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綜合新聞、又叫綜合消息,它是反映帶有全局性綜合情況、動向、成就和問題的消息報道,常常把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活動和事例,圍繞同一個中心概括起來加以報道。
(3)典型報道、又稱經驗消息,它是對學校某個部門、地區或單位在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所取得的新經驗的報道。通過典型報道,可以帶動全局,指導一般。
(4)新聞述評、又稱評述消息,它是介於消息和評論之間的一種新聞體裁,兼有消息和評論兩種作用。它常常是在事件告一段落或發生轉折時及時地加以報導和介紹,在訴說事實的同時,分析形勢,研究動向,指出發展趨勢等。
(6)特寫新聞。這是一種特定的手法,就是采用放大和再現的電影近鏡頭手法,去描寫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消息報道。特寫新聞往往抓住事實中一兩個有意義、有情趣、有影響的要素或片斷加以再現和放大,重點寫一兩個畫麵,向人們展示事件的一點或一個橫剖麵。
2.新聞的特點
目的明確,有的放矢。
反映迅速,時效性強。
內容真實,準確無誤。
語言精練,篇幅短小。
新聞在形式上以靈巧見長,因而篇幅短小;語言精練,多不過數百字。
新聞內容及結構形式
一條完整的新聞消息,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尾五部分。
1.標題
標題是新聞的眉目,是新聞內容的精粹所在。標題是新聞給讀者的第一印象。標題別致,舊聞也會增色;反之,新聞也無光彩。
新聞的標題有正題、引題和副題等形式。正題是標題的主體部分之一,一般概括標題的主旨,點明立意之所在。引題和副標題則是介紹背景、烘托氣氛,或對正題予以補充。寫好新聞標題,需做到:準確,符合新聞內容;鮮明,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和新聞價值;生動,新鮮活潑,具體形象,最好帶點文采;簡練,用較少的文字概括和包含較多的新聞內容。
2.導語
導語就是消息的開頭,它要求用簡明扼要的文字,寫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鮮、最精彩的事實,揭示全文的主題思想,以便使讀者了解主要內容,並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導語是從事實中提煉出來的精華部分,具有統領全文的作用,因此,有人稱之為“消息中的消息”。導語的寫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直敘式。就是用最簡練的語言,扼要敘寫新聞中最主要的事實,給讀者以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一目了然的印象。直敘式導語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寫法。
(2)設問式。以設問開始,把新聞消息裏所要解決的問題或所要介紹的經驗更尖銳、更突出地提到讀者麵前,以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深思。設問之後立即用事實作出回答。
(3)描寫式。文章一開始就針對消息內容中富有特色的事實或有意義的某一側麵,用簡潔的筆調勾出它的形象,從而給讀者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4)評論式。新聞的開頭就對所報道的事實進行精辟的、畫龍點睛式的評論,以揭示事物的性質、特征或作用。
(5)結論式。它把新聞事實的結論或結果,一開始就寫出來了。
(6)對比式。運用對比或襯托手法,把作者要說的事實和觀點鮮明地突出出來。
(7)引用式。引用新聞中主要人物的精辟的語言,點明消息的中心或意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然,導語的寫法還有其他一些,這裏不再一一介紹。總之,導語要寫得具體、肯定、準確、生動活潑。引用新聞中主要人物的精辟語言,點明消息的中心或意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主體
新聞的主體接導語,圍繞著立意展開全部內容,圓滿地回答導語中提出的問題。主體運用的材料要充實、具體,易有典型意義。新聞中的五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和原因,都要有所交待。消息的立意要集中,一則新聞隻有一個中心,說明一個問題,敘述一件事情。一篇消息的質量如何,關鍵在於主體部分寫得如何。因此,寫一篇消息時,主體部分必須著力寫好。
主體的結構形式,有時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即時間的先後,一步步進行交待;有時按邏輯順序,即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層次,先講概貌,後講細節,先講主要材料,後講陪襯材料。
不論用什麼方式來寫主體部分,都要盡量使得內容充實,層次分明,詳略得當,另外,應注意主體與導語的文字不能重複,導語說過的話,主體不要再說。
4.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是指新聞中關於曆史、原因的說明和環境、氣氛的描寫。它的作用是說明事情產生的條件、消息的性質和意義。它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消息的內容,增加消息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背景材料從具體作用上分,有許多存在情況。
