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每個人都會有和別人發生磨擦的時候,請時刻記住:學會寬容、善待他人。寬容是一種品質,令人欽佩敬仰,它不僅象征成熟,更代表了一種境界。年青的朋友們更應該具備這種品質,讓自己稚嫩的心變得更加成熟穩重。

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往往對於家人所犯的錯誤更容易大動肝火,或者說更容易因為看不慣家人的某些做法而發脾氣,這種行為真是讓人痛心疾首。為什麼就不能對家人寬容一些呢?俗話說:家和萬事興。而寬容就是“家和”的根基。是父母把你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給了你們溫暖的家庭,是兄弟姐妹伴著你們度過了青春年少,一起編織了夢幻般的童年,無論你麵臨怎樣的困難,遇到怎樣的挫折,始終都是家人在為你鼓氣,你發脾氣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這些呢?

所以,對家人寬容一些吧,寬容能讓家庭成員相互信任和團結、相互理解和包容,從而讓家庭更和睦、和諧。寬容父母的一點點嘮叨,寬容他們稍顯落後的生活習慣,讓他們有一個幸福安樂的晚年生活,寬容和你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將更加彌足珍貴。對家人多一些寬容,那你便擁有了一個能遮風避雨的港灣,風雨來臨之時,你就可以放心地躲在裏麵,一切煩惱就請將它留在港灣之外。

除了對家人寬容,還要對朋友寬容。正處於意氣風發的青少年朋友,總是很容易偏激、暴怒、盲目行動、甚至“疾惡如仇”,不懂得珍惜和朋友之間珍貴的友誼,屢次因為衝動而和朋友鬧得不可開交,這些都是幼稚的表現。人生在世,能有一個誌同道合的朋友相伴一生,這是多麼得難能可貴!所以有句話說“財富不是一生的朋友,但朋友卻是一生的財富”。雖然可能會發生爭執,但都是建立在彼此真誠的基礎上,有時候爭吵還能讓你們共同進步,所以對朋友要采取寬容政策,因為一點小事就犧牲友誼不是太不值得了嗎?

對朋友多一些寬容,友誼之樹才不會在時間老人的腳步裏褪色,心靈之花也不會在季節的變幻裏荒蕪。朋友的指責、朋友的規勸以及朋友的犀利言詞隻不過因為他想要幫助你改掉身上的缺點,這有錯嗎?即使朋友真的做錯了什麼,但隻要心是真誠的,就應該寬容他。給朋友多一次寬容,就是給自己多一次機會。通過這一紐帶,才會讓你們更加同心協力地攜手並進,不管以後的路是艱難還是困苦,總有一個人在身邊陪伴,攙扶著你,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對於還在學校讀書的青少年來說,平時接觸最多的人莫過於同學了。學校就像是一個大舞台,每一個同學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員,能不能把這台戲演好,就要看同學們之間是不是可以融洽的配合。如果你因為私下的恩怨而顯得特立獨行,那麼就注定了這場戲的失敗。對於同學,同樣需要寬容。來自四麵八方的人能在一塊學習,這也是一種緣分,在朝夕相處中會有小小的磨擦在所難免,如果不能寬容視之,必定就會影響同學之間的和諧關係。

能夠對同學寬容實際上也是為自己鋪平一條道路,也許同學一句不經意的話觸痛了你的心,但是你要相信他絕對不是故意的,能夠寬容他也會讓他對你心存感激,多了一個關係要好的同學,自己的路當然就更好走一些。所以,在和同學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互相謙讓和包容,互相理解和支持,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和諧的集體環境,同時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寬容能夠帶來這麼多的好處,難道你還有理由拒絕嗎?

9缺憾也是一種美麗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通常人們所說的完美也隻是相對而言的,因此,缺陷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人們常常說的“完美人生”其實也並不完美,正因為這種不完美才會使人有情感,正因為這種不完美才會使人不斷前進。在彌補缺陷的過程中,當我們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成果時,這其實何嚐不是一種美呢!

