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中可以看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期望獲得榮譽,因為這些可以令人精神上受到鼓舞。但是,人在奮鬥過程中,真正有作為的事不是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而是需要創新。理解是具有滯後性的,如果不培養自我讚許的意識,就無法自我肯定,就堅定不了決心和信心,失敗就隨時“恭候”著你。

自信仿佛是人生坐標係上的原點,處境極其微妙,前進抑或後退,就在一念之間。具備自信就是具備了開拓進取的基礎和條件,因為有了自信,就有了創造精神和創新意識。十分成功中有五分屬於自信。成功是船,自信是帆;成功是高山,自信是登山的小階;成功是遠方的路標,自信是腳下的跋涉。

正像莎士比亞所說的:“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失敗的原因。”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人人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挫折,或學習方法不當,使人困惑;或學習枯燥,使人懈怠;或成績不理想,會使人沮喪……而自信就好比一把智慧的鑰匙,幫你順利地開啟每一扇成功之門;自信就如黑暗中的燈塔,把你從困境中解救出來;自信就像人能力的催化劑,人前進的動力,能將人的各種潛能充分調動起來,發揮到最佳程度。

5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生命是父母給予的,環境是先天注定的,而人生卻是自己的,精彩與否,成功與否都要靠自己去創造,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負責。莎士比亞曾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說的就是人要為自己而生活,不要活在別人的標準裏,為別人的看法而去改變自己,這是很愚蠢的事。人活著不是為了別人,要敢於堅持自己所堅持的,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做自己想做的。

所謂為自己而生活就是:要為了自己的快樂、興趣和人生目標而努力,不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裏;要善於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點,並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己,追求成功,為自己能展翅高翔贏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堅持己見,活出精彩

很久、很久以前,一對爺孫倆用驢馱著貨物到鎮上的集市去賣。很快貨物就賣光了,爺孫倆高高興興地往回趕,孫子騎著驢,爺爺在旁邊跟著走。剛出集市沒多久就遇到兩個老婦女,她們說:“看這孩子真不像話,自己年紀輕輕的騎著驢,卻讓一個老人在地上跑。”老人聽後連忙喊停,讓孫子下來,然後自己騎上去,得意洋洋地繼續上路了。又走沒多遠,一個孩子看見了,很生氣的說:“怎麼會有這樣的爺爺,自己騎驢,卻讓年幼的孫子跟在他後邊跑。”老人想: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要怎麼辦?突然,他靈機一動,彎腰把孫子也抱上了驢,兩人一起騎著驢回家。可還沒起步,迎麵就走來一個中年人,他搖著頭自言自語地說:“兩個人騎一頭小驢,也不怕把驢給壓死了!可憐的畜生啊!”老人聽了和孫子一起下來,爺爺、孫子、驢,各走各的。本想不會再招來議論,誰知他們在路過一片菜園時,幾個種菜的看見了,說:“有驢不騎,如今這世上還有這麼笨的人哪!”爺爺摸摸腦袋,看看孫子,不知道怎麼做才好。最後,爺孫倆找來繩子和木棍,把驢的四腳綁起來,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抬著驢往家走去……

餘秋雨說:很多人總是很在意別人的手指,在意他們對你伸出的是大拇指,是食指,是中指還是小拇指,並以此來評判自己的行為,或左右自己的心情,其實沒有必要,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手勢,權當他在做運動就好了,隻要自己覺得無愧於心就好。驢本是用來供人使喚的,故事中的爺孫倆最後反而是用盡牛虎之力將驢抬了回去。驢雖然不用勞累趕路了,但也沒能好受了,兩個人倒是也累得不輕。這是一則寓言小笑話,在引人發笑的同時也讓人沉思。人言雖可畏,但人言更需要鑒別。別人的意見有時隻能作為參考,如果人人的話都要聽,那麼自己也將無所適從。其實,隻要自己認為是對的、效果是好的、過程是開心的、結果是滿意的,根本沒必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這也給當代青少年一個很好的警示,要知道最了解自己的人還是自己,旁人看到的隻是一個片段或表象,沒有一個人能完全的了解別人,他們僅僅是根據自己所見的不全麵狀況,說出自己的意見而已。如果太在意的話,隻會影響你自己的決定,即使你按一個人的說法去做了,在另一個人看來你的所作所為卻還是錯的。由於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因此不管爺孫倆做出任何選擇,在有些人的眼中都是錯的,既然如此,還不如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勇敢地堅持自己的看法。

不論現實是怎樣的,人要有最起碼的一點“自負”,這樣才能有負責人生的心力與霸氣。隻有相信自己,靠自己才能撐起頭頂的一片天。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成功怎麼會青睞你呢?你可能擁有滿腔的熱情與才能以及崇高的理想,可是你不能相信自己,不能放心地把自己交給自己,那你永遠也無法成功,永遠也無法征服世界!

人生路,自己選擇,自己走!

