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快與準的關係
隻有“準”,才可以不必考慮再花時間檢查。而“快”是平時訓練的結果,不是考場上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們在閱卷中曾遇到這樣一個情況:一個應用題列出函數式求最值並不困難,但是不少同學一開始列式時就把二次函數的係數算錯,後麵盡管有正確的解題思路,又花了不少時間,也基本上得不到分。
其實隻要把速度稍稍慢下來,大多數同學都會得出正確結果。所以,適當地放慢一點,就會準一點,尤其是選擇題、填空題,不是全分就是零分,更應強調一個“準”字。
難題與容易題的關係
拿到試卷後一般按題目順序作答,在遇到“卡殼”題時,不要打“持久戰”,可以先放一下,等後麵能做的題做完後再回頭考慮。在考試中要做到“看到容易題不放鬆,看到難題不膽怯”,冷靜解答,爭取得分,發揮出應有水平。
4.培養學生應考能力的方法
考試,是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如何的一種方法。由於目前在評定學習成績和確定升學上都是將考試的分數作為重要依據,所以學生、老師和學生家長都十分關心考試。考試分為學識考試和學能考試兩種形式。
學識考試,是考查學生所學全部知識的考試。它注重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測試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目前我國中學畢業考試基本上屬這種形式的考試,以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中學階段所學的知識,是否具有中學畢業的資格。
學能考試,是考查學生學習能力和潛力的考試。它注重對考生的獨立思考、邏輯思維、分析綜合等能力的考查。
除了學識、學能的考試外,考試本身也是對考生的心理健康、應變能力、承受能力的一種測試。
加強自我控製
考試期間,考生的心理狀態變化迅速而且複雜,稍不注意,會導致“一時失誤,後悔莫及”,因此注意自己心理的變化,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控製,是考好試的重要一環。
許多同學,在考試的前幾天表現出煩躁不安的情緒,書看不下去,玩又沒心思,拿起語文,想起物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考前焦慮”。
考前焦慮是影響考試成績的第一個原因,危害很大。它不僅影響這一次考試成績,而且會分散學生注意力,抑製學生的學習創造性,破壞良好的學習習慣,降低學習效率,從根本上損害學生的學習效果。
考前焦慮部分是由懼怕失敗的心理造成的,特別是如果平時不注意心理衛生的鍛煉,不夠開朗,還會由懼怕一次失敗進而到懼怕整個前途的失敗;也有一部分是由自卑心理產生的。在潛意識中,認為不管怎麼努力,都不可能考好,因為自己在客觀和主觀上有很多欠缺無法克服,比如,不如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不如學習輕鬆的同學等等。
由於有自卑心理,興奮點往往集中在“如果考不好,會讓別人看不起”上,思想壓了一個又一個沉重的包袱;也有的同學產生考前焦慮是因為精神容易緊張。有這種心理的同學,晚上六點鍾看電影,下午四點鍾就什麼事也幹不下去,俗話叫“收不住心了”。
消除考前焦慮最重要的一條是樹立自信心,自信“自己不那麼容易失敗”,“我不比別人差多少,同樣的人,他行,我也行!”“即使下一分鍾考試,這一分鍾我依舊泰然自若。”這裏我們要強調一點,建立自信心隻能依靠自己,在這件事上,別人是不能代替自己的。
除考前焦慮之外,還有幾種情況容易對考生造成心理幹擾,需要考生及時自我控製。
(1)反饋幹擾
反饋幹擾指的是考試期間容易發生的心理反應。一門課考完之後,許多同學喜歡對答案。這種反饋對考生的情緒影響極大。有的考生會因考試出現錯誤產生自責心理造成情緒低落,影響下一科目的考試。這種情況下,就要克製急於知道成績如何的心理,堅決回避反饋。
(2)考場幹擾
考試,尤其是大型考試,考場氣氛嚴肅,空氣緊張,對考生心理有明顯的幹擾。許多考生隻要一坐進考場,甚至他坐的就是他平時上課的座位,他也會心跳加快,難以平靜,影響考試。
