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心靈故事
許娜是一名高中生,她不但成績優秀,而且也人長得很漂亮,是同學口中的天之驕女。但是最近她的家裏出了點問題,爸爸媽媽總是吵駕,還鬧著要離婚。許娜放學回到家裏等待她的不再是爸媽關切的話語,有的隻是爸媽的打罵聲,還有媽媽的哭喊聲。後來許娜就越來越不願意回家了,她整天沉浸在網吧裏,上網聊天。剛開始隻是放學的時間泡在網吧裏,可是後來她竟然逃課去上網。她在網上有許多網友,大家都聊得很好。漸漸地,她發現和其中一個男生特別投機。
後來,一次不太在意的見麵,讓許娜對這個男孩更加心儀。因為她發現男孩比想象中要好很多,而且男孩的父母也是天天吵架不管他,所以兩顆受傷的心就靠得更近了。從此,網戀變成了現實中的戀愛。
經過長時間的相處,許娜發現男孩有許多像她這樣從網上認識的女朋友。原來,男孩一直在騙她。這猶如晴天霹靂,許娜的心理實現承受不了。
最近,她沒有心思做任何事,不但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而且還想要割腕自殺。
心靈透視
像許娜的這種網絡心理障礙就屬於情景性憂鬱症,她把自己真實的感情給了一個並不真實的人,在真正相處了以後,發現他根本沒有網上那麼優秀,感覺也不像在網上那麼好,隻是虛有外表而已。更沒想到男孩是一個專在網上欺騙女孩感情的人。因此造成心理障礙甚至想要自殺。其實對於這個男孩子來說,他自己本身也存在著網絡心理障礙。他經常欺騙網上的女孩,表現了他在平時生活中都存在著自卑心理,這樣的人特別希望得到關注。他們虛有一個好的外表,就好像“繡花枕頭爛稻草”。他在網上把自己說的天花亂墜,其實是一無所有。網絡是虛幻的,它會讓人們隨意幻想,男孩子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白馬王子;女孩子可以把自己想成白雪公主。然而就是在這樣過度的幻想裏,病態心理產生了。
網絡就像巨浪一般不斷地衝擊著青少年的心靈;關於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具有較強的成人意識。
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成人意識變強,認為凡事自己可以處理,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經常無法解決遇到的困難,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會引起他們的情緒波動。這時,當他們麵對無法解決問題、受挫情緒不穩定時,便會不自覺地尋找網絡這個可以使他們完全逃避現實、情緒可以得到充分宣泄的虛擬世界。
(2)對友誼的渴望。
由於目前青少年激烈的學業競爭環境,特別需要別人的理解、認同和支持。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受一些因素的製約,對於人際關係和社會支持、自我實現等各種需要難以得到滿足。而這時的網絡以它特有的方式和豐富的內容,展示給了人們一種全新的虛擬社會環境,這無疑給青少年提供一個自我需求的最好舞台,在網絡遊戲中,他們找到了自我、實現了自我,同時也找到了傾訴自我的空間和對象。
(3)能力的缺乏。
青少年正處在心理成熟期,自製能力相對於成年人還比較弱。這一時期,當某一事物使他獲得快樂或滿足了他在某方麵的需要時,他們便會極為渴望再次擁有;而網絡遊戲、網上聊天及網絡上的黃色暴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的感官和心理上的需要。為了進一步獲得或持續這種滿足,他們便忽視了學習、模糊了是非,一頭紮進了這個所謂的“快樂王國”。往往這種重複行為得不到很好的控製,當達到失控的程度時,他們也就上癮了。
(4)缺乏溝通。
現在的青少年由於麵臨升學和課程的壓力,很多學生與父母之間缺乏很好的溝通。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孩子處於這一時期,尤需要來自父母的正確指導。但很多父母由於缺乏耐心,對子女習慣用“家長命令”的形式進行指導,從而忽視了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心理,進而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父母對著幹的局麵。
(5)好奇心強、對是非的判斷能力弱,對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
青春期階段是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成長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其生理處於不斷發育和強壯中,心理方麵的自我意識、性格、是非判斷能力、價值觀等也多在這一時期逐漸成熟。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對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好奇心強但對是非的判斷能力相對較弱。正由於這些缺點,當青少年在網絡上接受到一些新鮮事物時,不辨是非、不分好歹地全盤接受了。
(6)因學習成績差而自暴自棄。
由於沉溺於網絡世界而不能自拔的青少年,學習成績都較差。在現實生活中,他們體驗不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就容易選擇網絡來滿足自己。
解開心結