事實上,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避免缺陷,隻要你能坦然的麵對缺陷,它就是美好的。也有人說:“不完美的人生才是最完美、最充實的人生。”隻有這樣才會利用自己的不完美把自己改造的更完美。如果你自認為你的人生是完美的,那你的人生也將會是沒有意義的一生,因為你已經完美了,對其他的所有都無所謂了。可見,缺陷的確是一種美,即使不美也會變得更加完美。

懂得缺憾的美

心理學家指出:“一個先天的缺陷,往往會造就他後天在某一方麵的成就。因此,這樣的缺陷,被稱為‘高貴的缺陷’”。也許你會說那些都是名人們,像我們這樣的人有多少會有那樣的幸運呢?其實並不是這樣,同樣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每個人都有掌握自己命運的舵手,即使你有在大的缺也有可能扭轉你的命運。

斷臂的維納斯剛被發現的時候,就轟動了世界。人們不僅為她的美所傾倒,更是因為她那失去的雙臂而惋惜,同時也表示了無限的同情。

有一天,所有的雕塑家都收到了一封信,說如果誰能給維納斯鑲上最完美的手臂,那誰就能成為全世界上最偉大的雕塑家。得知這一消息後,每一個雕塑家都冥思苦想,力求最完美,直到截稿那天,研究所收到了很多很多的作品:其中有的手捧著鮮花,有手握著利劍,有手托著白鴿,也有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的……但這些方案都沒有被采用,因為這些都是不現實的,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斷臂的維納斯。最終,維納斯至今仍然是沒有手臂的。試想,如果當時維納斯被鑲上了手臂,那麼後來的人就不會再被她特殊的美所吸引,更不可能會為她的缺陷而表示同情,也不會對她有著幻想,不會……

維納斯最終還是維納斯,她就是那個有著缺陷的美人!盡管他是有缺陷的,但他是美的,因為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質、任何人都有著自己的長處,也有著自己的短處。

是的,殘缺也是一種美。生活中人人都在追求完美,但絕大多數人卻忽略了殘缺的美,忽略了真實的美,殊不知這種殘缺的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種美。

在美國有這樣一位著名的主持人,他的右手隻有四個手指。之前,他曾找過許多工作,但都被拒之門外。直到他有機會作一次實驗性主持時,他摘掉了那副仿手套,把自己真實的形象展現在廣大觀眾的麵前。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舉動贏得了觀眾的讚賞,這不僅沒有阻礙他成功,反而與他的魅力聯係在了一起,變成了他獨特優勢的一部分。在很多人看來,最不完美的應該就是生理上的缺陷了,就像以上故事中所說的手與臂,但這既然無回挽回,為何又要去掩蓋這種真實的美呢?事實上,生活中,隻有真實的美才是最美的。

如何看待缺陷

人人都知道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這樣那樣的缺陷無處不在我們的身邊。人們常說的祝願話“萬事如意、事事順心等等”其實隻是人們內心美好的一種祝願,人生之事不如意事有八九,這些都是客觀事實。如麵對生活中的失敗,有的人麵對失敗,是恐懼的,是灰心喪氣的,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與希望,而另一些人則可以從缺陷中發現自己別樣的美。

曾有一個家夫每天要走一條很長的路去挑水,但由於過於貧困隻能有一隻桶是好的,而另一隻則是漏水的。這隻漏水的桶覺得很對不起主人,很希望把自己換掉,因為每次主人把自己挑回來時,裏麵的水隻能剩下一半。

一次,在農夫挑水回來的路上,看到他每天走著路對這隻桶說:“你看到這條路的兩旁了嗎?一邊是光禿禿的,另一邊卻長滿了花草,還有飛來飛去的蝴蝶蜜蜂。這些都是你的功勞,如果沒有你,就不會有這些漂亮的花草。雖然每次回去你隻能裝一半水,但你卻為大家創造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青少年們,現在你發現了嗎?殘缺又何常不是一件好事呢!它其實也是一種美,一種讓人深感個性化的美,它就像一個圓,如果把它無意分成兩半,再使他們各自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當它們找到彼此即使重新組合在一起,也無法恢複原本的樣子了。如果你把鏡子摔碎了,既使把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也不會有原來的效果了。但如果兩個半圓或是兩個不同形狀的鏡子則可以給人們一種新的啟示,使人們發現更加美好的其他事物。

生活中的失敗,也並不可怕。因為失敗過後,可以使自己積累更多的經驗、為下次的勝利奠定基礎。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欣賞缺陷美,正如汪國真在《失敗》中這樣寫道:“不必怕一敗再敗,隻要最後贏了;不必喜一勝再勝,如果最後輸了。不怕失敗,隻怕失敗後再也站不起來。”“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是啊,其他的不完美事實上都稱不上不完美,隻有心靈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不完美。因此,沒有必要為了所謂的不完美而氣妥,隻要我們坦然一些,即使缺陷也是美麗的。

