真功夫來的。須知,一切修養皆以斷欲為主。人如能斬情斷愛,剩下的便是如何斷除物欲,這是難以做到的,所以才有必要付出巨大的犧牲。對練氣功的人來說,這隻是一個最起碼的要求。

那麼,怎樣從妄念私欲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呢?唯一的辦法,就是盡量讓天性主宰自己的心理活動,多做對公眾、對他人有益的好事,絕對不做有損於公眾和他人的壞事。做這樣的好事,心情就會坦然、愉快,坦然愉快就可以促進身體健康。把做這樣的好事看作自己的職責,這樣就不會因得到了榮華而高興得發了瘋。不做有損於公眾和他人的壞事,就可以避免因之而產生的驚恐煩惱、憂鬱悲傷等情誌波動。

如果說練氣功有什麼訣竅的話,以我之見,那就是認識到物欲對人體的危害,下決心清除雜念對肌體的幹擾,把心從平日追求物欲的散亂中,收回到自己的腹腔裏來,向物我兩忘的境界靠近。正如佛經所言的那樣:無欲則剛。做到善養此心而居處安靜,無所懼懼,無所欣欣,婉然從物而不爭,與時變化而無我。如能常想來時空手,去亦空拳,那麼,有什麼心緣收不回,有什麼瓜葛割不斷。明此理,練功得真諦有何難。

人們在練氣功時,很容易學會“緊”,而做“鬆”則不夠。鬆的程度愈深,氣功的效力就愈高。放鬆的時候是在出氣時,先由外形的肌肉放鬆,如肩、手、腳、胸、腹等的放鬆,而逐步達到全身內部精神放鬆。鬆則血流暢通,不發生倦乏,不耗費體力,神態安穩,心情愉快。

在全身放鬆中,小腹放鬆更為重要,手足用力時,小腹需要抽緊。反之,小腹放鬆,則手足就不用力。小腹放鬆,血液下降,消除頭腦充血,可使神經細胞鬆馳,情緒就不緊張。小腹放鬆後,讓它暫時停止不動,繼續保持鬆馳狀態,鬆上加鬆,當然鬆的程度就更深。同時,小腹應當進行有節奏而緩和的起伏運動,使腹腔內的血液循環,不淤積呆滯,且要隨時注意小腹的運動,以使思想集中。

所謂放鬆,是指在要求姿勢正確的前提下,使各部肌肉最大限度的放鬆,做到鬆而不懈,緊而不僵。練功者體會到全身舒適,輕鬆自然。

常用的是三線放鬆法,就是沿前麵、後麵和兩側三條線,依次配合默念“鬆”字,進行放鬆。

不論采取臥式、坐式或站式,擺好姿勢後,即應使情緒安定下來,然後分三條線依次放鬆各部位,程序如下:

第一條線頭部二側→頸部二側→兩肩→兩上臂→兩肘關節→兩前臂,兩腕關節兩手背十個手指。然後意守中指端1~2分鍾。

第二條線(前麵)麵部→前頸部→胸部→腹部→兩大腿→兩膝關節→兩小腿→兩腳背→十個腳趾。然後意守大拇趾端1~2分鍾。

第三條線(後麵)後腦部→後頸部→背部→腰部→兩大腿後麵→兩膕窩→兩小腿後部→兩腳跟→兩足底。然後意守足底湧泉穴3~5分鍾。

按照上述線路,先把注意力集中一個部位,然後默念“鬆”,使該部位放鬆,接著注意下一個部位,再默念“鬆”,如此循序而下。先從第一條線開始,依次為第二條線、第三條線。每放鬆三條線為一個循環,接著意守臍中,靜養3~4分鍾,每練一次功,可以放鬆2~3個循環,需時約半小時。每次放鬆幾個循環,需時多久,仍須視各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初練時可少些。

放鬆的順序是自上而下,從前到後,從外而內的逐步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