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正確地檢驗自己的預習和課堂學習的效果,在開始嚐試回憶時,最好先不要看書或聽課筆記,等到想不出來的時候再看書或聽課筆記。為了加深記憶,還可以一邊想一邊把主要的內容寫出來。這樣嚐試回憶的效果會更好。

(2)可以提高記憶能力

由於嚐試回憶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它可以把自己學過的知識,在尚未進入遺忘狀態之前,就在頭腦裏再現了一遍,這當然是有利於記憶的保持的。

(3)可以提高閱讀和整理筆記的積極性

通過嚐試回憶,把課堂學習的內容在腦子裏再過一遍,記住的往往是自己已經懂得的,沒有記住的正是自己沒有掌握的,這說明記憶恰好是對學習效果的檢查。

對於那些想一出來的學習內容,自然就會急著去看或筆記。這樣,就激發了看書和整理筆記的積極性,並自覺地將忘記的內容作為複習的重點,使得複習有針對性。

(4)可以培養思維的能力

嚐試回憶時會反省思維的過程,還要概括課堂學習的內容。而一旦想不出來,還要千方百計地尋找回憶的線索,這無疑是在做“記憶體操”。因此,一個經常嚐試回憶的學生,不僅記憶能力會有所提高,而且思維的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認真讀書

在複習的過程中,完成了嚐試回憶的步驟以後,便要開始認真讀書。當然,這時候的讀書與預習和課堂學習時的讀書是不一樣的,它是在預習和課堂學習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讀書和思考相結合

所謂讀書和思考相結合,是指不僅要在讀書的過程中從頭到尾、逐字逐句讀認真讀,對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內容絕對不馬虎,要全麵過目,而且還要邊讀邊思考,要多想想在回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思考內在聯係,更要思考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2)要重點突出

複習中的讀書,要有重點要細讀和思考。對於已經記住和理解的部分可以不必再花費很多時間,而把時間集中在回憶不起來和印象模糊的內容上麵。在讀書的時候,不妨可以邊讀邊劃。

(3)重在精讀、熟讀

對於課本中的一些重要內容,必須做到精讀和熟讀。至於一些關鍵的章節和定義、定理和定律等內容,還要在精讀、熟讀的基礎上,將其背出來

(4)適當看一些參考書

在複習的過程中,適當地看一些參考書還是很有必要的。看參考書當然是在複習好課本的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是結合課本的內容去讀參考書的內容。

整理筆記

在複習過程中的整理筆記,是指要把預習、課堂學習和複習等學習過程中所記的筆記串聯起來進行一定的加工和整理,使其成為一份經過加工和提煉的複習資料。整理筆記的過程往往是一個知識深化、簡化的過程。

所以,它要求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內容精練,最好還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這樣,可以使這份經過加工整理後的筆記成為階段複習和重要考試前的複習的得力助手。

探索和發現

複習的內容不能僅僅局限於重複課本的內容上麵,而應該在複習舊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探索和有所發現。所謂“溫故而知新”也就是這個道理。

要在複習的過程中進行探索,最根本的辦法就是“質疑”,也就是提出問題。對於知識,不僅要懂?“是什麼”的問題,而且還要懂得“為什麼”的問題。

7.解決考試時馬虎的方法

同學們有關“馬虎”失分的情況相當嚴重。“當時就是馬虎了”、“我沒看清題意”、“丟了個小數點”,這樣的問題很多。本應拿到的分數,就這樣白白丟掉了,困擾大家的“馬虎”問題展開論述,為大家找到解決的辦法。

“馬虎”現象麵麵觀

(1)漏看條件

本來會做的題,因為漏看條件或問題,造成丟分。

(2)計算錯誤

會做的題,列錯條件;列對條件的題,代錯數字;代對數字的題,做錯簡單的運算;更甚之,在稿紙上演算很正確,偏偏在試卷上抄錯答案。

(3)看錯條件

剛看一半條件,就以為是某個以前自己學過的某個知識點,然後也不看後麵,就直接往這個知識點去靠;發現可能做過類似的模擬題,心裏一陣狂喜,卻沒有看清題目。

(4)推導錯誤

按照條件推導下去,過程中發現推不下去了,前麵的條件也忘得差不多了,結果隻能是饅頭霧水,不知所措。

(5)做不下去

做著做著就沒有信心了,懷疑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確,不敢繼續往下進行。等到看到答案後,發現自己的思路是對的,很後悔。

“馬虎”現象的真實麵目

(1)主觀想象

“主觀想象”是考場上丟分的罪魁禍首,然而卻是傳統複習中極少被關注的思維錯誤。大家都有“看錯條件”的時候,可是大家是否都仔細想過,“看錯條件”的瞬間,你的思維經曆了怎樣的錯誤過程?為什麼會有這些錯誤?究竟該怎麼避免?