10幸福就在心中

上帝本想把幸福放在高山上,但擔心登山者采摘到,於是上帝就想把幸福放在深海中,但又擔心潛水者得到,後來,上帝決定把幸福埋藏於每個人的心中,讓人們自己去感受屬於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空氣,圍繞在我們身旁,隨時都可以感受的到;幸福是小鳥,歡快的叫聲我們總能聽到,但卻無法輕意地抓到;幸福是一杯水,雖然平淡卻真切;幸福就是心靈深處那一抹香,清淡而充實。其實,幸福就在我們的心中,當我們因為某件事情感到滿足和快樂的時候,在我們臉上或心中浮現出的就是幸福的痕跡。青少年朋友,你感受到存在於心中的幸福了嗎?

知足者才常樂

幸福是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體驗,它與一個人的生活狀況無關,而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內心感受。我們常說“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隻有學會自我滿足才能感受到幸福。幸福是自己給自己的禮物,也許別人不覺得我們幸福,但隻要我們能自得其樂,便會從中找到幸福的理由。

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幸福就是實現自己的願望。一個人在烈日炎炎的田裏勞作,累得滿頭大汗,別人覺得他為了生計實在太辛苦,但隻要他自己覺得是幸福的,那別人的感覺根本不重要;而一個人在花園裏悠閑地散著步,別人是多麼羨慕他的悠閑,但他自己卻感受不到一點幸福,那就算別人再羨慕他也感覺不到幸福所在。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同樣的情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心境,結果自然也是不同的。當你覺得你是幸福的那你就是幸福的,幸福與不幸福其實都在自己的心中。

幸福雖然平淡但卻真實,不必懷疑平淡的幸福,不必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就是幸福嗎?這就是我花了那麼多精力得來的幸福嗎?”是的,這就是幸福,幸福無需金錢來填充,幸福無需官位來襯托,幸福無需美言來相隨。對於盲人來說,幸福就是能看到太陽升起時的輝煌;對於聾人來說,幸福就是能聆聽到樂曲的悠揚;對於啞巴來說,幸福就是能與他人進行心靈的交流。而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幸福就是清晨推開窗迎進的第一縷清新的空氣;就是暴雨過後天邊的那一道彩虹;就是熬夜後得出的那個完美的答案;就是當老師驗證實力後的那一句讚美;就是每天媽媽精心準備的那道可口的飯菜,就是天涼時爸爸那一句關懷的叮嚀……這所有的所有,都是我們值得珍藏的幸福。

每個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創造者,用一顆純淨的心去敏銳的洞察世界,發現幸福,將之收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匣中。遲早有一天,我們內心深處每一個角落都會成為幸福流淌的地方,不時開啟我們的心門,我們會永遠獲得幸福。在漫長而短暫的人生路上,攜著希望一路播撒幸福的種子,默默地為他人付出,勤勤懇懇地做有益於社會的事,收獲的將是沿途美麗的風景,是感動各方後獲得的幸福感。人生路上有幸福相伴,我們不會再孤單,心靈的土地永遠不會再貧瘠,心中幸福的花兒也會開的分外豔麗。

用心才能感受到幸福

的確,幸福是一個最具有主觀色彩的概念。一個人是否幸福,完全在於他內心的感受,在於他定義幸福的標尺和他對於人生的體味,幸福從來就沒有絕對的標準,可謂見仁見智。也許,一個人所遺棄的他所謂的不幸,正是另一個人努力找尋的幸福。很多時候,當我們正體恤某個人孤單寂寞時,卻不知他正專注於自己的愛好和研究,幸福到了陶醉的地步;而有時,讓我們羨慕不已的“幸福者”,卻往往會做出“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事。幸福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幸福掌握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我們常說要追求幸福,就是要努力達到心中界定的那個幸福的標準,這個過程也許會有艱難險阻,也許會山高路遠,甚至需要付出生命。但隻要認定那就是心中的幸福所在,我們就不會怨天尤人,就不會在意旁人的冷嘲熱諷,因為追求幸福的路上我們活得快樂、舒心而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