這種時候需要考生進行自我控製,把考場想象成自習室;試卷一發下來趕緊讀卷,一般第一眼看到的試題是自己會做的題,就容易較快地平靜下來;如果看到的第一題還一時看不出解法,那麼隻瞟一眼就趕緊看下一道題,從會做的題開始,用一點的勝利,穩定心理帶動全麵的勝利。
(3)家庭幹擾
許多中學生的家長對考場心理問題不注意,有的也不了解考場心理的影響,往往比較多的從考試分數著眼。上次分數不高的,則要求這次非考好不可;上次分數高的,則要求這一次可不能落下,落下來太丟人等等。
作為家長固然是從良好的願望出發的,但是這會給考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特別是當“反饋幹擾”出現時,這種幹擾就會使考生一蹶不振,全線崩潰。
做父母的最好不要製造這種幹擾,但是當這種幹擾出現的時候,考生應當能夠進行自我控製,不要理會那些說法,而按原定計劃繼續應考。為了預防考試期間這類幹擾的出現,考生可在平時向家長說明這些道理。
(4)自我幹擾
考試中遇到難題會挫傷考生積極性;讀卷時感到難題較多會增加考生心理負擔;考場中有人交卷出場也會增加考生的緊張心情,所有這些情緒,在考場中隨時都可能產生、滋長。這些由於考生自我意識而產生的幹擾也可影響考試。這時候考生應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控製能力。
搞好考前複習
考前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能協調好各科的複習時間和複習內容。語文、英語、政治、數學、物理、化學,門門要考、門門要看,可時間就那麼多,一時不免手忙腳亂。應對的辦法是根據時間的多少和自己各門功課的好壞,安排一個複習計劃。
複習時各人的方法不同。但是,這時再從頭到尾地按部就班地複習,時間不允許了。每次考試前,考前複習都是不看課本和參考書,而是寫一份考試課程的提要,根據自己的回憶,把重要的概念、公式、難點、學習心得、解題技巧一一寫出來,按學科本身的體係排列。
當他可以把這門課的每一部分都能回憶出來寫清楚,他就感到考試有把握。然後,把寫提要時發現的弱點,提出來看看,重點複習;或者針對這些弱點找來一些習題,量要大,題要難,自我訓練一下。這樣的考前複習花的時間不多,效果往往比較好。
掌握考試方法
首先,要冷靜沉著地讀卷,一絲不苟地把全部考試試題看一遍,正確理解題意。如果發現有不明確或不理解的試題,應立即舉手請教老師,讓老師講清楚。
然後,從整體上看一看,全卷共有幾種類型的題,如:概念問答題、計算題、判斷正誤題、選擇題、論述題等,每一題可給多少分,這樣以便分配考試時間,占分數多的試題可考慮先做。
試題並不要按給定的順序解答,因此可以從最容易做的題目做起,這樣可以增強信心,自己掌握的知識可以完全反映到試卷上。如果在做的過程中,遇到了難題,一般三五分鍾還不知從何入手,這時就要放下這道題,先做後麵的題。
等其他題做完了,有時間再回頭做這一題。碰到難題如果不跳過去,就不僅耗費了有限的考試時間,還可能弄得後麵會做的題也沒時間去做,而且會挫傷自信心,增加緊張心理,出現思路阻塞,以至使本來會做的題也一時不會做。
最後,隻要時間許可,一定要從頭到尾檢查一遍。檢查時不應用原來的解法,而應當用別的解法來檢查;或者把答案代入試題進行驗算。
不過,檢查中發現錯誤後一定要反複推論,確認是錯了,才在試卷上修改原先的做法和答案。因為,第一次做時,往往比較準確,錯誤率較小。有時候,有的同學在檢查時反而改錯了,其原因就在這裏。
如果考試時間已到,還有試題沒有做完,可盡可能地把簡約解法和答案寫上。此外,答卷字跡清晰整齊、卷麵幹淨整潔也是十分重要的。字跡潦草不可辨認,卷麵亂七八糟,閱卷老師也無法給你判卷評分。
總之,在考試進行過程中,要從容不迫、沉著冷靜,主動而有效地安排時間,保持良好的應考狀態,就可以考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5.提高學生考試能力的方法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培養良好的能力,無論是從課堂學習還是考試方法都要求學生掌握更好的方法,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考試能力呢?