其實,所謂“看錯條件”,真實的過程是:考生在讀已知信息的時候邊讀邊想當然地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等題目讀完,考生頭腦中的信心已經不再是出題者想告知的信息了。

(2)盲目緊張

會做的題目,且沒有看錯條件的情況下,考生往往放鬆警惕,潛意識裏假設自己已經穩穩拿到分數,草草計算,隻為盡快進入下一題。不會做的題目,為了多實驗幾個途徑,卻對每個途徑都含糊對待。

(3)步驟不全

在考場上會做題的學生因為沒有寫全解題步驟而丟分,一般不會受到責怪。但是,標準化考試有十分客觀的評分規則,如果平時不練習追求精確,考場上就會忽視自己在臨場解題思維上已經跳躍過的主要得分點。這種失分雖然極其容易避免,卻因為傳統學習不關注學生平時不精確的做事理念和做題方法而沒有得到即使糾正。

(4)信心不足

入手的時候就懷疑不是最好的辦法,或者即使做完題目也不敢確定。這種心態會使得考生鬼使神差的修改答案,而且越來越覺得不像。在做後麵的題更是誠惶誠恐,根本沒有辦法讓自己心平氣和的去做後麵的題。

“馬虎”現象的糾正方法

(1)如何避免主觀想象

信息優先級的概念。題目本身的信息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在讀取題目信息過程中聯想的東西。不能邊看題邊想,而應該看完題再想。

懂得答案相對好的概念。高考是標準化考試,正確的答案是比其它的相對好的,而不一定是絕對好的,懂得這一點十分重要。你要做的就是在選項中比較出更好的那一個,而不管它是否是最好、最完美。

(2)如何避免計算錯誤

平時養成在草稿上清楚、規律的表達所有信息的習慣。如果你在平時心算練習不夠,考場上不可盲目用心算,否則得不償失。如果一定要依靠心算節省考試的時間,那麼平時每天就要專門用20分鍾練習並有意識的記住一些特殊數字的數量關係。

(3)如何避免遺忘條件

時刻把問題問什麼記住,永遠不能單純的從已知信息出發,試圖去“得到”什麼。把解決每道題的過程都當作去縮小一個關鍵的“距離”,即問題“所問的”和我現在“已有的”還差什麼。

(4)如何避免過程不全

在頭腦中真正形成這個觀念:不完成100%就不是完成。做題時要邊做邊總結哪些步驟的表達是得分必須的,然而又是我在思維中一躍而過的。

比如,對於數學集合的範圍,以及物理題上必要的公式表。要養成精確表達的習慣,隻要沒完成100%就不算完。要知道:會和拿到分是兩回事!

(5)如何提高自信

自信不是抽象的,同學們要對“憑什麼”自信,做個清楚的認識。這個過程可以以自己從考試各個科目的整體的優勢、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思維方式這三點來做衡量。

越是臨近考試,尤其要勇敢的承認自己的優勢並發揮到最好,而不是關注自己哪裏還“不行”。

總之,知識點是無窮的,我們掌握起來總有不完美的時候;依靠知識點打造的自信是脆弱的,隻有正確的思維帶來的安全感才永遠不會崩潰。

8.提高考試做題速度的技巧

考試時做題速度是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考場上有很多題都是由於時間來不及導致丟失大量分數。比如沒時間做的,因為時間緊做的不全的,或者快速看幾眼就做錯的,這都是做題速度慢導致的。不僅如此,考試時一旦感覺前麵消耗的時間長,整個人會更加緊張,極其影響整個考試。

通過大量學生的反饋,因為在時間不夠的問題上,導致整個考試直接丟分的平均有30分左右,間接的影響更廣。而縱觀整個科目,語文和英語除了作文有一些影響,時間是比較充足的。

但數學、理綜、文綜部分會有這部分問題,文綜可能影響較小。這是因為數學、文理綜合部分需要學生消耗更多時間動腦,分析理解判斷都需要消耗時間,並且由於思考的角度及出發點不同,同樣的試題消耗的時間不同,有的快有的慢,有同學發現,一旦“想對路了”,做題速度非常的快,一旦某一步卡住了,哪怕答案呼之欲出,卻始終寫不出來。