網絡給青少年一個自我創造、擴大交往、增長知識、心理溝通和排解不良情緒的巨大空間,但隨之而來也產生了許多負麵心理問題,其中“網絡心理障礙”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代文明病。自私孤獨抑鬱、網戀、遊戲成癮、色情並稱四大“網絡心理障礙”,已成為困擾青少年“網蟲”的主要病症。
青少年常見的網絡心理障礙主要有孤獨抑鬱、遊戲成癮、色情誘導、時代潮流“網戀”等。
(1)色情誘導。
現如今的網絡已成為最大的色情供應渠道,一些色情網站為了增加瀏覽人數,往往用一些巧妙的名字,引人誤入陷阱。這時的青少年正處在青春發育期,性生理迅速發育,其性心理還處在發展階段,對性知識充滿了好奇,而網絡或多或少會使他們獲得一些不健康的性知識,並產生性衝動。由於家長的忌諱和學校性教育的缺乏,從而致使青少年的性知識教育跟不上他們的發育需要,如此一來,網絡上豐富的色情資源趁虛而入,讓許多青少年迷戀其中,欲拔不能。因而出現一些不健康的性心理和行為,損害其身心健康,更有甚者會造成犯罪,從而釀成不可彌補的後果。
(2)遊戲成癮。
成癮是指一個人無法自製地反複渴望從事某種活動,即使這樣做會給自己或已經給自己造成某種不良後果,但仍然無法控製的行為。遊戲成癮是指長期迷戀電腦遊戲,上課漸感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導致成績下降。由於長時間沉溺於遊戲機房,從而導致生活節律紊亂,視力下降。一旦停止電腦遊戲活動,便難以從事其他有意義的事情,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記憶減退、食欲不振,出現難以擺脫的渴望玩遊戲的衝動,從而形成精神依賴和相應的生理反應,而當恢複操作電腦遊戲後,精神狀態便恢複正常。這些行為特征與毒品成癮行為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是一種心理病理行為,因此,它又被人們稱為“電子海洛因”。
(3)孤獨抑鬱。
在網絡中,人際交往是通過人機對話來實現的;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相比,網絡中的交往掩蓋了許多豐富的內容。即使是眼神、微笑、手勢、語調等非語言符號,也存在著情感深層交流能源不足的缺陷。在網上,人們無法體驗到現實中的直接情感交流所帶來的愉快;人的個性發展和情感需要,特別是其內在的親和動機得不到充分滿足。因而,長期在網上交流,會使人逐漸失去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力和緊張感,這時,孤僻和冷漠則乘虛而入,從而害怕也不願與周圍的人交往。這種孤獨感進而讓青少年更加依戀網絡,一旦離開則無所適從、煩躁不安,整個人呈現出電腦化、網絡化的狀態,易產生人際情感淡漠、社會適應能力降低等現象,進而漸漸走向個人的孤獨世界,甚至引發嚴重的後果。
(4)時代潮流“網戀”。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青少年的早戀會受到社會和家庭的限製,所以他們轉而在網絡上尋求戀愛的對象。但網戀是十分虛幻的,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青少年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階段,如果過多地接觸網絡,不僅影響學習,而且易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做事急躁、衝動,對網絡戀情寄以厚望。如果一不小心再遭受網戀的打擊,勢必會影響自己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一旦帶到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必將會給心理造成不可磨滅的陰影。
(5)克服網絡心理障礙。
網絡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給人們方便的同時,又存在著讓人癡迷的危險。網絡以其新奇性、自由性、豐富性、富於挑戰性等,極大地滿足了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需要,形成對青少年巨大的吸引力,如果不給予他們正確使用網絡的知識和技能,不使其形成良好的網絡意識,其就會被網絡中的黃色信息、惡作劇行為、攻擊行為等行為所毒害而難以自拔。這是網絡時代心理教育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那麼,青少年要想克服網絡心理障礙,首先就要從兩方麵做起:
①提高自身修養。青少年要時刻關注自己健康的人格發展,要多與同學和父母溝通,保證信息暢通;注意培養愉快的情緒特征,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多了解一些網絡成癮的危害,提高自身修養;通過訓練,盡快掌握一些調節心理矛盾衝突的有效方法;要發現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交往健康向上的朋友。
②正確地認識網絡。在這個信息時代,網絡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青少年要正確的對待網絡,認清上網的利與弊。利用網絡學習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適當的上網以作為娛樂,放鬆精神也是一種休閑的好途徑。對於父母的勸解和引導一定要耐心對待,要學會培養正確的觀念。