審題細心,想好再做
做每一個大題前,首先要看清題目要求,按要求去做,切忌不看要求按經驗行事。如隻列式不計算的計算了、用方程解答的應用題卻用算術法做、選擇題要求選序號偏偏選答案。
具體做某一個題時,要牢記:題讀三遍,做題關鍵。必須認真審題細心觀察,切實把題意弄懂,特點弄清弄明。要做到想好再做,切忌“張飛”式做題。特別是應用題,更應該多讀多思,遇到新問題要善於思考,想辦法解決,讀題時留下痕跡,促使自己多讀題。
精力專注,快速答題
考試測驗是有時間限製的,這就要求學生做題時必須精力專注,不能分心而東瞧西看。對於一個題,如果想好會做了,應快速動筆解答,切忌磨磨蹭蹭,耽誤時間。
“時不待我”,每次考試,總有一部分學生是前鬆後緊,致使做不完或無充裕時間檢查,21世紀是速度至上的時代,誰贏得時間,誰就會獲得勝利或成功,所以作為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速度訓練,使學生有時間觀念
處理靈活,學會放棄
試題中有難題是正常的,對於部分學生來說,個別題不會做也是正常的。這就要求學生做題不要一味求全求美,首先遇到陌生題或難度題,學會靜心思考,三思而無果,應學會暫時放一放,先做會做的題,保證會做的題都做對。如時間允許再研思難題,事實表明,能把會做的都做對也會取得好成績。
確實不會做的題,教育學生要學會‘棄’,不要因為一個分值不高的題而浪費時間,致使會做的題做不完或沒有時間檢驗導致丟了夫人又折兵,如果這樣失去的就多了,是因小失大,這叫不會考試,這樣的學生不是聰明學生,這種做法是不可取。聰明的學生會努力提高考試效果,保證在規定時間內把會做的都做對。
提高認識,主動檢驗
檢驗是考試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取得好成績的保證,這一思想必須讓學生認可。總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做完題就萬事大吉了,不檢查,不驗算,致使試卷發下來之後,麵對錯誤和不理想成績而難過。不認真主動檢查,不會檢驗是學生在考試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猶如惡性腫瘤,必須下力氣堅決割除。
做完試題後必須要立即進行檢驗,檢驗要講求順序,而非跳躍式檢查,要做到從頭至尾,一個不落地進行檢驗。檢查重在動眼觀動腦思,檢查重點看有無不按要求做的,有無丟題落題的現象,有無抄錯數和符號,有無列錯算式的。驗算重在動手做,檢查時,凡是計算的,都要再演算一遍,無論是概念題,計算題,還是應用題。
為使學生養成檢驗好習慣,采用演算本和追查方法,考前向學生提出明確要求,讓學生心中有數。考試過程中,加大巡視力度,督促學生檢查,並留下檢驗痕跡。考後閱卷中,對學生的錯題查看驗算本,分析錯因。凡由於不檢查或不認真檢驗出錯的,要進行懲罰,寫一篇論說文。
分析反思,寫考試感
每一次考試,總有考好的,總有考差的。我們的目標是考好的人越來越多。為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試卷發下後應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試卷,反思自己做題時的表現,把考好的經驗和失敗的深刻教訓及做題過程中的技巧,寫下來,形成考試日記或考試感想,及時收起來審閱。這樣做無論對學生還是老師都有好處,學生會在反思中提高,老師會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心思,便於考試能力培養。
自我減壓,擺正心態
有一句名言說的好,人隻要遠離了懶惰,遠離了壞習慣,遠離了恐懼就會遠離貧窮。恐懼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對學生來說,害怕考試的卻真不少,無論是什麼原因,內心對考試存有恐懼,勢必會影響到做題效果,影響到考試成績。
所以要對學生進行減壓,使他們對考試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使他們知道:考試就是在規定時間內在指定的地點做固定數量的題,實際就是特殊的練習,沒必要害怕、沒必要緊張。
6.培養學生考試記憶能力的方法
在嚐試回憶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正確要回憶出課堂學習的全部或大部分內容,這就可以證明自己的預習和課堂學習的效果是好的。
根據遺忘規律,學習的內容最好的鞏固方法就是及時複習。複習的方法和策略很多,在這裏僅向大家介紹一種我們認為是比較有效的複習方法:四程序複習法。所謂“四程序複習法”,就是把一個完整的複習過程劃分為四個上下之間存在程序關係的四個環節。
嚐試回憶
所謂嚐試回憶是將課堂學習的內容回想一遍。有人將它比喻為“反芻”,就像牛或羊一樣,把已經進入胃癌的食物再返回到口腔裏細細加以咀嚼。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在自己檢查自己,逼上著自己進行思維活動。嚐試回憶的好處,至少可以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麵:
(1)可以檢查課堂學習的效果
在嚐試回憶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正確要回憶出課堂學習的全部或大部分內容,這就可以證明自己的預習和課堂學習的效果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