(1)對比性材料。就是對事物進行前後、左右、正反的比照以突出新聞事件的重要意義,或闡明一定的主題思想。
(2)說明性材料。介紹新聞事件的曆史狀況、地理環境、政治背景、發展變化以及其他種種客觀條件、主觀因素等等。把新聞事實講得全麵深刻而又恰如其分。
(3)詮釋性材料。介紹人物的出身、經曆,產品的性能、特點、使用方法以及解釋一些專用術語、技術性知識等,以幫助讀者理解內容,增長知識。
5.結尾
結尾是消息的最後一句話或一段話。好的結尾能加深讀者對主要事實的感受,讓讀者得到更多的啟發和教育。但並不是所有消息都非有結尾不可。如果主體部分已交待清楚,則不必再加,否則會畫蛇添足。
學校廣播站通訊稿的寫作
通訊是比新聞更詳盡、生動的新聞體裁。通訊被譽為報刊的一顆明珠,是報刊、廣播常見的一種文體,它比新聞、消息更詳細、更生動地報道客觀事實和典型人物。
通訊的分類和特點
1.通訊的分類
通訊的種類,依據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法:從篇幅上可以分為長篇通訊和小通訊;從形式上可以分為文藝通訊和新聞通訊;從內容上可以分為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概貌通訊、主題通訊和新聞故事等。
2.通訊的特點
(1)新聞性。通訊應迅速反映現實生活中湧現出來的新人、新事、新風貌、新經驗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報道。要具有真實性、典型性。通訊所反映的客觀事實,應注意材料真實,甚至細節描寫也不能失真。另外,還要注意選取典型的材料,要有代表性。
(2)文學性。通訊往往運用描寫、烘托、渲染和抒情的文學手法,繪聲繪色地反映典型的人、事來增強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3)評論性。通訊對所寫的人、事要發表議論,作評價。這種評論緊扣人物、事件進行,寓理於情,以情動人。
通訊的結構部分
通訊的結構一般可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導語、主體和結語”。
導語,即通訊的開頭。其寫法靈活多樣,但是一般要求以簡明的語言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緣由。
主體,就是通訊的內容部分。這部分內容可按事物發展的進程安排,以時間的先後順序展開情節,又可按事物的性質寫,在同一主題的統率下,並列寫出幾個不同的側麵。
結語,即通訊的結尾。在寫法上比較靈活,沒有定義。
通訊的表現手法
1.敘述和描寫相結合
在通訊工作中,要注意把敘述和描寫相結合,這樣才能敘述清楚,給讀者展開生動的畫麵,讓讀者在這種畫麵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議論和抒情相結合
適當地運用議論和抒情,不僅不違背新聞報道的基本要求,而且還能使通訊主題深刻,人物鮮明,文筆生彩。
通訊稿的寫作要求
1.主題要明確
有明確的主題,取舍材料才有標準,起筆、過渡、高潮、結尾才有依據。
2.材料要精當
按照主題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選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寫進去。
3.事人關聯
寫人物通訊固然要寫人,就是寫事件通訊、概貌通訊、工作通訊,也不能忘記寫人。當然,寫人離不開寫事。離開事例、細節、情節去寫人,勢必寫得空空洞洞。
4.角度新穎
寫作方法要靈活多樣,除敘述外,可以描寫、議論,也可以穿插人物對話、自敘和作者的體會、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稱的報道形式,也可以寫成第一人稱的訪問記、印象記或書信體、日記體等。
通訊所報道的新聞事實,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反映,諸如正麵、反麵、側麵、鳥瞰、平視、仰望、遠眺、近看、俯首、細察……角度不同,印象各異。若能精心選取最佳角度去寫,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寫得別具一格,引人入勝。
學校廣播站的管理規定
學校廣播站是校園重要的輿論宣傳單位,是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學校廣播站在校園日常工作中更多情況下發揮輿論宣傳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輿論監督的作用並不明顯。
由於學校廣播站一般不參與學生的管理,而是隻專注於校園文化方麵的工作,因此在校園文藝活動中可以做到更加專業,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可以發揮較大作用,是文化建設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必須加強學校廣播站的管理。
學校廣播站的管理要非常具體而周密,現提供某學校廣播站的管理規定,以供參考。
學校廣播站的管理規定
第一章 組織紀律
1.凡廣播站成員應遵守學校的相關規章製度及廣播站內部的管理製度。廣播站成員必須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主動做好本職工作,無特殊情況不得私自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