那麼,如何在考場上將題做的又快又對,是學生亟需掌握的要點。然而同學們發現,做題速度一旦加快,準確率卻下降了。而準確率上升後,時間往往來不及。做題速度這個問題,很多同學通過大量做題,但是結果往往還不能盡如人意。我們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做題速度慢的大部分原因

(1)題目不熟練

造成對題目不熟的原因大概有這麼三個:對知識點本身不熟悉、解題思路不熟悉、分析能力不足。

(2)能力不足

計算能力不足、寫字速度慢、閱讀速度慢、接受信息能力不足。

(3)性格原因

馬虎、粗心都可以歸結於急躁,很多同學讀題時快速讀完卻不了解其表達內容,或者是還沒讀完就開始寫答案了,往往要反複回頭,浪費時間,或者幹脆做錯。

(4)做題習慣

很多同學拿到題悶頭就做,事先考慮都不考慮,發現做錯了才回頭看。也有的同學看到題目不認識,就猶豫要不要先做,導致不知不覺的浪費時間。

做題速度慢的訓練方法

(1)做題訓練

建議同學們無論是出於衝刺角度還是做題速度訓練角度,都用簡單題和中等題來訓練。並且順序是從選擇題開始,然後是簡單、中等的解答題,而後是填空題,最後有時間了才去練習練習所謂的“最後一題”。

在選擇題訓練上,減少死記硬算,多加入思考的比重。處理選擇題上,思維和技巧擺在第一位。要充分利用題目和選項之間的暗示,多比較少計算,多動腦少“動手”。

比如,特殊值的代入、選項的代入,多用直接法、排除法等,少從頭到尾死算。選擇題是隻考慮結果而不考慮中間過程的題型,要始終本著“少算少錯,多算多錯”的道理,加大理解分析判斷等比例做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選擇題的準確率,也能大量縮短考試時間,即達到短期內提升成績的目的,也達到提高做題速度的目的。

然後是中等題和簡單題,我們要總結做題過程的思維和解答步驟,你會發現即使是不同的題型,在解題思路上有太多的相似點。把這些相似點總結出來,你會發現可以應用到各個題型。

比如,理綜的物理,幾乎都是按照題目表述的步驟羅列表達式,然後聯立求解即可得出結論。數學除了排列組合,其他題隻要你能正確的用式子或未知數表達出題意,通過補充題目和所求差距,或尋找問題成立的前提條件,都能夠把試題拿下。

做題訓練注意的幾個問題

(1)量大且持續時間長

這裏說的不是總量,而是每一次訓練的時候題量必須要夠,連續做題的時間要長,而不能淺嚐輒止。在訓練及選題的過程中,最好要同科同類。

每一道題或每一套題都掐好時間,前麵剛開始做題的時候可以放慢一些,多訓練解題思維。當你總結完解題思維後,要盡量縮短做題時間。然後通過做模擬卷的時候,至少縮短規定時間的10~30%左右。當你能夠穩固在這個時間段答題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太多問題了。

(2)能力的訓練方法

這裏是針對計算、寫字慢、閱讀有問題的同學。計算能力不足是由於邏輯推導能力不足所導致的,這一點在短時間內隻能通過大量的計算推導來提高。在訓練的時候同樣多思考式子之間的轉換與關聯,多觀察同樣、不同的字母之間所代表的含義以及轉換關係。

至於寫字速度慢,先弄清楚自己為什麼寫的慢,然後逐步加快即可。閱讀慢或者記不住的同學,平時多朗誦,多讀適中篇幅的一些文章或題目,逐漸加長即可。

平時訓練時一個字一個字的念題目,在做題的時候強迫自己規範好草稿。不要東一塊、西一塊的亂寫,把草稿當作作業來寫。如果好動的同學平時做題的時候可以強迫自己不斷繼續堅持做下去,短期內養成“穩當”的特點即可。

(3)養成正確的考試習慣

剛開始訓練時,做題時要講究一看二想三動四回顧。先看清題意,再思考題幹和題肢之間的關聯,然後才動手,最後總結。當你習慣了這些步驟後,就能快速答題了。切忌沒有形成相對固定的解題思維之前,一拿到題就悶頭做。當你掌握一定的思維和技巧,總結出相對固定的解題思維時,才能一拿到題,就開始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