人生的路上會有許多的岔口,但其中也許隻有一條是通往成功的路。選擇時,要麼自己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要麼就聽從別人的建議,走別人為你選擇的路。但是,如果自己不為自己的人生搏一回,是不是有一些遺憾呢?再說,並不見得別人的意見就是正確的,有很多失敗者就是因為他們在猶豫之後選擇了別人為自己選擇的路,他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而不相信自己的判斷。然而,別人挑選的終究不是自己熟知的,即使一路荊棘,一路傷痕,你也無力怨恨,因為這也是你的選擇,你選擇了別人的選擇,而狠心地否定了自己。如果不能走出別人的陰影,那麼你永遠也無法真正感觸到不遠處陽光的照射,也許那就是成功的呼喚。

生活中,你做的每一個決定、每一件事,可能都得不到別人的一致認同,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讚同。但是不能因為這樣而不去做,當然,別人的意見固然重要,可能很多還是忠言逆耳,但思想終歸是自己的,對與錯,可行與不可行,稍稍成熟的人都應該有判斷的能力。因此對別人的看法不要過分的在乎,過分的在乎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表現。古希臘人曾經在阿波羅神廟的石柱上刻下“認識自己”作為神靈的諭示,就是提醒世人認清自我,審視自我,避免在別人的眼光中迷失道路。青少年也應該以此作為人生的座佑銘,不要總是瞻前顧後,一味的猶豫浪費時間,害怕說錯話、辦錯事,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的改善,那麼,長大以後也會養成畏手畏腳、底氣不足的不良習慣,這樣既失去了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也會與成功失之交臂。因此,不如在此時就努力改正過來,培養個人自主能力與判斷能力。

成功者一般都是善於堅持的人,他們對於腳下的路充滿了信心。希臘有一句名言:經常問路的人,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凡是成功者從不隨意聽從別人。他們也不為大多數人的意見所左右,常常自己製定計劃並討諸行動。失敗的人大多隻會在事後去後悔當初的搖擺不定,因此錯失了大好機會。尋求成功就好像是在挖金礦,開采地點一旦選定就要用心去挖,也許別人會告訴你那是白費功夫,但你要做的隻是堅持。你要相信自己不是毫無根據地找一片廢地來采金的,也許再堅持一下,你就會看到地下閃耀著的金子的光芒,如果放棄,也許你離成功就隻差那幾毫米幾厘米的距離。走自己選擇的路,過快樂自在的人生,在永遠的激情中去攀登高山,向頂峰行進。

6勇於突破自我的限製

卡耐基曾說:“經過無數次失敗以後,姍姍來遲的東西叫成功。”漫漫人生路上也正是有了成功與失敗,生活才有意義。作為旭日東升的青少年,要明白成功絕非偶然,是靠艱辛的付出和耐心的積累而來,當你在一次次的失敗後,又一次次的選擇後,就會發現成功的坦途已經鋪到你的麵前了。要記住,在生命中勇於突破自我,戰勝自己,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努力向前。

突破自我,需要勇氣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主角,不必模仿誰,我是我,你是你,好好地活著,為自己活著。有夢想就大膽的追求!失敗也不要放棄,隨它花自飄零水自流。其實對青少年來說,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戰勝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

小紅從小性格就內向,自尊心也特別強,所以學習成績一直也很好。可是,最近她總以為別人時刻都在用鄙視眼神的看她、評價她,所以她擔心自己會出什麼差錯,否則,會讓人看不起。後來,她暗戀上了班內的某個男生,但又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愛慕,還怕別人知道這個秘密。有一次,好朋友給她開玩笑說:“我知道你愛上他了,你別藏在心裏啦!”她一聽心裏急得發慌,擔心別人會對她評頭論足。從此以後,她見人就躲開,不願理會別人。有人找她聊天、玩耍,她就麵紅耳赤、心慌意亂,而且說話也是語無倫次,最後導致一見人就擔心害怕。

以上這個事例表明,小紅是由於社交恐懼心理導致她不能正常與同學交往。最終陷入困境、不能自拔。這種社交恐懼是因心理緊張而造成的心因性疾病,隻要有這種心理的青少年做到全麵了解自己,樹立自信心;改善自己的性格;學會與別人交流;掌握上些社交技巧……隻要將這些落實到位,相信戰勝不良的心理障礙指日可待。

中國有句俗語說得好:“不會戰勝自己的人,是膽小的懦夫。”突破自我,需要勇氣,需要其頑強生命的活力。青少年朋友們,無論是健全的身軀還是殘缺的臂膀;無論是優越的條件還是困窘的環境,大膽地拿出你的勇氣,你的膽識,去克服困難,克服恐懼,克服失敗帶給你的消極情緒。不管你正在前行中,還是失意時,此刻不要在彷徨,不要再猶豫,對現在的你來說從失敗中找出通向成功的途徑才是最重要的。

青少年朋友們,隻要勇於突破自己的防線就等於打開了智慧的大門,開辟了成功的道路,鋪墊了自己在人間的旅途,鑄成了自己的一種麵對任何煩惱和憂愁的良好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